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帆
【摘要】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的出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如此一來,作為幼小銜接重要階段的學前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潛力也越來越大。但是就目前情況看來,我國針對學前教育還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因此在幼小銜接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接下來,就結合本人多年從事幼教的經驗,淺談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幼小銜接 學前教育 問題探討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21-02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學前教育的不斷改革,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一改以前對學前教育不重視的局面。這是因為,“幼”達以上小學未滿的兒童,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因此一定要在學前階段,讓學前兒童培養出一定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前兒童順利地進入小學學習,減輕他們小學學習的壓力。
1.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幼兒園階段,這是學生上小學前的一個過渡。在學前教育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要對孩童進行啟發性學習,并且讓孩子適應集體式學習,培養他們自我約束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小銜接工作就發揮了重大作用,若幼小銜接做得不好,孩子在進入小學時就不能適應小學學習,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2.現下幼小銜接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視,目前,我國學前教育領域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在學前教育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體現在各個方面。
2.1課堂時間制度不完善
從學前教育階段的課堂時間來看,其與小學課堂標準時間存在著很大差距,主要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具備,所以學校沒有給學生制定固定的課堂時間。這樣就可能造成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如果長期這樣得不到改善會對學生今后的小學學習產生很大影響。
2.2學前兒童習慣培養不到位
由于在學前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較低,而且學前階段對兒童的要求和小學存在較大差距。老師大致的教學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數字和漢字,讓學生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等,這就導致了幼兒的習慣培養不到位。由于學前階段是學生很多習慣養成的起源點,所以一些習慣的養成會對孩子今后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3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
由于幼兒教育對學生的自理能力要求不高,與小學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幼兒園,學生有很多事項,由幼兒園老師輔導完成。比如:放學時在老師的提醒下,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文具,這就導致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過強。但在小學,老師不會在生活上處處幫助他們,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來完成。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兒童一定的自理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3.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策略
從以上問題來看,我國在學前教育階段,仍然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下面就以上這些問題,談談具體的解決策略。
3.1制定固定的課堂時間
幼兒園可以適當參考小學的課堂時間制度,來制定相應的課堂時間。但是,這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此之外,還要保證班上的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這樣學生就可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在課堂中也能更長時間地保持著注意力的集中,為能夠更好地接受小學固定的課堂時間制度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3.2要注重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學校最好能根據小學生階段的培養目標,對學生的進行要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其中就包括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基礎能力。首先可以從要求學生的坐姿和寫字姿勢做起,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因為這些習慣是孩子從小養成的,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掉,這將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4.結束語
學前教育對幼兒來說是重要的培養階段,只有在學前階段培養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約束意識,才能為他們進入小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上我從我國當下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出發,并結合了一些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從學前教育的課堂時間到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習慣培養法等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法。這樣就有利于讓學前兒童做到與小學生看齊,讓他們生活更加自理自律,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婉瑩.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幼教師資補充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丁文婷.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職業生存狀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3]袁愛玲.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現狀剖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