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在高校游泳館經營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某些高校游泳館經營狀況不佳。基于此,參考相關文獻就高校游泳館如何市場化經營展開分析與探討,以期對高校游泳館良好經營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游泳館;經營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8.2 ;F7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1-0107-02
游泳是一種憑借自身肢體動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進行的機能活動。其實,游泳與人類的生存、生活、生產聯系非常緊密,是人類在同自然界斗爭中求生存而產生的行為能力。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項技能逐漸演變成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出于培養學生游泳運動技能的考慮,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游泳這門課程,并且建設了游泳館。從目前來看,高校游泳館的建立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為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奠定基礎。當然,要想使這一目的得到實現,還需要高校為此付出諸多努力,如考慮學生游泳教學需求情況、考慮游泳館對外開放情況、考慮體育設施利用情況等等。總之,高校要想市場化經營游泳館,就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經營策略。
一、高校游泳館當前涉及的市場化問題
參考相關資料及高校游泳館運行實際情況來看,游泳館的經營理念及經營管理方面均涉及到市場化問題。所以,要想使高校游泳館真正實現市場化經營,需要了解其所涉及的市場化問題,以便提出有針對性的經營策略,促進游泳館市場化經營良好展開。目前,高校游泳館所涉及的市場化問題有以下方面。
(一)高校游泳館經營理念
從本質上來講,高校游泳館的設置主要是服務由高校體育教學的,意在讓高校師生能夠很好地進行游泳鍛煉及相關水上項目活動、比賽的良好展開。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要想良好的生存與發展,就要做出一定的改變,這其中就包括游泳館的經營,即從事業型向經營型轉變,在此基礎上游泳館的功能則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游泳館服務從無償向有償服務轉變,以實現“以體補體,以館養館”的經營目標。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首先要轉變高校游泳館的經營理念,即基于時代特點及適市場發展需求,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經營觀念,使游泳館不僅能滿足高校游泳相關教學、活動及比賽需要,還能對外開放,提高游泳館的利用率和開放率[1]。
(二)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的主要制約因素
相對于來說,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方面所涉及的市場化問題較多。經過一系列分析,確定市場化環境下制約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高校游泳館政策導向模糊。高校要想實現游泳館市場化經營,需要打破行政的條條框框,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及市場經濟運行情況,科學、合理地衡量游泳館的收費標準、監督機制、經營管理等方面,保證游泳館的市場化經營與游泳運動教學、鍛煉相協調,并且將教學放在首位,最終創建法制性場館管理局面。但是,目前國內諸多高校游泳館經營依舊按照體育政策制度來進行經營管理,導致游泳館市場化經營難以實現。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高校本屬于事業型單位,秉持“教育為本”的觀念,以教育教學為己任,而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游泳館經營,需要遵照政府出臺的體育政策和體制。對于這一點,其實是無疑義的。但是,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體育政策及制度不能靈敏反應和及時適應發展變化的體育實踐,這使得遵循體育政策和制度進行的游泳館經營管理不符合市場經濟特點及相關要求,相應的游泳館市場化經營將難以實現。例如,某些高校游泳館依舊遵循計劃經濟時期沿襲下來的“全額管理”等經營管理體制;一些高校游泳館經營創收并沒有按規定納入單位財務管理之中;一些高校游泳館經營體未按規定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維修基金[2]。
2.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模式混亂。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需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經營模式,以便其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為促進市場化經營持續、良好進行。但遺憾的是,目前一些高校雖然進行市場化運行,但所采用的經營模式比較混亂。是的,運用“混亂”一詞說明當下一些游泳館經營模式是比較恰當的。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的經營意識增強,并且遵循“以教為主、創收為輔”的原則,充分挖掘游泳館的潛力,以便良好的經營游泳館,使之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諸多高校都改變了游泳館經營方式。但是,因為對市場經濟了解不夠深入、市場化經營經驗的缺乏、主體經濟責任不清楚等情況的存在,致使游泳館經營方式的針對性及有效性不強,加之相關法律法規的缺乏,導致游泳館經營混亂,最終必然會造成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效果不佳。
