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霞
【摘要】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的。名著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思維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閱讀,使學生可以產生閱讀欲望,在閱讀中與經典對話,提高學生自身的語言素養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名著閱讀 英語能力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可以運用英語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名著閱讀可以使學生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去體驗和感悟語言知識,發現語言規律,獲得信息進而更加主動地探究英語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一、名著閱讀增加學生興趣,了解文化背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學習英語,閱讀英語,在興趣的帶動下提高英語能力。名著內容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描繪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達到引生入勝的效果,進而帶著興趣去閱讀名著。閱讀中學生會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能力。例如美國有個別稱叫“大熔爐”,有的學生并不明白為什么會有此別稱,它代表了什么意思。但是如果學生閱讀了J 海克特 克里夫庫爾寫的《美國農人書簡》一書就會知道,美國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他們演變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并且付出辛苦的勞動改變這個世界。慢慢地美國就被比作一個大熔爐,主要是因為這里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文化背景知識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理解能力,實現語言技能的提高。
二、名著閱讀理解主旨要義,抓住關鍵信息
任何一本名著都是圍繞一個主旨展開的,這個主旨往往比較明確,它會貫穿整個名著,但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歸納、概括。學生通過閱讀會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在推斷中學生會更好地領悟文章的思想,領會大意,對于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的都有一定的幫助。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信息。學生在名著閱讀中要根據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進行邏輯推理,推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旨大意。例如《海底兩萬里》,學生通過閱讀會了解這本書主要介紹的就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去美國參加一項科學考察,這是海上出現了一個怪物,這個“怪物”經過調查發現它是一艘不為人知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為了保守秘密不為人知,艇長不許他們離開,所以生物學家等人跟隨著潛水艇周游個大洋。學生在閱讀中會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和概括能力,使學生對語言有更好的理解能力。
三、名著閱讀獲得具體信息,開闊學生視野
在名著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如略讀、跳讀、細讀和查讀等不同閱讀方法,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得想要的信息。學生要明確文章的主題和中心思想,往往需要大量細節信息的支持,這些細節對于理解全文內容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歸納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學生在名著閱讀過程中要細致、認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細節信息,從而開闊視野。為了了解文章的細節信息,學生可以選擇細讀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學生還會認識很多詞匯,這些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和保證。通過名著閱讀學生會積累豐富的詞匯,同時提高了學生根據上細紋猜測詞義的能力。在名著閱讀中,英語單詞的含義并非完全等同于詞典中所標注的漢語意思,其含義隨不同的語境會有所不同。學生應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靈活變化,這樣才能夠真正獲得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些詞匯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當學生掌握這些詞匯后,結合具體的語境就會明確含義,更好地理解文章。在閱讀文章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過去未曾見過的詞,但許多這類生詞的詞義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斷出來。這種不使用詞典而通過閱讀上下文來推斷生詞含義的能力,是一個合格的讀者必須具備的能力。通過認真閱讀和細致分析,學生會積累大量的詞匯,夯實自己的語言基礎。
四、名著閱讀推斷觀點態度,提高理解能力
名著閱讀中學生還要學會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想要表達的情感態度。每篇文章都是一個特定的寫作目的,或是向讀者傳遞某個信息,或是愉悅讀者,或者是講授某個道理。而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確表達出來的,而是隱含在文章中的。因此,學生在名著閱讀過程中要學會推斷作者的寫作觀點和態度,從而使學生可以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學生在推斷作者的觀點態度時,要在理解文章總體內容的基礎上,去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總結出蘊含在文章字里行間的含義和情感。這樣學生的理解能力會大大提高,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牢固的基礎。
五、名著閱讀積累寫作素材,表達游刃有余
名著閱讀中學生積累的知識和能力都是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在打基礎,是學生的基本功。學生積累的越多,英語能力也就越強,表達和寫作也就越容易。英語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是能準確適用語法和詞匯,語言的準確性是寫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信息的準確傳輸。同時學生能使用一定的句型、詞匯、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寫作的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個主題,應該圍繞著這個主題,借助一些句型、詞組等的支持,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在名著閱讀中頻繁地接觸詞匯、語法和句型自然會形成英語思維模式,在自己寫作的時候也會“下筆如有神”,輕松地應用這些詞匯和語法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背景知識,閱讀理解能力,推理判斷能力和寫作能力,而這些能力通過名著閱讀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實現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技能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何玉沛.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