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龍
【摘要】素質教育的提出,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讓教學更加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使教育教學符合素養教育的要求,更加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中還有與素質教育要求不相符的現象存在,部分教師教學觀念不更新,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發展,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高。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發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提出幾點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 現狀 策略 創新 教學方法 學習方法
在新課改背景下,推動了教學改革的步伐,改革后的課堂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得到了學生的歡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教學觀念落后,一些教師依然打著素質教育的口號,存在著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這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廣大教師積極學習新的理念,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陳舊、老套。社會在不斷進步,讓許多教師教學理念得到更新,能跟上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都能結合學生實際,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改革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積極探索新方法、新內容,并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反思不足之處,找到不合理的因素。比如,還有部分教師以應試教育為主,分數成了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在高考壓力下,課堂教學一味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采用直接灌輸教學方法,壓抑了學生發散思維發展,束縛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2.輕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由于高中教師理念的因素影響,在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要求不符,不能很好地推動素質發展,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受到老師的影響,使得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學生只能被動、機械的學習英語,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不敢說、不會說,這與素質教育中要求聽說讀寫同步推進產生分歧,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得不到培養。
3.缺失語言環境的創設。英語是一門語言,最重要是為學生創設合適語言學習的環境,我們的母語的漢語,之所以學生學起來感覺輕松,是因為他們身處于一種非常好的語言環境中。他們畏懼英語,主要是沒有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因此,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很有必要。但是,在英語實際教學中,還有老師和學生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沒有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依然是漢語式英語教學大行其道,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是不利于英語教學的。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問題的應對策略
1.創新英語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效果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認真研究教材,了解學生實際,強化教學設計,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有利于他們交流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和教學活動,靈活運用,緊密聯系學生實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教材中的活動不一定都適合中國學生,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新設計,不能一味引用,從而形成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2.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英語語言環境。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就需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拓寬學生的視野,積極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英語課堂生活化,創設各種英語情境,精心設計,組織學生有效的開展英語學習。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具備了良好的英語水平,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合適的對話場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運用英語時間,就能不斷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比如,對于英語學習氛圍不是很濃厚的班級,教師要早到幾分鐘,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用英語交流,要求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在進行英語口語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進來,并引導學生層層深入,不斷地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英語學習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養成課后反思的習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注重課后反思,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反思來改善教學方法。具體來講,教學結束后,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學優點進行借鑒,還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并加以改進。另外,還要積極向其他教師學習,從而提高自我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讓學生能夠獲得能力的提升。
4.豐富學生課外英語活動。新穎、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情景導入、自由談話、游戲、歌曲、記者采訪等,恰當的導入能拓寬學生的思路,引發學生自覺思考。選擇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進行導入;通過復習舊知識,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力求做到讓人人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英語課堂教學形式的靈活多變,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得課堂成為學表現才能,鍛煉能力的舞臺,不斷強化學生參加交際的信心,激發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新課改的宗旨是,構建開放課堂,讓學生放松心態,但是并不是老師不管不問,放縱他們的學習態度,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適時點撥和引導,使課堂活而不亂,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都在不斷變化著,如果教師不能與時俱進,就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不斷克服教學中的問題,創設良好對教學情境,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激勵他們的自信心,鍛煉他們的能力,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喬艷芳.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