徐南香
摘 要 紫砂筋紋器的工藝制作特點顯著,一般采用規則的紋理組織,壺體等分勻衡,筋紋線柔和清晰,且線條順暢、視覺效果自然明快,整器具有強烈的節奏美、韻律美。本篇以紫砂“金砂鬲壺”為例,談談紫砂筋紋器的造型及其審美內涵。
關鍵詞 紫砂;金砂鬲壺;筋紋器;造型
紫砂筋紋器由圓器演變而來,成型難度大,它是在圓器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從簡單變得比較復雜。紫砂筋紋器的制作原理基本上就是將紫砂壺圓器進行規則性的紋理等分,要求筋紋線條柔和、清晰且均衡,陰陽凹凸部分深淺自如、順暢明快,有一種優雅、大方、和諧的節奏感與韻律美。紫砂筋紋器的造型靈感主要源自于自然的瓜果形態,并在紫砂壺上進行變異創作。而今,紫砂壺從業者不但在圓器上進行筋紋創作,還將筋紋創作與方器甚至花器相結合,將紫砂藝術推向另一個臺階。紫砂筋紋器的制作難度在于工具的選用、泥料的選擇,還有對于不同筋紋的整體把握,目的是將紫砂壺筋紋器形特有的藝術神韻美感展現出來。紫砂筋紋器的姿態優雅逸秀,所以紫砂泥質應該選擇細膩的泥料,這樣的泥料可塑性更強,為制作者在塑造壺器造型時提供了有利條件。
紫砂筋紋器要求線型一致、做工嚴謹,口蓋部分的筋紋紋絡要上下對應、合縫嚴密、口蓋通轉,壺體筋紋要疏密得體,稍有差錯都會影響整體造型。如棱線多的不能有瑣碎感,要集秀美、大方、清麗于一體;棱線密度稍微少的也是盡量簡單,對稱凹凸變化收放自如。精致的紫砂筋紋壺體現著一種數學般的精巧和秩序之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以對于筋紋紫砂壺的制作工具要求就會很高,并且講究制作者的高超技藝?,F以紫砂“金砂鬲壺”(見圖1)為例,分析其造型和藝術特點。
1 紫砂“金砂鬲壺”的造型特點
紫砂“金砂鬲壺”造型古樸、大方而典雅,簡潔而富有韻味,筋紋的使用效果尤為顯著。壺器以三瓣筋紋構成,富圓求方,筋紋線條凹凸有致;細長的壺嘴自壺腹向上胥出,壺嘴采用了明接手法,處理細致到位;珠形壺鈕與圓蓋、圓頸協調統一,整體之間的權衡比例得體,透出靈氣;壺底微內凹,向里收斂;壺底有三足,使整器平穩、規范統一。紫砂“金砂鬲壺”的創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動勢飛揚,協調呼應。此壺從設計稿變為現實,每一處細節、每一種角度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足見其功力。
2 紫砂“金砂鬲壺”的筋紋美
紫砂“金砂鬲壺”以扁圓器為基本造型,它是按照三等分的均勻切割比例將壺體劃分成三等分。以紫砂“金砂鬲壺”凹凸輪廓為出發點,向壺體的立面延伸,壺腹至壺底上下映襯、內外呼應、比例準確、深淺合度,通體形成筋瓤凹凸的紋飾布局。整體而觀,紫砂“金砂鬲壺”紋理規則,等分勻衡,筋紋線柔和、清晰而和諧,看起來十分舒服。
3 紫砂“金砂鬲壺”的藝術美
紫砂筋紋器成型難度大,對紫砂藝人的做壺功底要求較高。以紫砂“金砂鬲壺”為例進行說明。首先,紫砂“金砂鬲壺”的形態優雅,講求淳樸逸秀的藝術風格,展現出筋紋器的獨特神韻。其次,紫砂“金砂鬲壺”由泥片圍身筒拍打、壓筋紋而成,工藝品制作時切忌馬虎,務必精到,方可出精品。再次,紫砂“金砂鬲壺”的線型一致,直線型宜由小漸大,節奏鮮明,筋紋器棱線雖多,但無瑣碎之感,集秀麗、華美、大方于一體。中者宜簡不宜繁,對稱凹凸變化、收放自如、襯托主體,形成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后者在平面上分成若干等分,以中軸線為基準,構成旋轉的弧形曲線,富有張力,動感十足。最后,紫砂“金砂鬲壺”的造型設計具有美感,做到了線條寬容得體,線面轉折明確,體態形象生動、流暢自然、委婉曲折,體現出了紫砂藝術的神韻。
4 小 結
千變萬化的紫砂壺造型離不開視覺上的平衡感、功能上的穩定性,紫砂“金砂鬲壺”簡練而又不失完美,通過嚴謹的比例美學及精湛的技藝,賦予了壺器獨特的美感與藝術價值。
參 考 文 獻
[1]高祥芬.紫砂“筋囊提梁壺”的藝術價值考析[J].江蘇陶瓷.2015(06):41,43.
[2]吳玉群.談談紫砂筋瓤壺[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3(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