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前 樊重俊 徐飛 浦東平 袁光輝 楊云鵬


摘要: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從打造智能工廠的理念人手,將鋼鐵企業的鋼材資源、機器設備、生產流程、產品管理全部聯系起來,形成全新的信息網絡系統。同時,該技術能夠使鋼鐵企業對客戶的需求做出高效的響應,滿足大規模客戶的定制化生產需求,保證了企業的競爭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在鋼鐵企業中的實施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協同研發;鋼鐵企業
1.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
1.1打造智能化生產方式
通過加大移動物聯、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使鋼鐵企業逐步向智能工廠轉型,并逐步推進生產設備的智能化升級、生產流程的改造重組和鋼材資源數據的交流共享。鋼鐵企業應重點加強行業大數據的開發與利用,創新工控系統、智能生產器件、鋼材云平臺等核心環節,從而有效搭建了鋼鐵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平臺,為打造協作、公平、可持續的鋼鐵智能工廠做準備。
1.2發展規模化定制生產
鋼鐵企業應用“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絡平臺收集對接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加速協同研發、生產制造和產品管理等各流程的柔性改造。開展鋼鐵企業的服務和商務模式升級。支持合作企業整合行業信息,挖掘細分市場需求與未來趨勢,為鋼鐵企業開展定制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3創新網絡化協同研發
通過“互聯網+”模式下的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使鋼鐵企業在需求分析、定制化生產、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互聯。嘗試實行網絡化協同研發新模式,使企業建設鋼鐵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并逐步將行業細分,打造針對性強的云服務。從而促進了創新資源、生產方式、客戶需求的匯聚與銜接。從而實現多元化鋼鐵資源的有效協同,提高產業資源整合能力。
2、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實施思路
2.1認清主導思想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所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企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重要保障之一。這使得鋼鐵企業在國內的創新改革環境下,在保質保量完成機械制造用鋼等普通鋼生產的同時,應投入力度研發更多類型的特種性能鋼。使企業逐步實現產業升級換代,步入“互聯網+”模式下的協同研發技術化生產。所以鋼鐵企業首先應該明確自身社會責任,認清主導思想。這樣才能為我國鋼鐵行業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同時,鋼鐵企業應遵循“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等方針,為中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工業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2.2明確發展方向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需求下滑仍是鋼鐵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此時就需要鋼鐵企業重新調整方向和定位市場,而“互聯網+”模式的鋼鐵企業已逐漸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借力互聯網經濟,推動鋼鐵全產業鏈的運營協調和整體優化。同時由于鋼鐵電商平臺提供的價格公開透明,且支付和運輸等環節相較于傳統交易模式更加高效、便捷,這些優勢使得鋼鐵電商的發展成為,必然。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國內鋼鐵電子商務網站平臺總注冊用戶數達到64.8萬,新增用戶數為6.58萬,交易用戶數為9.9萬:國內鋼鐵電子商務市場的鋼材交易規模達到6259萬噸,成交額達到1650億元,成交均價為2636元每噸。通過我國的“互聯網+”戰略,鋼鐵行業能夠標準化行業數據、規范化業務流程。在實現鋼材資源共享的同時,向客戶提供及時的信息服務,使得實時交流障礙得以有效消除,同時優化鋼鐵資源及相關附屬產品的配置,從而大大緩解了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互聯網+”模式下的電商平臺將鋼鐵銷售鏈滲透至產業各端,使得鋼鐵企業可以逐漸實現生產、儲存、銷售和運輸各環節的智能化,從而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2.3應用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分析技術為鋼鐵企業走向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鋼鐵企業在協同研發中應用的大數據技術包括數據搜集、數據篩選、客戶管理、智能化生產、定制產品等。當規模化客戶所需求的定制化產品達到一定的數量級時,企業就可以實現大數據靈活高效的應用。鋼鐵企業可以通過在“互聯網+”模式下對大數據資源進行挖掘再利用,實現鋼材需求預測、對接客戶精準匹配、合作伙伴協同研發、用戶畫像營銷推送等更多應用。同時,大數據技術能夠幫助鋼鐵企業提升產品銷售的針對性,降低物流和庫存的成本,減少生產資源投入的風險。同時企業利用鋼材銷售數據、產品傳感器數據和客戶數據庫數據等大數據的互聯互通,鋼鐵企業可以有效的細分市場,準確的定位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
