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斌
摘 要:本文就游戲教學的目的任務、特點、組織和教法進行探討,以期有所創新,為學校體育發展注入新的內容,使體育教學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趣味性 競爭性 游戲性
體育課的游戲教學能促進學生身體機能全面發展,增強身心健康,掌握體育運動技術的明確目的,生動活潑的形式、豐富的內涵和引人入勝的競爭因素,因此體育課游戲教學成為開發學生智力、體力和基本活動能力的有效手段,游戲教學的好壞,是關系到體育課的質量,不是單純規范化、傳統化教學所能比擬的。有的放矢地進行游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體育游戲教學進行簡要的論述。[1]
一、小學體育課游戲教學的目的任務
1.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游戲,培養對游戲活動的興趣,并通過游戲了解自我能力。
2.學習體育知識,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增進健康,開發智力和創造力。
3.培養自立、自信、自律、自強的個性、樂觀向上和進取心。
4.發揮集體主義精神,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2]
二、體育游戲教學的特點
1.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戲活動中。每個游戲差不多都是集體活動,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時各扮演著各自角色,在分工合作中各盡其責,在活動中都體現出集體主義、團結協作精神,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精神,在每次活動中,學生都不知不覺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游戲“負重接力跑”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頑強、拼搏精神。[3]
2.寓趣味性于游戲活動中。“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程頤語),對那些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體育課,其效果可想而知。在游戲中,有趣味性內容學生就會從樂中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滿足體育活動的欲望和需求,使體育教學生動活潑,更有成效。如在訓練快速應變教學時,用游戲“貼膏藥”;在準備活動中變跑幾圈為游戲“跟著跑”或“帶頭跑”所得效果更好,同一內容變換條件方式,使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動中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發展智力,培養美感。
3.寓競爭性于游戲活動中。在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強烈的進取心,在活動中都是以爭奪最后的勝負而告終的,這種勝負的較量實質上是體力和智力的競爭,因而在游戲教學中,每個學生往往都最大限度地把身心投入競爭和自我表現中去,以確保競爭的連續和發展,最終取得勝利。我國學者曾在這方面做過研究認為: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經常處于一種游戲或競爭狀態之中,對形成人的競爭意識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可見通過競爭性游戲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競爭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游戲“迎面接力”“籃球傳接球比賽”等。
三、小學體育課的游戲教學的實踐
愛好玩耍,愛好游戲是人固有的天性,小學階段,體育活動的基本方式也就是:走、跑、跳、躍、投、攀登、抓越等,學生的身體發展、智力發展、個性發展與運動能力的發展在這一階段尤為重要。作為中學體育教師,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都是以育人為目標,進行快樂教學,特別在游戲教學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下接受學習、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就教學大綱要求,在選用教學游戲中談自己的幾點體會:[4]
1.教師應在游戲教學中扮演重要角色。教師應面帶笑容上課,一方面能體現對學生的情和愛,尊重和理解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精神和生理負荷,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掌握技術,取得育人的最佳效果,更能給課堂注入催化劑,既給學生勇氣、自信和力量,又能消除學生上游戲教學的心理緊張和膽怯現象。
2.游戲教學后要及時給予小結評議。除引導學生正確練習,掌握適宜的運動量,游戲結束時,還應給予準確的評議:評出勝負,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及改正意見措施,這些工作也可由學生整體評議,但不管如何,應做到準確,公正客觀、全面,這些工作做得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活動情緒和游戲教學的效果。[5]
總之,作為體育教師應從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以育人為目標,有所創新,促進游戲教學的提高并把創編游戲和利用游戲教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游戲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鍛煉方法,深受學生們歡迎,作為教師只有在充分考慮學生個體條件,游戲的目的任務及特點、環境變化和設備,場地器材等主、客觀因素的前提下進行游戲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對體育游戲式教學的思考[J]. 馬云慧.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02(06)
[2]競爭性體育活動對中小學生體育運動動機的影響[J]. 蔡賡,季瀏,汪曉贊.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3(04)
[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體育游戲[J]. 張瑞文.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9(04)
[4]小學體育游戲的作用與選擇[J]. 張靜艷.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9(01)
[5]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陳志山. 體育學刊.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