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194-01
經過幾年的教學感受,我深深的感覺到小學生寫作文難下筆是個普遍現象,形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有教師在講課時時效性不強,指導方法欠佳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從學生自身來看還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的生活積累不夠,缺少對生活和自然事物的觀察和感受,寫起作文來自然難找感覺。二是小學生普遍詞匯積累少,寫作文時使用的詞匯多為在生活中聽來的口語,不適合書面寫作。所以我覺得要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要從下面幾個方面的指導和訓練,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物準確、流暢地表達出來?!?/p>
一、引導學生掌握恰當擬題方法
一篇好的作文題目不僅能吸引讀者,引起閱讀興趣,還會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比如在寫我的媽媽,我們可以用《我看不慣媽媽的貪小便宜》,《霸氣的媽媽》……用這種坦誠直白,以堅定的立場或真摯的感情感染人。這樣的作文題目很容易馬上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除了這種直白的立題外,我們還可以活用一些修辭手法作為題目,比如用《哥哥是條?!?、《石榴笑了》、《小河哭了》……等等這類詞作為題目。這樣就顯得比較有人情味。不會讓人感覺到枯燥無味。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懸念式的題目,制造好奇,調動讀者的胃口,比如《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貪玩的代價》、《聽了別發呆》等此類題目。作文題目的立題沒有千篇一律,但是如果我們懂得利用一些立題方法,相信不公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也能激發我們的寫作欲望。
二、生活中學會“四多”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在我們身邊,時刻都在發生著各種意想不到的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不善于觀察,感知,往往只做生活的旁觀者。所以在寫作當中,他們無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我告訴過學生,在寫作當中,如果能把自己所見、所聞和所感寫出來。那就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其一是,要引導學生多看。這里的“多看”就是說平時要多觀察,多了解。要寫好文章,除了掌必要的寫作技巧之外,更主要的就是要多觀察,要會觀察。觀察是寫作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礎。著名的俄國小說家契訶夫也曾經講過“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這充分說明了觀察于寫作的重要性。
其二是,要引導學生多聽。如聽故事、聽笑話、聽演講;甚至是聽廣告,從各方面了解一些職業或行業的語言特點。
其三是,要引導學生多想?;貞浲?,對往事進行加深認識;并展開聯想,豐富表象。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有血有肉。
其四、還要引導學生多說。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盡量說得詳細,盡量運用學過的好詞、好句來表達。先學會說,再學把自己想說的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語言組識。這樣寫出的來文章才有條理,讓人一目了然。
三、在模仿中積累
模仿寫作是學生在閱讀過后的寫作技巧內化過程。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模仿寫作,要告訴并要求學生模仿不能簡單重復機械照搬,只能讓學生借鑒別人的方法和技巧??梢詮娜齻€方面入手:
1、模仿名作的寫作技巧
例如《荔枝》一課第3自然段中,通過對母親吃荔枝時的細節進行刻畫,充分地說明了母親對荔枝的喜愛,從而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學完了課文,我抓住細節描寫,讓學生以“他進步了”為內容描寫他考試后的喜悅的表現,抓住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細節描寫,使學生初步掌握人物細節描寫的方法。
2、是模仿名作的謀篇布局
這種訓練有利于學生模仿作者的表達方法和文章的結構,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時,我指導歸納出課文以總——分——總的結構敘述了作者游覽桂林山水的經過和感受,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然后我讓學生仿照課文的思路和結構,寫一處景點,結果學生寫作時自覺運用了課文的結構方式和表達方法,文章條理清楚了,中心也突出了。
四、在閱讀中積累
大量的閱讀是解決小學生詞匯積累不夠豐富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多讀多背名篇,并做好讀書筆記,努力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
1、加強課堂教學中的朗讀背誦訓練
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背誦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儲備起來,這樣提筆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2、指導學生較大面積的課外閱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對寫作的影響是直接的,閱讀量越多,對寫作的影響也越大。實踐證明,大量的閱讀對學生的作文影響是深遠的:一是為作文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二是為作文積累了大量的思維材料。 “文成于思,思源于學”。學生憑借一系列的閱讀材料,會不斷地進行思考,從而使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獨立性、深刻性得到加強和發展,使認識水平不斷提高;三是為作文積累了大量的寫作技巧。如怎樣開頭、結尾,怎樣組織材料……這方面知識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大量閱讀;
總之,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積累對于解決小學生作文中下筆難的作用是毫無疑問的,關鍵是教師如何想方設法去幫助學生學會積累,并運用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