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鳳+陳彥彤
摘 要:教育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及財務風險。控制和管理好財務風險,將對高校內部控制的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文章從財務風險管控的角度研究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對高校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財務風險 高校內部控制 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5-109-02
引言
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中,現有的籌資方式已不能滿足資金的需求,且高校的財務管理已經步入信息化管理時代,高校的內控體系需緊跟業務信息化的步伐。與此同時,教育部于2016年5月印發了《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試行)》,以及財政部于2012年11月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構建一個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高校財務風險分析
(一)經濟業務風險分析
第一,預算控制環節。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時間短,各部門預算準備不夠充分,財務與其他職能部門間缺乏有效溝通,預算項目不細、編制粗糙,預算調整缺乏嚴格控制;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不嚴格按批復的預算來安排各項收支,出現超預算或無預算支出,沒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在決算與評價過程中,決算與預算之間存在脫節、口徑不一的情況,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風險點。
第二,收支控制環節。在收入業務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有:違反“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截留、挪用、私分應繳財政收入、收入不入賬或設立賬外賬等;在支出業務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有:支出不符合預算要求,支出范圍及開支標準不符合相關規定等。
第三,在采購預算與計劃環節。沒有編制采購預算,沒有采用恰當的采購方式,如通過分散采購來避開政府招標采購。
第四,投資管理環節。基本建設投資缺乏深入的可行性論證,附屬單位在資產、財務收支、工程項目等業務方面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或者存在重大缺陷。
第五,在合同管理環節。在合同訂立中,違規簽訂擔保、投資和借貸合同;在合同履行中,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監控不當。
第六,在資產管理環節。貨幣資金管理環節存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情況;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責任不清,沒有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和保管責任等風險點。
(二)財務環境風險分析
第一,財務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部分新增的重要經濟活動管理制度缺失、制度之間存在空白或者互相矛盾的情況,部分制度未得到有效執行。
第二,財務管理工作的組織方面。沒有建立包括財務、資產、審計、紀檢、基建等部門參加的內部控制溝通協調機制,沒有明確的內控責任部門和人員,經濟業務的決策、執行、監督沒有分離;沒有制定財經議事規則等制度,沒有規定重大經濟活動實行集體決策,并沒有明確重大經濟活動范圍,沒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及崗位。
第三,財務人員的管理方面。沒有為工作人員建立正常的學習培訓機制和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關鍵崗位人員沒有定期輪崗等風險點。
(三)籌資風險分析
隨著高校規模的迅速擴張,面對擴建校區、引進人才和建設重點實驗室等方面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雖然政府每年對高校教育的資金投入都在增加,但其增幅與高校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而高校收入來源渠道受到專項性和時段性的限制,可調節性不強,無法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因此許多高校選擇大額貸款來滿足資金需求,但在貸款規模和期限可能超出學校的實際承受能力且結構不合理,缺乏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一旦負債規模超出償債能力,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后續再融資困難,影響高校正常運轉發展。
二、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舉措
(一)完善財務治理結構,優化內控環境
1.健全完善財務制度。行政、教輔部門和二級學院應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內控制度,確保高校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國家相關財務管理規章制度是高校制訂本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基礎,合理的財務制度有助于規范各項經濟業務。故此,在制訂與高校相關的財務制度時,一是要全面設置崗位、明確職責、合理配備人員;二是要符合高校產學研一體的特色;三是要緊跟國家政策,有具體指導實施細則。
2.建立經濟委員會。建立高校經濟委員會,主要由校長、校總會計師、財務審計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和附屬單位負責人等組成。其中主要職責有研究協調學校內部各方面的經濟關系,審議學校的經濟政策、分配政策;研究學校辦學經費的籌措、運用、管理等重要問題,審議學校的年度預算、決算及預算調整事項等。通過建立經濟管理委員會,強化高校管理層財務風險意識,強化“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使各層級管理者都承擔起財務安全和風險控制的責任,同時實現有效的激勵。
3.注重財務人員能力與素質的提升。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全面輪崗培訓,使得財務人員能及時更新財務領域業務知識;開展各個高校財務管理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學習,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創新思維。全面提升財務人員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人員的創造性,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二)強化經濟業務內控,切實維護高校權益
1.預算實施精細化管理。一方面,在編制預算時,通過構建預算委員會、預算辦公室和二級學院預算單位為主體的三級預算組織機構積極溝通;合理確定預算管理流程,分為預算的編制、下達、執行、考核、反饋,從各業務全面精細化預算科目;同時嚴格控制及定期通報預算執行情況,將其與高校內部考核、獎懲掛鉤,調動教職工參與學校預算管理的積極性;及時清理往來款項,確保決算完整、及時、真實、準確;通過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考核,運用決算分析的結果健全財務信息系統,設置績效考核量化指標,將支出與效益進行合理配比。另一方面要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和“銀校直連”促進數據共享。健全的財務信息系統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有助于信息提取和提高財務分析的合理性高效性。
2.內審助力學校善治增效。審計工作以風險管理和績效評價為導向,內部審計工作不只是局限于查賬,而是向管理審計、風險審計方面拓展,包括預算與決算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程審計、物資采購審計、專項審計、后續審計,檢查與復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可以進一步改善管理的建議與對策。
(三)依法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
1.拓寬籌資渠道。高校在籌措專項經費上要深挖現有來源渠道從而獲取更多科研課題和專項經費;成立基金會,促進社會捐贈公開化、制度化、規范化;發揮校友優勢,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開展政校、銀校、校企多方合作,鼓勵教職工承擔企業課題,促進產學研合作,出讓專利技術,實現共贏;在收費管理上,通過創新收費管理方式,利用微信、支付寶等網絡繳費平臺,從而降低學生欠費率,增加資金流動;最后可以通過租賃等有償服務方式盤活閑置資產,增加收入。
2.妥善應對債務風險。一是對貸款變化情況運用動態監控預警系統,對現有貸款到期情況進行分析,建立還貸的整體規劃,統籌安排還貸時間,防止貸款集中到期造成資金緊張。二是以短期、中期、長期的債務組合方式調整債務結構,在考慮利率風險的同時還應考慮現金流風險。三是避免不屬于自治區建設貸款貼息范圍的流動資金貸款,同時把握國家信貸政策調整的機遇。目前,國家貨幣政策相對寬松,融資成本較低,可以通過貸款置換方式提前償還融資成本較高的貸款。堅持銀校合作,注意平衡與各大銀行的合作,避免過分依賴單一的銀行。
三、研究展望
筆者認為,高校內部控制方面未來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應深入推進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不斷更新采集風險點,分析風險,制定相應的對策;二是完善風險制約與控制監督相互協同的工作機制,對項目經費實行滾動式的項目庫管理,建立適應精細化、綜合化和長期化管理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三是形成以制度落實為著力點,以積極防范為核心,以評價考核為重點,以內控管理為手段的科學協同管理機制;四是提升監督網絡銜接效果,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形成預算監督、會計監督、內部審計三位一體比較完善的財務風險監督體系。
[本文受廣西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資助(批準號2015MS001)]
參考文獻:
[1] 劉正兵.基于財務風險管控視角的高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構建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
[2] 翟小英,趙云素.探究高校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和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14(7):228
[3] 呂致丹.論推進高校財務內控體系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3(17):279
[4] 朱明琪.論高校財務內控體系的完善[J].中國總會計師,2016(09):132-133
[5] 何麗瑩.基于財務風險管控視角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20)
[6] 王艷紅.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財會學習,2016(14):228
[7] 武弘博.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J].經貿實踐,2015(10):117.
[8]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4〕27號)
(作者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南寧 5302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