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東



摘 要:分析慕課等網絡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提出如何發揮慕課的優勢并避免其不利的方面,如何更有效地組織教學并提升教學效果,闡述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
關鍵詞:MOOC;SPOC;混合式教學
文章編號:1672-5913(2017)05-0061-05
中圖分類號:G642
0 引 言
中國的MOOC學習者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教育發達城市,學生的比例較大[1]。無論教育行業從業者是否愿意,線上開放課程對學校教育的沖擊影響是無法避免的。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L·漢尼希(John L. Hennessy)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說:“由學界大師在堂授課的小班課程依然保持其高水準,但與此同時,網絡課程也被證明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如果和大課相比的話,更是如此。 [2] ”
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非專業教育的通識教育課程,小班教學猶如水中花。除了要大班教學,教師每學期都要承擔數量眾多的平行班,壓力巨大。與其拒絕改變,不如主動擁抱新技術,利用新技術來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1 課程介紹
1.1 課程目標
應用軟件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①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用計算機作為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初步掌握利用計算機知識為專業發展服務的能力。②使學生了解計算機辦公自動化、多媒體、網絡、數據庫等技術的基本概念、相關技術和應用領域。③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能:字處理、數據報表、演示文稿、圖像處理、動畫制作、網頁設計、數據庫操作等。
1.2 課程體系
計算機應用軟件類課程包括4門: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多媒體應用、 計算機基礎與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與網頁制作,每門課程均為1學分,36學時。該類課程均為選修課程,主要面向一年級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目標是在畢業前能通過復旦大學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測試(簡稱FCT)。課程成績按P或NP記載,不計入平均績點。
1.3 課程內容
4門課程的內容主要是應用軟件操作以及少量的理論內容,涵蓋了7個軟件: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Flash、Access、Dreamweaver,這幾個軟件都是FCT考試內容。
1.4 慕課課程建設
2015年和2016年兩個暑期,課程團隊錄制了4門課程視頻。根據慕課的特點,重新組織課程內容,盡量使每段視頻在15~20分鐘內。
因為主要是應用軟件介紹,我們一開始就注意避免逐個菜單逐個功能的講解,以免把課程變成軟件說明書。課程內容的組織以應用案例為導向,把幾個知識點結合在一個有趣的例子中,自成一段視頻。我們把軟件功能有機地組織在應用場景里,鼓勵學生舉一反三,鼓勵試驗不同的解決辦法。
課程錄制過程中,教師還是遇到很多不適應的問題。例如面對鏡頭有些束手束腳,很難像平時上課一樣放開。因此我們把每段視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開場白、結束語,在影棚里拍攝人像出鏡部分;另一部分是開場白和結束語之間的講解和軟件操作部分,在靜音環境里使用Camtasia錄制屏幕操作,同步錄音。
每段視頻配以作業練習,作業分為兩種題型:一類是操作題,一類是客觀題,后者主要是提供給外校使用。
2 混合模式教學的組織實施及學習數據分析
2.1 組織實施
因為學生有課前看視頻的學習任務,為了不增加學生負擔,課堂面對面變為兩周一次;教學環節組織也以兩周為1個單元,包括:①每單元開始時,通知學生本單元學習內容;②學生根據要求觀看線上視頻的指定章節,下載視頻中的案例素材,邊觀看邊操作練習;③學生完成本單元知識點相關的作業,線上提交,由助教批改;④課堂前半段,教師根據學生反饋做難點的集中講解并進行答疑;⑤課堂后半段進行測驗,測驗內容包括本單元及之前單元的內容,相比作業,其難度和深度都加大了。
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們進行了3個學期的多媒體課程混合模式教學;數據庫課程混合模式也進行了2個學期。
我們以多媒體課程為例進行介紹。第一個學期因為沒有強調學生必須在課前完成視頻觀看和提交作業,發現很多學生課前不看視頻,而是在上課時間前半段的答疑互動時間觀看視頻,造成課堂互動減少;而且課堂時間也不足以看完視頻,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從第二個學期開始,我們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前提交作業,所以,學生就得在課前看完視頻,學習效果有較大改善。
2.2 學習數據分析
2.2.1 完成率
我們以2016年春季學期的多媒體課程190人學習數據為分析對象,線上視頻的觀看完成率平均為81.2%。因為課程的特點,部分學生在中學有一定基礎,對課程部分內容已經有所了解,所以教師不要求學生必須觀看所有內容,也不把網上觀看內容百分比或者觀看時長作為總評成績的組成部分。
視頻觀看完成率的具體數據如圖1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90%以上的視頻觀看任務,但也有少量學生基本沒看。
2.2.2 學習習慣
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分析發現,學生并不像我們事先想象的,在比較空閑的周末進行視頻觀看,而是大多臨時抱佛腳,在上課當天或者之前一兩天觀看。
一周內學生在線人數如圖2所示。
學習時段的分析表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時間集中在晚間,因為白天忙于上課,這和預期一致。一天內學生在線人數如圖3所示。
3 不同教學模式比較
3.1 混合模式與傳統模式對比分析
分析數據為2015年秋季學期多媒體課程的2個傳統模式班級和3個混合模式班級,筆者為任課教師。樣本基本情況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