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麗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其越來越重視幼兒階段的教學工作。幼兒時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此階段學習將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對幼兒實施早期閱讀恰是打開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門,其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知能力,因此必須將早期閱讀教學置入至關重要的位置。本文對幼兒早期閱讀的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并提出對策,旨在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早期閱讀 幼兒語言能力 影響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比沒有陽光”,幼兒時期正是培養其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幼兒受益終身。早期閱讀正是開發幼兒智力的好時機,對此幼兒教師要有效地利用此機會,根據該階段孩子的生理特點,實施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
一、幼兒早期閱讀相關影響因素
1.父母和教師的引導。幼兒獲取知識的直接來源主要是其教師和父母,因幼兒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其教師和父母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閱讀習慣。站在早期閱讀的培養方面分析,教師和父母擁有最大的優勢。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心理變化發展,適時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并對其錯誤的閱讀技能進行糾正。而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故其可實施長久性的輔導,家長要為其選擇合理的閱讀內容,督促幼兒進行閱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閱讀內容的挑選。閱讀活動是需要主體和客體相互影響,才能夠完成較好的探討過程,而閱讀內容的取材很大一部分可直接影響到閱讀的成果。合理的閱讀內容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和智力發展情況。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不夠成熟,但具有較高的模仿能力,且喜歡色彩多樣,情節豐富的圖書,像童話故事、漫畫等。另外閱讀內容的選取應以最近發展區為指導,選取相應的“想一想,分蛋糕”等類的內容,既能引發幼兒思考又具有吸引力。
3.內外部的環境影響。經心理學研究,兒童處于一定的環境中,利用主客體交互的作用,可快速促進幼兒的生理發展。后天的環境能改變患兒的習性,故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其可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主觀意識。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置與幼兒心理發展相吻合的環境,可利用人物、色彩做以裝飾,為幼兒打造童話里的世界。同時亦需引導幼兒探索的欲望,切勿強制性要求其閱讀,將會使其產生厭惡感,反而會使教學質量急速滑坡。
二、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對策
1.實施科學的引導方法。在幼兒時期,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漫長的,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相互配合。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避免實施統一的教學方法。因幼兒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故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在實施一致的教學法基礎上可增加個別教學法,根據幼兒的興趣選用不同的引導方法,并對于缺乏閱讀興趣的學生要加強溝通,幫助學生走出閱讀困境。另外教師可設置親子閱讀比賽,以及小組閱讀比賽等活動,讓所有的幼兒都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提高其閱讀興趣。
2.提供優質的閱讀環境。在設計閱讀環境時,可從內外部環境對幼兒的影響著手。在外環境設計上,應發揮環境裝飾以及飾品等起到影響作用。學校可設計生動的圖書角或者圖書屋,并為幼兒提供迥然不同的圖畫書以及具有教學意義的視頻,以達到提高幼兒閱讀興趣的效果。而內部環境則主要是指心理環境的設計,其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家長需要設計優雅、人文溫馨的閱讀環境,其可在家中擺放書架,并為其擇取對孩子口味的書籍。另外,父母也需以身作則,定期讀書,在氛圍中逐漸感染幼兒。
3.選取科學的閱讀材料。在選取閱讀材料時,要與幼兒的生理發展和認知水平相接近,難度過大的閱讀材料將會使幼兒喪失閱讀的興趣,且損害幼兒的智力發展。幼兒較易接受帶有圖畫、篇幅不長,故事情節較為戲劇性等教材,其更能打開幼兒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創造力。
4.培養幼兒閱讀習慣。葉圣陶先生曾指出狹義的教育概念,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而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先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使幼兒的詞語量能夠有所增加,且能提高其描述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在課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向其講解故事;同時于每節上課前,要求每個同學均輪流講故事,活動時間控制在15秒內,后由學生評出最優秀者,并給予獎勵。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朝夕間就能完成的,其需要不斷地堅持,而家長對學生習慣的養成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緊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是有限的,其更需要幼兒課下的堅持。家長在對幼兒閱讀時,無需刻意地強制閱讀,應掌握幼兒閱讀的動力適當地加以引導。家長要對幼兒讀書的方法、以及拿書、看書的注意事項有所了解,以能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讀書方法。其次,家長應向幼兒講解閱讀的關鍵,與其達成一致的意見,為幼兒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并制訂相應的閱讀表格,當幼兒完成后,可自覺打勾,進而起到督促幼兒的作用。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幼兒早期閱讀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弊端,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且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導致幼兒喪失了閱讀的興趣。因而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從當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出發,不斷地革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對影響幼兒閱讀的因素,其主要有閱讀材料、教師和家長、閱讀環境、幼兒閱讀動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對此可實施有效的閱讀指導方法、提供較佳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書籍等方法,以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早期閱讀對幼兒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而教師必須加以重視,以能為國家培養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元芬.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D].貴州師范大學,2014.12(03):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