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走出國門進行海外上市,VIE結構在這些企業的運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運行中也產生了一定的風險,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論證。
關鍵詞:VIE結構 風險分析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c)-163-02
1 VIE結構概述
VIE結構指的是可變利益實體,英文全稱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也稱為協議控制,主要用在與境外發生利益關系的企業中,傳統對于企業利益控制主要采取的是股權控制的方式,而這里使用的是協議的方式,對經營主體的利益與風險進行參與的一種運營方式。
2 VIE結構運行中存在的具體風險分析
2.1 政策風險方面
目前在企業對于VIE結構的實行一般采取的是默許的態度,沒有明文的鼓勵政策,也缺乏禁止發展的規定,在企業跨國公司的經營狀態中一旦有國家制定了針對VIE結構發展的有關規定就會對企業VIE結構的發展造成阻礙,因此,VIE結構的發展面臨著來自國家發展政策的風險。
2.2 外匯管制風險方面
在公司運用VIE結構進行國際業務處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利潤的跨國轉移,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外匯管制,給VIE結構的運行帶來了外匯管制上的風險。外匯管制風險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公司成立方面的風險、結匯管制的風險與利潤轉移海外管制中的風險。
2.2.1 企業成立方面的風險
根據國家外匯管制局的規定,公司企業在具有境外資金轉移、返程投資以及股權變動的業務時需要進行申請,獲得同意之后才可以進行有關的業務。具有特殊商業性質的公司在進行境外資金的轉移過程中需要就有關內容向國家外匯管理部門進行申請,從而進行跨國經濟行為。公司成立初期具有特殊目的的企業在發生股權變更以及融資結構變更等有關的經濟行為時需要在有關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登記工作,之后才能夠進行資本的融資與股外債的跨國使用等,包括對于外商獨資企業的申請工作等。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中國境內企業與相關的海外公司就不能夠在協議的指導下進行跨國財產間的分配,也不能充分利用VIE結構進行企業的上市工作。
2.2.2 公司結匯管制方面的風險
關于結匯的管制方面,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全開放貨幣的自由兌換,在進行貨幣兌換過程中需要根據自身的商業需要提交外匯管制局所需要的結匯申請資料。這一流程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安排,對于部分企業來說不太方便。運行VIE結構中的部分企業需要大量的外資轉化成人民幣以供境內企業使用,但是這種做法與國家外匯政策的規定相違背的。為了實現資金運作的方便,在境外資金轉移到境內企業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對關聯企業進行有關的商業安排的運作方式以實現資金的有效轉移。部分地區為了夸大招商引資制定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其加以利用,為了滿足大量結匯的需要采用了爭取減免稅金后再開取發票的措施。
2.2.3 公司利潤轉移方面的風險
利潤轉移海外的過程中需要向國家有關的外匯管理部門進行申報才能夠把外匯轉移出去,因此就存在著外匯管制方面的風險。利潤轉移的發生主要存在具有境外業務關系的上市企業之中,如果上市的境外殼公司需要中國境內的資金分配,但是在中國內地并沒有業務上的關系,在利潤的轉移上就需要通過VIE結構與協議控制方進行交涉,以此方式來獲得境內注冊企業所分配的股息。但是這種股息分配,殼公司并不一定能夠持續地獲得,同時在股息分配的轉移方式上有可能略過外匯管制部門的審核直接轉移到境外的殼公司。
2.3 稅務風險方面
公司在運用VIE結構進行國際業務的交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稅收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關聯交易、反避稅以及股息分配方面。在運用VIE結構進行利潤的轉移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方式之一是把國內企業的經營成本轉化為外商獨資企業的經濟成本,這種安排看似能夠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同時也帶來了稅收成本的增加以及重復收稅的風險,針對這一現象,部分企業在運用VIE結構的過程中把企業的注冊地選在了政策比較優惠的地點,或者在進行經濟利益轉移的過程中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來體現而不是簽訂關聯交易合同[1]。
2.4 關于控制風險方面
VIE結構的實行能夠做到使得境外資本對于國家禁止與限制類的行業進行投資,采取的方式是與境內企業簽訂就企業經營中的決策、經營管理與經營利潤等簽訂有關的控制協議。目前國家禁止投資類的行業有PE與VC項目,但是對于VIE結構項目沒有出臺有效的保護文件,因此在VIE結構經營中需要面臨控制風險。市場上已經曝光了部分中國企業中的會計違規行為,延緩了部分公司的上市計劃。
3 針對VIE風險采取的相應防范措施分析
3.1 針對政策風險的防范措施
支付寶事件與土豆網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對于VIE 結構的重視,這種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對于VIE結構政策的制定。在經濟行為中應當積極研究VIE結構的運行特點,對于可能面臨的政策風險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與認識,通過對VIE事件的研究與分析,針對可能遇到的政策性風險進行正確地認識與判斷,從而采取相應的規避措施。
3.2 針對外匯管制風險的防范措施
在VIE結構運行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對于外匯管制風險的防范,應當對于外匯管所在國家有關外匯管理的流程進行充分地了解,按照所在國家的流程進行辦理,避免對于文件的解讀失誤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在VIE結構運行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并正確解讀國家有關的外匯管制措施,對于國際外匯市場與世界經濟對于我國外匯市場的影響具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夠根據外匯政策進行公司VIE結構中牽涉外匯的業務的正確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外匯政策的變化對于公司業務的影響[2]。
3.3 針對稅收風險的防范措施
在企業運用VIE結構中為了避免外匯管制的風險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外匯管制的原則,對稅收進行整體的規劃,在經濟業務行為發生的同時考慮到相應的稅收行為,做出預見性的安排,針對稅收優惠制度的規定對于稅收的時間與經濟業務收入與支出的時間做到了如指掌,在稅收優惠制度的規定下對于VIE結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相應地調整,從成本的角度促使稅收降低。同時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對于VIE結構國際業務中可能面臨的稅收政策風險與檢查風險進行充分地考量。
3.4 針對控制風險的防范措施
為了防范公司VIE結構中面臨的控制風險,應當加強對境內實際企業決策人的權限進行風險控制安排,適當加強投資商對于在企業決策與管理中的權利,在法定代表人的選擇上進行有效控制,在統一論證的基礎上加強對其企業管理中的科學性與公正性,在VIE結構中的存續問題上不能由實際企業管理人進行全權控制,當有企業違約現象的時候可以依據VIE結構控制協議中的股權質押等方式進行控制與管理[3]。
4 結語
由于受到中國整體發展環境以及中國目前發展階段的影響,在公司運用VIE結構的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短期內將無法徹底消除,必然存在一個長期的進行階段,因此應當針對VIE結構建立一個長期的風險系統預警機制,對于國家資本市場的運作與國家的有關政策進行充分全面地解讀,通過事先的分析與預測,在有關制度的制定與實行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風險,促進企業中VIE結構的良性運營。
參考文獻
[1] 趙劍鋒.電商企業VIE結構海外IPO的風險分析[J].財會月刊, 2016(1).
[2] 肖園艷.論VIE協議控制法律風險及防范建議——以美元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境內TMT企業為視角[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