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科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進而帶動了我國企業經濟的飛快發展。經濟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核心資源,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在稅務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企業的實際會計活動與相關規定有偏差的話,就會導致企業面臨會計核算的稅收風險,遭遇司法處罰。因此在稅務經濟環境下,對企業中的會計風險防范問題展開研究,進而為現代企業有效的規避會計風險提供借鑒。
關鍵詞:會計風險;稅務經濟環境;防范策略
引言
會計部門在企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由于稅務經濟環境的出現,使企業中產生會計風險。廣義上所有對稅收活動會產生影響的經濟因素的統稱即稅務經濟環境,而狹義上,對市場經濟運行發展起到影響或干預作用的稅收體制、征管活動等才被稱為稅務經濟環境,本文面向的稅務經濟環境主要指狹義的稅務經濟環境。而會計風險主要指,在內外部環境、主客觀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下,企業和會計從業人員可能產生的經濟損失,可見本文要研究的會計風險防范是針對現行稅收體制、征管活動等因素可能給企業經濟損失帶來的風險進行防范。
一、稅務經濟環境下的會計風險分析
稅務經濟環境下,會計核算技術風險、稅務征管風險、納稅籌劃失敗風險、領導層稅收意志風險等最為常見,出現以上風險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主觀方面,我國大部分企業在對會計部門員工培訓的時候,由于沒有完善的會計培訓方案,導致員工的稅收意識不足,進而使企業中發生會計風險。其中我國也有部分企業為了實現稅收的最小化,把企業中的活動項目多度籌劃,導致企業處于法律制裁的額邊緣。企業中最為嚴重的會計風險是,企業中的工作人員為了擴大自身經濟利益,進而縱容、賄賂會計人員隨意偽造、篡改、銷毀會計資料或數據等,這也就讓其工作人員進行違法操作額時候,加快誘發會計風險的出現;二是客觀方面,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逐漸頒布出關于企業會計的準則法規,進而在不斷完善和優化會計準則法規的同時,導致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存在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其中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會計相關管理制度的認識不足,這也就導致企業在適應我國經濟市場的過程中,因為對國家宏觀經濟市場環境把握不清,不能準確執行會計的相關法則,進而誘發企業中的會計風險。
二、稅務經濟環境下會計風險防范的對策
1、強化會計規范和稅收相關法規的銜接程度
我國企業在稅務經濟環境下,產生的會計風險案例越來越多,進而企業要強化會計規范和稅收相關法規的銜接程度。針對現階段企業中剛出現的會計風險問題,其中國家對于企業會計相關的政策法規頻繁變動有關,因此國家要防范企業中的會計風險,國家就要加強會計法與相關企業法律的銜接程度,進而讓企業的會計部門在有法可依的環境下,不斷優化會計部門,使會計風險問題得以解決。目前企業要防范在稅務經濟環境下出現的會計風險問題,就要讓企業在整體角度上去考慮,國家的會計法與相關稅收的法規之間出現的不相容問題,進而讓企業中的相關人員對其問題進行可行性分析,幫助企業中的會計部門減少會計危機的出現。國家通過對會計法與企業相關稅收法的調整,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業中的會計人員亂用職務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為我國稅收部門的管理創造了更加理想的環境。
2、重會計管理制度的約束性和規范性
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在出現會計風險的時候,只會把責任能落到會計部門的頭上,進而忽略了對企業中的其他部門的管理。企業中的會計風險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部門當中,例如,在企業的材料管理部門,在裝收材料的時候沒有上報邊角料的價格,進而讓企業用流水賬列支,而不是通過會計部門進行審查,使企業在進行稅收的時候,導致企業存在偷稅漏水的風險。因此企業要加強財務部門人員的培訓,一方面讓財務部門人員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讓其自身從容處理會計風險問題,另一方面培養財務部門人員的問題處理能力,使企業在出現稅務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的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3、建立企業內部制度,避免因會計人員更換誘發會計風險
企業中要建立完善的內部制度,通過制度對企業中工作人員的制約,讓其在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的同時,避免因工作人員誘發的會計風險。企業通過建立相應的制度,對內部的財務部門進行規范,進而減少了企業中的會計風險的出現。例如,在財務部門計算企業的收入問題的時候,由于會計人員對企業內部財務流程不夠熟悉,進而造成企收入、稅收值以及成本的數據不夠準確,進而讓企業中出現會計風險的問題。因此,企業建立相關的會計管理制度,一方面讓企業避免會計風險,另一方面提升了企業中所有員工的工作狀態。
4、通過企業內部制度,健全會計管理組織結構
會計處理工作復雜,涉及的數據和業務非常多,會計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錯記、錯納稅等突發問題的可能性較大,進而可能會誘發會計風險。要防范此類會計風險的出現,企業應有意識的通過內部制度,建立專職的稅務崗位,此崗位一方面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涉稅業務進行處理;一方面針對企業的稅務信息等定期編制相應的報表,為管理人員了解企業的稅務狀況,優化稅務工作提供參考;另一方面負責與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稅企關系,從而達到防范此類會計風險的效果。
三、優化會計部門的整體環境
1、認識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企業要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依法交稅意識,通過對會計工作員的教育,進而讓企業中的管理人員縱容篡改財務數據、銷毀財務資料等行為逐漸減少。依法交稅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企業不能因為利潤極少的稅收鋌而走險,進而企業不僅要管理好相應的稅務部門,而且要維護好企業的市場形象、企業信譽,絕不能因小失大。
2、強化溝通
企業在認識到稅務經濟環境下,財務風險可能來源于各項業務各個環節的前提下,應有意識的強化企業內部溝通,使財務部門可以利用自身在會計風險防范方面的優勢,提升企業整體風險防范能力,例如,企業在簽訂合同、物資采購等活動開展前積極與財務部門通過網絡、電話、面談等方式溝通,使相關業務的開展可以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合理進行。另外,企業會計從業人員要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在對新政策的認識存在模糊的情況下,積極咨詢稅務機關,避免會計風險的產生也至關重要。
四、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的服務職能
在“營改增”的特殊環境下,企業的部分業務會發生改變,為防范企業出現會計風險,稅務機關應針對企業特點從稅種、稅率、稅收基數、經營模式、管理決策等企業運行管理工作中可能與涉稅行為相關的方面進行納稅輔導,推動納稅人在納稅應對能力提升的同時,能夠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法律理解等有效的規避會計風險。在稅務機關提供此項服務的過程中,稅務機關應有意識的結合企業的行業所屬,列舉行業內部的具有代表性的涉稅風險案例,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對正常納稅的重視程度,而且在強化企業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方面也具有積極作用,達到防范企業面臨稅務經濟環境下會計風險的效果。可見稅務機構不僅要代表國家執行納稅職權,更要盡可能的保證企業依法納稅的權利不受侵犯。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在稅務經濟環境下,雖然有利于企業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但是會導致企業中的會計部門出現重大問題,進而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企業要對會計部門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探究,針對會計風險規劃出相關的防范方案,進而幫助我國企業在稅務經濟環境下不斷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單位:河南創想稅務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