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
摘 要: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是提高中學生體育素質的主要手段。體育課堂教學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其實施過程及其效果與多種因素相關。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32-01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學習主體,這是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初中體育教學設計中,要優化設計。教師應以學生為出發點,注重合作探究,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生轉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滲透創新教育優化體育課堂思想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環節,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的表現機會。
1、教師必須富有創新精神。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態度,教師必須首先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的學生。就教師的“創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創新思維、首創精神、成功欲、甘冒風險、以苦為樂精神。
2、創新要以人為本。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還未想到,但必會喜愛的活動,要從學生喜愛的活動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舊。主動突破教材定勢與習慣性框框,在教學內容上要由以單純的執行和完成教材為基礎,向補充具有當地特色、學校特點或時尚活動的靈活豐富的教學內容轉變。
3、創新必須大膽探索、求新。體育創新是他人未曾想過、做過的,常常突破傳統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創新者的思想和行為,難免不為多數人所接受。在活動中,學生的種種創造性表現常常與錯誤、缺陷、頑皮、任性、爭吵等聯系,學生不斷“犯錯”的過程,其實是不斷改正錯誤,完善方法的過程。假如不給予這類機會,輕易代替、否定,非但剝奪了學生探索的樂趣,嘗試失敗、內疚、挫折的情感體驗,也會使學生變得懶于動腦,疏于嘗試。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正確對待“良性爭吵”,多給學生創造“犯錯”的條件和機會,大膽求真、求新。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特長
1、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各方面存在差異性。若教師一刀切,則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整體進步。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性別、能力等特點進行合理分組,讓每位學生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如在投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設定多距離投擲線,設置多種高度目標,提供多種投擲物,提出不同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條件,自主選擇場地或小組進行體育活動。再如跳高教學,教師也可將學生依照性別、能力來分為不同組別,讓他們聯系自身實際自主選擇能夠跳過的高度,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動作要領,還可以讓各層次的同學體驗成功感,從而增強體育學習信心,激發體育學習積極性。
2、以學生為主體,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則需思考怎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如何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其自學自練,在觀察、分析、模仿、操練等實踐活動中增強情感體驗,增強學習信心。
第一、注重學生自主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自學習空間,使其發揮主動性與主觀能動性,積極融入體育訓練,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有活力。如給同學設置系列障礙物,譬如欄架等,使其自主設計與排列障礙物,在最短的時間越過障礙;給同學們一個球,使其自主設計游戲活動等。
第二、使競賽游戲化,發揮學生主體性。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適當改造已有運動項目,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體育競技內容,以滿足學生主體發展需求,使其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感受學習樂趣,促進身心發展。如在籃球活動中,可讓同學們多次運球跑,投籃后,球落到籃板的每一部位均有對應分值,這樣可降低活動難度,保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并獲得不同發展。如投擲訓練時,教師可設計各式各樣的投擲活動,如后拋、前拋、下手投、雙手上拋、上手投等。
三、立足學生發展實際,發揮校本課程作用一是滲透傳統項目教學
各個地區在體育發展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尤其是具有本地區特色的體育傳統項目,更是不可多得的教學拓展資源。這樣的教學內容并沒有編入教材,但是作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可以作為初中體育的重要拓展。本地區在乒乓球運動發展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筆者在教學相關內容時,專門強化了乒乓球項目的技巧訓練,發揚了傳統項目優勢,兼顧了學生的特長發展,一舉兩得。二是滲透體育習慣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不僅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鍛煉有益,更能夠讓學生終身受益。筆者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將良好的體育習慣滲透進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與方面,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習慣以及相應的科學作息習慣等。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學到健康的習慣,這對于提高學生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幫助。三是滲透健康知識教育。初中體育教學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健康知識,這一點往往會被部分體育教師所疏忽,這不屬于考核內容,但是對于學生的生活幫助較大。筆者在教學中借助于校本課程的形式,將與學生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健康知識進行梳理歸類,與訓練教學同步進行滲透,尤其是教會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營養搭配、科學運動等,這有助于學生保持健康的體魄。
四、結語
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是建立在與相關教學內容共同作用、產生良好的綜合效應的基礎之上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優化是體育實現體育目標的至關重要的工作。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優化是為完成課程目標服務的,選擇教學內容要更多地研究它的功能和價值,既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又能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