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謝家樹等人提出的大學生學習自主性量表為研究基礎,分析高校實施完全學分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并提出自我學習能力提升建議。
【關鍵詞】完全學分制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5-0035-02
一、引言
完全學分制是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業完成情況的教學管理制度[1]。具體實施中,表現為學生通過自主選課、累積學分等手段,實現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和修業年限等。核心在于學生享有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要充分發揮這種學習自主權關鍵在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然而,目前由于國內完全學分制改革起步晚,加之一直以來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不夠,導致在推行完全學分制中暴露出諸多問題。
二、完全學分制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
自主學習指學習者能夠自主運用元認知策略,激發學習動機,實現學習行為上的自我監督和調節[2]。以下主要以Zimmerman提出的自主學習模式為依據,以謝家樹等提出的大學生學習自主性量表[3](內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數0.9496,效標效度0.500)為框架,從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結果、學習環境等五個維度出發,分析高校實施完全學分制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選課存在盲目性,學習動機受損。該盲目性表現為三點:一是漫無目的,不知該選什么課;二是趨易避難,以“考試好不好過”作為選課標準;三是眼高手低,所選課程過多過難?!奥o目的”型無法有效制定學習目標,難激發學習興趣,易導致焦慮、自我懷疑;“趨易避難”型設定目標往往低于實際學習能力,可能降低自我效能感;“眼高手低”型則易學業受挫,降低自我評價。無論是哪一種“盲目”,都會使學習動機受損。
第二、制定計劃空間變大,學習方法單一。完全學分制下,不再有傳統意義上的行政班,而需自己選擇課程獨立安排學業,制定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大學里學科多樣性及復雜性又決定了單一學習策略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使學生以往“管用”的學習策略頓時捉襟見肘。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更多學習策略并能靈活運用。在學習方法多樣性及運用上靈活性不足也是自主學習能力不夠的表現之一。
第三、學習時間更自由,時間管理水平不足。時間管理水平向來都是大學生亟需提升的重要能力,在完全學分制下尤甚。完全學分制下學生能自主安排上課時間和修業年限,學習過程全靠自覺。一旦時間管理水平不足,計劃制定不合理或監控不到位,則會影響學業,甚至可能影響正常畢業。
第四、外部監控減少,學習結果差強人意。完全學分制下,教師難同時輸出高質量課程并對學生作個性化輔導,使得學習上外部監控減少??陀^上要求學生能自我監控、自我強化、自我檢查和記錄,而非等待老師通過實時關注或總結、考試等形式來有效鞏固所學內容。然而,實際情況是學生在學習結果的自我監控上意愿及能力皆有不足。
第五、輔助制度剛起步,學習環境難營造。理想的完全學分制下,應有本科生導師對學生在合理選課、職業規劃、學業困難等方面進行指導,也有朋輩團體組織學習交流等活動。而當前國內完全學分制變革中,本科生導師制及朋輩學習制都在起步階段,難以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三、完全學分制下提升大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途徑
筆者從以上五個維度出發,逐一討論在完全學分制下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途徑。
第一、明確目標,強化自我效能感。當目標設定略高于能力時,學生一旦完成,便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因此,可由教師、輔導員或高年級學生輔導或助學業考試、心理測試等手段,使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有較準確認識;此外,也可通過試選、試讀、旁聽等方式讓學生在正式選課前對學習目標及課程難度有一定了解。
第二、有效訓練,抓住大一關鍵期。大學生學習方法單一實因其尚未掌握有效的自主學習策略。已有研究表明,掌握自主學習策略關鍵在于掌握好陳述性策略(學的是什么)、過程性策略(怎么學)、條件性策略(什么時候用哪種策略)。Rosário et al(2015)研究發現,教給學生這三種學習策略并通過練習,可有效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解決學習懈怠、拖延等問題。研究還表明,在大學一年級學生中尤為有效[4]??梢姡髮W一年級是掌握學習策略的關鍵期。
第三、合理規劃,提升時間管理水平。完全學分制下,時間管理是一門必修課。通過“培訓課程”與“團體輔導”的訓練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時間管理行為[5]。因此,學生可修讀時間管理、職業規劃等課程,結合團體心理培訓等手段進行時間管理訓練來提升。
第四、及時總結,加強學習結果自我監控。對學習結果的自我監控可通過制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策略及自我檢測手段(如復述、試卷檢驗、小組提問、日記強化等)來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需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監控手段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第五、借助外力,改善外部學習環境。完全學分制改革是教學管理層面的改革。校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本科生導師制及朋輩團體輔導制,優化學校職業教育輔導制度等來實現。學生則需從實際出發,配合指導,積極面對存在的學習困難,以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江天肅,張洪波,楊軍,劉博林,徐洪吉. 關于完全學分制的思考[J]. 高教研究, 2009(6):6-8.
[2] Winne P.H&Perry N.E. Measuring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Ac-ademic Press. 2000.
[3]謝家樹,燕良軾. 大學生學習自主性量表的初步編制[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4(2):94-96
[4] Pedro Rosário, José Carlos Nú?ez, Luisa Trigo, Carina Guimar?es, Estrella Fernández, Rebeca Cerezo, Sonia Fuentes, Marcela Orellana, AméricaSantibá?ez, Celso Fulano, ?ngelo Ferreira &MirelaFigueiredo. Tran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rogram to promot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ozambique, Chile, Portugal, and Spai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2015 Vol. 34, No. 1, 173–187
[5]袁湄. 中學生時間管理行為訓練的可能性與可為性[J].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56-158.
本文是李沁主持的2015年校級教學研究課題“完全學分制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批準編號為:GWJY2015022)的結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