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互聯網+教育”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從工程造價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入手,提出了專業核心課程清單,并對“互聯網+”背景下課程建設的內容和特點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互聯網+;工程造價;課程建設
中國已經進入到互聯網高速發展時代,在新的信息時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高校面臨的一項嚴峻的挑戰。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提供的教學環境,改革教學方法及課程考核方式,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
1 “互聯網+教育”的起源
1.1 “互聯網+”概念的產生
“互聯網+”的概念是由易觀的董事長兼CEO于揚在2012年提出的,這個概念很快被國家決策層接受,并成為了國家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也從國家層面上指出了其對教育的意義。
1.2 “互聯網+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發布《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152018年)》,明確指出,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
2 工程造價專業核心課程的選擇
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而課程建設方面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核心課程的選擇。
2.1 典型工作任務與工作過程
工程造價專業的目標崗位是助理造價工程師(造價員),通過對大量造價從業人員的走訪,抽離出了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這些工作任務是助理造價工程師的基本日常工作,這些工作能力的養成是需要通過課程的學習來形成的,而這些課程也就是我們需要重點建設的核心課程。
2.2 核心課程
根據表1梳理出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了以下8門課程為重點建設的核心課程。為了突出高職院校實踐技能培養方面的特點,重點建設課程都有與之對應的綜合實訓內容。
3 “互聯網+”背景下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課程建設也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的建設,全方位的展示課程和實踐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3.1 教學內容建設
教學內容建設是課程建設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重點建設的部分,在“互聯網+”背景下課程內容建設應該推陳出新,教學內容要新穎前衛。
課程標準是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影響課程教學水平的關鍵性文件。所謂推陳出新,是指課程標準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必須反映的是現行、新型的施工技術、方法、標準,及時淘汰老舊知識內容,順應互聯網思維,將前衛的、趨勢性的教學內容加入到課程標準中。
3.2 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
這個部分是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可以大做文章,大放異彩的部分。傳統的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低,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個老師的吸引力遠遠比不上手里的手機。在沒有辦法解決信息化移動終端與課堂之間的矛盾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移動終端來改變教學方法,讓移動終端為課堂服務。
廣泛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類似云班課之類的教學平臺,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學習任務的布置和學習過程的引導,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利用云平臺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可以賺取經驗值,這些形成的數據,一方面可以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給教師提供學生學習習慣分析的基礎數據。
3.3 教材建設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材的展現形式也可以不斷更新。傳統的紙質教材的缺點已經凸顯,電子教材、多媒體教材應運而生。在教材建設方面,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多媒體教材,借助科技手段實現3D展示、微課播放、全景展示的電子教材的開發。
以《建筑構造與識圖》教材為例,傳統的教材的圖紙都是平面的,其所代表的立體圖形只能靠學生的想象。借助一些專業APP的幫助,利用掃一掃功能,可以將教材中的平面圖紙的三維效果展現在手機上,滑動手機還可以實現實時翻轉,非常的形象和立體;對于一些比較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錄制微課,將微課地址的二維碼標識在教材的相應位置,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掃一掃來觀看視頻,做到時時學,處處學,人人學。
3.4 教學資源建設
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需求,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建設理念,整合學校、企業的優勢資源,建設內容豐富、覆蓋范圍廣泛的教學資源庫。
這些教育資源的建設都可以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將這些教學資源上傳至云班課中,可以輔助教師完成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
3.5 考核評價方式建設
考核方式上,改“重理論考核、重末端考核”為“重過程考核、重能力考核”,參照工程造價職業資格考試和技能考核標準制定全新的考核評價體系,探索行業、相關企業參與的第三方評價機制,構建“三方”合作考核評價評價的評價新體系。
參考文獻:
[1]王立.工學結合 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7):5455.
[2]張繼軍.校企合作辦學 工學結合育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0):1937.
[3]韓林.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20):129130.
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SGH16V018)
作者簡介:張慧潔(1983),女,漢族,上海人,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造價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