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明
摘要:指出了林業政策是制定國家和地方林業法規的依據,是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的法律保障。闡述了我國目前執行的一些主要林業政策,針對林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要進一步落實和實施林業政策,以發揮這些政策對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林業政策;林業發展;作用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5802
1 林業政策對我國林業發展的影響
1.1 提升林業質量,實現低碳高效發展
隨著工業的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大,導致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嚴重的影響了全球生態。目前我國在林業發展上大力倡導低碳發展,全力發展林業,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從而實現全球氣候變暖的減速。
1.2 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生物多樣性發展
在政策的指導下,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發展,實現全民義務造林護林的責任和意識,對維持和提升森林生物多樣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森林生物資源極為豐富,保護林區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尤為重要。大力完善生態建設,從而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能夠給森林里不同生物提供合適的生長空間。
1.3 對林業違法行為起到了監督和規范作用
目前現行林業政策是實施具體林業法律和法規的重要手段,通過法規對林區中發生違規行為進行裁決。同時總結經驗及時地對法規上一些疏漏進行糾正改善,從而達到促進林區的可持續發展要求。
2 目前林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現行的林業發展的態勢較穩定,可是在林業具體建設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國內從事林業的生產高端技術人才稀少,導致林業生產建設效果不盡如人意,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建設質量普遍低下,且在人工造林方面沒有長遠的合理規劃,不能發揮出生態作用、經濟成效和社會效益。而且在人工造林后期,經常由于管理措施不當,造成苗木成林的成活率低下。
我國面積廣大,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尤其在一些沿海城市,經常會受到臺風、暴雨等惡劣自然災害影響,造成水土流失,森林破壞,進一步影響到林業生產的發展。還有國家對林業建設項目投入較少,且各項目間缺少聯系,建設項目過于分散,導致林業生產建設中沒有取得更好的生態效應。雖然我國森林資源在世界各國中居于前列,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人均占有率較低,同時我國實際國情導致林業技術和資源缺失,也是林業建設過程中有待解決問題。
3 對策與建議
3.1 提升林業從事人員的技術水平
林業技術員是林業建設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林業健康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因此林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對林業發展具有直接影響。我國的林業主管部門應該意識到技術人才的問題,要加大對林業人員組織培訓和教育的投入資金。為了提高培訓的效果,林業主管部門應該對培訓項目進行分類專業培訓,以提高技術人員的學習效率。同時為了提高技術人員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并解決問題,以滿足我國林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除了技術上的培訓,還要在思想意識上對技術人員進行提升,從思想內部解決問題,促進林業建設的發展與創新。
3.2 深化林業經濟改革,提供林業政策性保障
在全球市場化的條件下,各地政府要加強對林業經濟的引導與扶持,發揮政府的行政職能,形成良好的經濟市場環境和市場氛圍,為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政府部門應從整體規劃出發,尋求合理的林業發展措施,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種植適宜的樹種,這樣就能避免樹木死亡,減少財力和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做好公益林之中的樹種功能作用規劃,確保森林林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森林資源具有多重功能,不僅能夠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作用,還能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根據政策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3.3 加大投資力度,提高創新能力
林業技術的創新離不開政府部門的資金扶持,同時技術創新也是發展現代化林業的主要動力。一方面,政府部門要保障對林業技術創新的常規性資金投入,這是技術創新得以實施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意識到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性,對有關的研究機構資金和設備投入加大扶持,拓寬創新工作的渠道和方法,從而提高效率。
3.4 優化林業結構,促進林業經濟發展
在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要改變單一的以經濟發展為目的的傳統觀念。傳統的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通過工業等形式來消耗林業資源,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既造成浪費,又無法提高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業資源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實現經濟價值,如觀賞性林木在近年來提供的經濟價值逐漸升高。因此,要提高林業資源的價值,可以從優化經濟結構,林業資源重復利用中來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在今后的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吸收和創新適合本地實際發展形式和觀念,逐漸完善林業發展體系。
3.5 提高林業生產技術水平
林業生產過程,是一個對其技術要求特別嚴格建設過程,目前在我國的實際情況中,林業生產建設者的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導致很多建設項目的質量低下,因此,要發展好林業,建好林業項目,就得提升技術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 結語
林業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和生態產業,擔負著改善空氣質量、治理水土流失、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任務,對促進生態文明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和實施林業政策,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開發林業資源,加快和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陳豪偉.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改革對策研究[J].市場研究,2015(7):16~17.
[2]吳慧妹.淺談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0).
[3]徐 斌.森林認證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影響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0.
[4]周樹林,馬克明,張育新.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探索[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2(1).
[5]范守佳.淺談我國林業發展與對策[J].刊名,2015(3).
[6]劉鐵巖.森林經營管理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J].綠色科技,2011(1).
[7]旃長林.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探討[J].綠色科技,2016(13).
[8]彭國斌.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探討[J].綠色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