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明
【摘要】課前預習,是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的前提和基礎,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過程。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激發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興趣。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給學生的方法非常有必要,讓學生運用恰當的方法展開自學,既能培養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學生預習效率,為以后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如何教給小學生預習的方法呢?是現在許多小學教師經常探討的話題,下面就談談我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小學生;課前預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60-01
經過實施“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改革以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充分被調動了起來。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既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又是一種適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方式。這種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堅持“先學后教、多學少教、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的原則。如何讓學生“先學”?怎么學?學哪些內容?都是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研究的重要課題。經過幾年的實驗研究,我們發現,有效進行課前預習會讓教學變得更精彩。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1.轉變觀念、要重視預習
預習,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的課前自學,是在教師正式講課之前,學生自己單獨對教師要講的課的內容進行一下自學,對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為正式上課學習做知識準備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的學習過程包含課前預習、學習知識、對所學知識的課后復習。很多教師都對后兩點很重視,尤其是對學習知識(即課堂教學)尤其重視。為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課后復習也得到一定的重視,只有課前預習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環節。容易被有忽視并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它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認真地研究和探索,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能夠提高課堂上的聽課水平
經過預習,學生課上聽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增強。這是因為預習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哪些是自己會的,哪些是要重點學習的,這樣學生聽講就有了目的性和針對性,而且思路也會比較清晰。學生不僅學到的知識更加扎實,還能夠更好地開拓思路,提高思考能力,學好知識的信心也會大增。
3.預習使學生的課堂筆記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學生在課堂上都會做一些課堂筆記,把教師講的一些知識點或要點等記下來,以備以后復習時查看。預習過的學生會知道哪些是有必要記在筆記本上,哪些是需要重點記的,這樣他們不但記得好,而且目的性強。沒有預習的學生就會感到這也重要那也重要,沒有重點地一味地記筆記,顧了記聽不好,聽了又記不好,學習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二、完善小學生課前預習指導方法的運用
1.營造良好氛圍激活預習興趣
每個老師在教學中都會提到預習兩字,但預習的過程往往關注的比較少。或者預習歸預習,上課歸上課,上課與預習完全脫節,沒有很好運用學習預案,這樣就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其實要保持預習的恒久性,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在課堂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習預案,充分把學習預案與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有效銜接起來,保護孩子良好的初讀樂趣,可以讓學生曬曬自學收獲,展示自學成果,提供學生展示個人風采的舞臺。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預習的積極性就高,對平時不太愛預習的同學也是一種正面影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預習氛圍。
2.從內容入手,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如何發揮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預習的主人?實踐證明,教師針對學科的特點,從內容入手,教會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對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一篇課文的預習,教師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之后,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一、生字:讓學生找出本課生字中易讀錯的字音、難寫的字、同音字(組詞)、形近字(組詞)、形聲字、多音字(注音并組詞)等等;二、詞語:讓學生抄寫本課中的好詞,查字典解決不理解的詞語意思以及自己由本課的詞語想到的其他詞語,等等;三、句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抄寫本課的精彩句段;四、主要內容:1.讀完課文請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五、質疑:讀完課文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以上這五個方面的預習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段的不同、課文內容的不同有所刪減。學生在寫預習筆記的過程中,就會根據這五大模塊的內容到課文中去找自己認為容易讀錯的字音、容易寫錯的生字,抄寫自己認為的好詞好句,查字典解決自己不懂的詞語的意思,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等等。在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方面也各有千秋,雖然歸納概括的主要內容不是很全面,但是都能寫出自己閱讀課文后的體會和感受。
3.提出自學目標
學習課文時,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出學習課文的目標和要求,讓每一位學生知道學什么,怎么學。正如成語“有的放矢”,學習也是如此。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去學習,才能使得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增強、自學效率提高,才有可能“事半功倍”。當然學習課文的目標、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不同課文的類型而定的。如:詩詞類課文應注重對詩詞內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表達、相關詩詞、名句的積累等;小說類課文應注重對人物的分析以及人物命運的關注等;寫景類課文應注重對詞語的理解,精彩句子和段落的仿寫、體會、掌握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等。
綜上所述,預習對于教學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通過預習能達到在教學的其他環節不能達成的功用。葉陶先生說:“教學的成功與否,要看學生最終能否離開教師自己讀書、作文。”預習就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版塊。培養好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參考文獻:
[1]劉敏.自主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前預習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劉明潔.小學生英語預習習慣和能力培養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張艷蘭,張學智.有效預習,讓語文教學更精彩[J].赤子(上中旬),2015,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