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敏
摘要:現階段,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使得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現代的教學需求,使得初中生的身體素質直線下降。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初中生個體差異性、體育課程內容等方面內容合理設置體育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理;初中體育;教學策略
現階段,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都集中考試內容的教學,造成體育課程逐漸成為可有可無的“配角”,即使在素質教育下也無法將這種情況得到大規模改善[1]。因此,國家教育部推出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在此種背景下,體育教師就需要創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為初中生營造一個快樂的體育學習環境,從而使我國初中體育課程的順利展開。
一、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造成初中生在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降低了初中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時間固定,教學時間多集中在體育課堂上,不能滿足初中生對體育多樣化的需求,并且部分初中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身體素質下降,在上體育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堅持精神,難以形成好的體育學習習慣,使得初中體育課程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初中生的身體素質逐漸下降。
二、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一)體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實行快樂體育教學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對體育教育的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主要科目的講解,不重視體育課程,致使初中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低,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嚴重下降[2]。面對此種情況,初中體育教師就需要轉變體育課程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從而為初中生營造一個體育課程學習環境,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目標。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課講解時,可以實行開放式教學,并為初中生創建一個快樂的體育學習場地,讓初中生主動參與到足球課學習中進行傳球練習,在讓初中生根據自身體育素質制定相應學習目標,體驗到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在此種情況下,既可以保證初中生的足球課程學習質量,還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體育教師教學中適當增加初中生運動量
體育課程是一項集娛樂、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學科,對初中生的今后成長具有重要意義[3]。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體育教師要想保證教學質量,就需要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為初中生增加體育運動量,培養初中生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精神,從而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一般情況下,教師在進行體育長跑訓練過程中,可以在原先的跑步基礎上為初中生提高跑步米數,讓初中生在疲勞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激發初中生的毅力,讓初中生提高心理素質,養成堅持不懈的精神,避免初中生突然接受強任務量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保證初中生體育課程學習質量。
(三)體育教師將男學生和女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男學生和女學生之間有一定的身體差異性,且興趣愛好也有些不同,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想保證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就需要創新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對男學生和女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根據初中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內容,將初中生按照興趣愛好進行分組,讓同樣興趣愛好的初中生一起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增加初中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提高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例如,教師在都對初中生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可以將男學生和女學生分開進行教學,根據男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其設置籃球、足球、散打、排球等競技運動,根據女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其設置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慢跑等體育項目,并讓初中生在體育課程上自主選擇體育課程,提高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初中體育課堂的學習氛圍,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目標。
(四)體育教學中使用新型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單一,造成初中生體育學習積極性低,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嚴重下降。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想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互動式、小組合作式等一系列的新型教學方法,從而調動初中體育課堂的學習氛圍,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目標。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新型教學方法主要包含多媒體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等:首先,在多媒體教學法方面,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模擬體育賽事等現場,通過多媒體設備等播放相關歌曲,讓初中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初中生體育課程的參與性。例如,體育教師在“快樂體育”課堂上進行初中生跑步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體育場上播放《You and Me》歌曲,為初中生營造一個奧運會賽場氛圍,讓初中生感受到賽場緊張氣氛,在緊張的氛圍內感受到跑步的興趣,從而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在互動式教學法方面,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初中生設置一些體育小游戲,體育教師可以將初中生按照每8個人分成一組,進行小組間跑步比賽,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初中生運動興趣,還可以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將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興趣化,激發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最后,在小組合作學習法方面,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等方面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為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創設體育合作學習環境,為學生設置適當難度的體育活動,在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優勢互補,通過合作學習提高體育學生體育動作的規范性,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五)體育教師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體育器材
體育活動場地和體育器材是教師展開體育活動的基礎,直接影響到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此種情況,初中體育教師要想保證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就需要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對體育活動場地、體育器材進行合理使用,教師可以將學校的體育器材進行合理分類,保證體育器材的趣味性、教育性,并讓體育器材適合各個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然后再將體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對初中進行講解,讓初中生使用體育器材、適應體育器材、通過自學加深對器材的了解,從而激發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初中體育教師還需要對體育場地環境進行充分了解,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學,讓學習小組對體育場地進行合理利用,展開體育教學,進一步推動初中體育課程的快速發展,實現初中體育課程的高質量教學。
(六)提高初中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種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想保證教學質量,就需要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對新課改進行研究,找出新課改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思想,然后再針對性的為初中生制作教學計劃,對體育課堂的學習內容進行合理安排,為初中體育課程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初中學校需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為體育教師提供學習機會,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總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承擔起責任,堅實以“初中生為主”的原則,在體育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老舊的體育教學方法,教學中充分利用周圍環境,激發初中生體育課程學習興趣,以期促進提高初中生體育學習質量,推動初中體育課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學群.新課改下提升初中生自主性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3):11-11.
[2]梁毅.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策略與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76-76,78.
(作者單位:廣東實驗中學南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