3.高校游泳館管理結構失調。通過對我國一些高校游泳館經營實際情況的了解,不難發現諸多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結構失調的問題,導致游泳館經營管理缺乏可行性、科學性、合理性。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結構失調的呢?究其緣由,確定造成此種情況出現的因素較多,比如,未能從適應市場經濟及游泳館市場化經營要求出發,選用適合的管理方法,致使管理方法運用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經營管理效果;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未能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未能專業化、合理化執行各項管理工作[3]。
二、高校游泳館運營的宏觀思考
(一)考慮規模標準的游泳館建設
在我國對人才培養尤為重視的情況下,各地興建了許多大學城,這使得某一區域內大學學校較多,減輕了高校游泳館所承擔的社區義務壓力,給高校對外經營創造了機會。此種情況下,良好的展開游泳館市場化經營,應當注意建設規模標準的游泳館,而不是盲目的建設大規模、高標準的游泳館,避免給高校游泳館運行帶來較大壓力。運行壓力主要體現在高標準游泳館人員配置、規模及要求較高,如若建設了如此高標準的游泳館,卻沒有較高的使用率,那么高校游泳館虧損將是必然情況[4]。所以,出于盈利的考慮,建設何種規模標準的游泳館是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之一。
(二)考慮教學義務的承擔
作為國家投資建設的游泳館,其最基本的任務就是保證學生體育運動能夠更良好進行。基于此,在推進游泳館市場化經營的過程中,高校需要明確本校游泳館所承擔的教學義務,合理設置滿足學生游泳教學、游泳運動活動及比賽所需的有用平臺,在此基礎上設置對外開放的游泳區域及相關設施,以便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高校游泳館的對外經營
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是針對對外經營所說的。為了使高校游泳館在對外經營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良好的市場化經營,應當注意做好以下方面。
(一)把握最佳的經營時期
高校游泳館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滿足學生游泳教學需求,以便良好的開展游泳教學及游泳運動活動。從學生上學時間配置來看,每年學生上學時間為8個月,近似4個月的時間游泳館是閑置的,如若不對外開放,游泳館維護所需要的費用將由高校自行承擔,但其對外開放,則能減緩高校財政壓力,甚至為高校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的良好展開是非常必要的。
就當前人們游泳運動情況來看,溫度較高的夏季人們更愿意進行游泳運動。因此,夏季成為游泳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學生放暑假這段時間。高校可以把握這一黃金時期,對外開放游泳館,以吸引更多游泳愛好者來此游泳。
(二)合理實施經營管理
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的良好展開,需要進行合理的經營管理。而所謂的合理經營管理,是根據游泳館規模選擇適合的經營管理方式。比如,對于普通規模或較小規模的游泳館,因其經營成本不高,且經營操作空間較大,可以聘請專業經營管理人員來負責;又如,在完成教育義務之余進行經營管理,或假期外包經營,以此來創造經濟效益。而對于規模較大、標準較高的游泳館,在對外經營過程中,實現收支平衡或盈利成為經營管理的主要任務,為此所進行的經營管理是結合市場經濟運行情況及游泳館實際情況,充分運用游泳館特色來開展一系列的經營業務,進而對業務運行情況、業務服務等方面進行管理,意在創造較高經濟效益[5]。
(三)實施有效經營手段
1.分離擁有權與經營權。在高校同時擁有游泳館擁有權和經營權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權利與義務失衡、管理不嚴謹、增加管理部門負擔等情況發生。所以,在高校游泳館市場化經營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分離擁有權與經營權,那么所展開的游泳館各種盈利性活動,都以保證教學任務及校內福利為前提,如此可以為高校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6]。
2.作為經營方而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為了使游泳館可以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在游泳館對外經營的過程中,高校應當作為經營方積極開展各種經營活動,如游泳運動培訓活動、各種游泳比賽等。同時,也可以向企業或單位租賃游泳場地,從中收取費用。
結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確定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校游泳館的經營方式應適當改變,即從事業型向市場化方向轉變,通過把握最佳的經營時期、合理實施經營管理、實施有效經營手段等經營措施,良好展開游泳館市場化經營,為高校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促進高校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麗麗.哈爾濱市高校游泳館經營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活力,2013,(17):46.
[2] 金珂屹.大連高校游泳館與商業游泳館經營現狀對比[J].當代體育科技,2013,(27):99-100.
[3] 李華.高校游泳館經營管理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2):116.
[4] 貢興滿.高校游泳館運營現狀及發展策略——韶關學院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9):108-110.
[5] 曹承志,金學滿.論加強高校游泳館救生員的管理對促進高校體育產業發展的意義與作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4): 23-24.
[6] 李陽.我國高校大型體育館運營模式研究——華南師范大學游泳館案例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5):70-71.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