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13-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口語交際教學卻成為當前小學尤其是農村小學至今未能突破的難點。鑒于此,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多年執教體會及所見所聞來分析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農村學生口語交際特點與同行一起商榷。
一、口語交際及其特點
口語交際課型的提出是對以前“聽話、說話”課型的更新。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語交際”區別于“聽說訓練”的根本不同點在于它的交際性、實踐性。
交際性即指“口語交際”的雙方互動過程,指人們通過口語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口語是工具,交際是目的。語言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人際交往。它和意識一樣,“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而且,“兒童的語言是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人們言語交際中,在認知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說”、“聽”訓練過程理應是交際過程,必須有交際的對象,形成交際的關系。交際能力不只是一般的聽說能力,交際能力除了聽話、說話這個基本能力外,還有和別人交流能力、待人處事能力。
口語交際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口語交際的教學目的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一系列口語交際的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掌握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獲得離不開實踐,新大綱也明確提出了實踐性的要求。實踐是任何能力形成的基礎,言語也不例外。教師在課堂中所傳授的知識是理論性的、空洞的,學生只有經過自己的實踐后才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就課堂的特點來說,課堂里所進行的交際訓練并不能真正代表現實生活里的口語交際,因為課堂里的訓練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是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的,一切都在教師的掌握之中,學生得不到臨場應變能力的鍛煉。在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中,實踐性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內課外資源,多方面加強訓練,立足課文,創設多種多樣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體驗實際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二、教學策略
1、讓學生敢說
口語交際的起步關鍵在于消除心理距離,讓學生敢于開口。要讓農村學生敢于開口,先得培養他們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信心。在口語交際及其學習的過程中,農村學生比城鎮學生更容易產生緊張、羞澀、焦慮、挫敗等多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失敗經歷和挫敗感的體驗越多,他們越是難開金口。因此,教師應幫助農村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降低起點、縮小梯度,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成功與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注重提高心理安全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表達欲和表現欲。如:“我會畫”這個訓練內容,事先我讓每個學生在父母的指導下用“△、○、□”這三種圖形畫一些簡單的畫,然后把畫的內容講給父母聽,并要求用普通話,家長要耐心聽完,并適當點撥指導。在口語交際課上,大部分學生都爭先恐后表現自己。但還是有個別學生一聲不語。我就拿出他的畫,說道:“××同學,你的畫真漂亮!能不能讓同學看看,再告訴我們,你是怎樣畫,好嗎?”看著我期待、鼓勵的目光,這個同學終于站起來了,他說:“我畫的是我家的小花貓,我用‘△畫貓耳朵,用‘○畫貓的腦袋、眼睛和身子,用‘□畫貓的四條腿,最后給貓上嘴巴、胡子和尾巴,爸爸媽媽都夸我畫得漂亮,我真高興”。這個學生說完,我和同學都鼓起手掌來。
2、讓學生樂說、善說
要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就必須讓學生面臨對他們個人有意義或有關的問題。教學的任務就是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潛力的真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自我實現需要的驅使下,積極地參與到口語交際學習中去。如在教學《我坐上了飛船》這課時,將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課件在電腦中出現,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飛船、地球、高山、平原、島嶼、海洋、長江、黃河、長城等景物就一目了然,學生身臨其境,就能準確讀出文中每一句話所寫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讓學生想象,如果你坐上了飛船,在太空中會看到什么,學生閉眼,邊聽音樂邊想象,讓學生暢所欲言。
3、突出互動
首先,師生互動,重在指引、規范口頭語言。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更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口語交際”中教師必須從“說話能力”上對學生的言語進行指導、修正,并做好典范。其次,學生互動,重在實踐、發展口頭語言。面向全體,人人練說,生生互動是最好地的形式。老師可以組織同桌、小組之間互說互議,全班再說再議,讓學生互動交流,各自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最后,擴大互動,重在檢驗、鞏固口語語言。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行為,它具有長效性。應讓學生與家長、朋友、社會上的人進行互動、交際,在生活中與交往。這樣長期訓練,擴大互動范圍,不僅能鞏固學生的口頭語言,還能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
4、重視評價
口語交際課上,一定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因為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激勵”。小學生需要老師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發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要善于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以激發口語交際興趣。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語文課堂更是充滿智慧挑戰的地方,它散發著獨特的神奇魅力。其中,口語交際課是一種全新的課型,而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是新時期教育的目標。要讓農村學生口語交際教學走得更遠,還有待廣大教育、教研工作者進一步實踐、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