同時由于鋼鐵企業的客戶類型眾多,而每位客戶的需求類型也存在差異化,加之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鋼材的種類和性能也在不斷變化,從而建設鋼鐵資源數據庫并不斷更新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客戶與鋼鐵企業之間的交互和交易行為也將產生大量數據,挖掘和分析這些動態數據,能夠幫助客戶參與到產品的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等活動中,從而形成協同研發。這樣不僅能夠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能夠為產品創新做出貢獻。鋼鐵企業對這些動態數據進行處理,進而傳遞給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數據挖掘分析、生產流程調整、鋼材模具準備等步驟,從而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的生產出符合客戶定制化需求的產品。
2.4建設“互聯網+”平臺
鋼鐵企業應利用“互聯網+”模式建設功能完善的信息網絡平臺,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幫助協同研發技術更高效的實現。在推動“互聯網+”模式下的協同研發技術方面,鋼鐵企業首先應實施“資源+專業服務”雙管齊下的策略。在建設數據資源平臺的基礎上,還應強化企業的潛在競爭力即定制產品咨詢、新型鋼材營銷推廣、技術元件資源共享等個性服務和商務支持,從而更好地培育鋼鐵企業的創新能力。其次,鋼鐵企業應提高技術升級與應用的效率。由于國家正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鋼鐵行業轉型升級是其重要內容,而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為鋼鐵企業開辟了廣闊的成長空間,奠定了長遠發展的基礎。最后,鋼鐵企業應挖掘本土特色創新資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隨著鋼鐵行業競爭者越來越多,鋼鐵企業的網絡平臺的建設要強調產品專業性和區域特色性。挖掘和利用企業獨有的技術資源和品牌文化,做有競爭力的平臺,這樣才能牢牢抓住鋼鐵企業走向智能化、信息化轉型的趨勢。
3.“互聯網+”模式下的協同研發技術實施方法
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的實施方法的主要目標是建立針對鋼鐵行業特點的惠創服務平臺,從而以網絡平臺為依托建設鋼鐵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整合鋼材資源和產品的數據、進行行業需求和市場細分等。同時“互聯網+”模式的時效性和便捷性為鋼鐵企業與對接客戶、合作伙伴提供交流互動和資源、創意分享的機會。并且利用協同研發技術可以及時高效的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產品方案,從而形成良好的售后服務和增值服務,打造鋼鐵企業的品牌效應和加強其核心競爭力。
建設惠創服務平臺主要需要三個模塊的支持,即協同研發、技術服務、客戶管理。其中協同研發包含客戶協同研發、平臺數據共享、企業合作協同。鋼鐵企業通過與客戶的溝通交流確定其定制化產品的性能、材質等各方面需求。通過“互聯網+”模式下的云平臺中的共享數據,分析設計定制化產品的生產技術及流程。同時,鋼鐵企業除了保留其核心技術外,在某些研發技術方面可以和合作伙伴協同完成,從而縮短了研發時間和經濟成本。
而技術服務由需求識別傳遞、產品銷售服務、產品解決方案、EVI解決方案等組成。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需要移動物聯、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支撐。客戶的需求識別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中的大數據分析得出,而需求傳遞則可以借助移動物聯技術,使其能夠在鋼鐵企業中的各生產設備、制造車間、管理部門間靈活及時的傳遞。而產品銷售服務、產品解決方案、EVI解決方案都要求鋼鐵企業從客戶角度出發,結合市場鋼材產品的走勢及國內可持續化發展的政策去實行。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鋼鐵企業的改革升級,打造新型服務型鋼鐵企業。
客戶需求預測、產品分析報告、銷售訂單管理組成了客戶管理模塊。以上三個模塊需要由數據中心來加以運行調控,數據中心作為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的根基,其包括行業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共享平臺、技術知識庫、數據服務訂單中心、項目分析與價值挖掘、客戶需求收集與分析。數據中心的所有數據通過SNMP代理查詢、網絡捕獲、RADIUS認證方式、VlCS系統等方面進行獲取。而系統管理和安全管理作為了實施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所有過程的保障。正如3-1圖所示,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協同研發技術的實施方法是縱向一體化的,由最基礎的數據獲取到最終的惠創服務平臺搭建,其過程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這樣的架構不僅保證了鋼鐵企業在實施過程中的任務明確、條理清晰,同時根除了過程冗余、執行繁瑣的弊病。使鋼鐵企業能夠更有效的實現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續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