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媛
摘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各高校備受關注,近年來取得了一些進步,但由于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馬克思的就業觀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走向成熟奠定了理論基石。
關鍵詞:馬克思的就業理論觀;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啟示
一、馬克思的就業觀
(1)馬克思就業觀的概述
馬克思一直都注重實踐理論的研究。他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實踐不僅是檢驗人的思維的標準,還能使人從中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實踐的就業觀要求人要學會認真思考并為之付出行動。人只有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才能鍛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大學生的就業過程是大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的具體化。因此,可以運用實踐的就業觀來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就業觀。與此同時,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并注重積累實踐經驗,以便更好地指導下次的實踐活動。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
(1)職業生涯意識淡薄,重視度不夠
大學生群體處于即將踏入社會的過渡階段,由于缺乏足夠的社會經歷和錯誤的就業觀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舉措不夠重視。首先,大學生群體的活動范圍有限,因而社會經歷受限,并不能真正體會就業形勢的嚴峻而選擇忽視。其次,以往的就業觀念是就業要專業對口、高薪、留在大城市,以及受先畢業再就業的思想的影響,對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漠不關心。再次,現在部分大學生總是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走一步算一步”,從而選擇逃避職業生涯規劃。
(2)職業定位不準確
現在的大學生考慮得更多的是“我想做什么”,而忽略了“我能做什么”和社會需要什么這一現實問題;還有的大學生自以為是,憑著自己的學歷、專業、成績、證書等優勢,對一般的職位視而不見,一味的追求好的職位;還有的學生到處撒網,有時在多個職位中優柔寡斷,難以取舍;還有的學生不愿吃苦,求穩求好,對“金飯碗,鐵飯碗”過于執著。在這種不良的選擇傾向下,大學生就變成了“眼高手低”的人,因此,影響了其正常就業。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利用多樣化的途徑,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度
大學院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學校的正確指導才能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得以順利進行。學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要從根本上給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高度的重視,二是要加強就業指導教師和人員的建設,讓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和學習,讓班主任和輔導員定期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講解,就業指導人員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
(2)轉變就業觀念,合理地進行職業定位
大學生要適應社會發展,轉變保守的就業觀念,踐行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思想。與此同時,大學生也要樹立靈活就業的觀念,為以后轉換職業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個人或許一輩子只從事一種職業,或許一生中可能會接觸多種職業,但每個人在心里都期望找到一個穩定、合適的工作。而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就需要根據社會現實的要求,隨時做好改變原有的職業目標、興趣和迎接新的挑戰,還要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和對崗位的熱愛之情,這樣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和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四、馬克思的就業觀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啟示
(1)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認真思考,慎重選擇
就業是人生歷程中的一件大事,雖然在社會上選擇職業的機會很多,但如果我們一不小心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能這樣選擇是人比其他生物更為優越的地方,但是這同時也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為。” 所以,馬克思在一再強調“認真的考慮”、“冷靜的研究”、“不要憑借一時的感情激動”、“正確對待虛榮心等”。這些都表現出了馬克思在對待職業選擇時慎重嚴肅的思考態度。而我們在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時亦是如此。
(2)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人生價值包括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二者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價值的實現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當今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因此強調個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發展并不違背人生價值觀,反而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不謀而合。此外,以實現自我價值為精神動力,充分全面自由地張揚個性、施展才華、奉獻社會,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所弘揚與鼓勵的。但目前,部分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一味強調自我價值和自我發展,很少關注社會需求,片面追求物質層面的自我價值,忽視為集體、國家利益奉獻的精神層面的價值,很少顧及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利益與要求,把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個人成長的辯證關系置之度外,習慣了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首位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而不去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種心態暴露了某些大學生逃避社會現實、缺乏應有的責任感,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具體表現,已違背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集體主義。
(3)在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時,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馬克思認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當代大學生在未來選擇職業的時候,也要具備這樣高尚的情懷,不要將實現自我的價值看成是唯一的奮斗目標,使自己處于幻想的追求中,讓雙眼迷失在單一的目標中。大學生更多應當注重的是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3-7.
[2] 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工作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9.
[3]汪小麗.論《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在聯系[J].法制與社會,2014,6:175-176.
[4] 陳興娜.“中國夢”視域下再談青年馬克思的職業價值觀[J].淮海工學院學報:文社會科學版,20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