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訓華
摘要:在現代職教新視角下,提升教師素質適應現代職教的需要已成為一所學校持續發展的要務,對于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本文分析提出,要通過多種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并闡述了提升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師素質 提升
我國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先生說:“教育之善良,存乎其人,不存乎其法。故增進教員智識,實為最要”。在現代職教新視角下,對教師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提升教師素質適應現代職教的需要也成為一所學校持續發展的要務,對于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學校要通過多種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因此,筆者學校致力于教師隊伍的建設,采取“幫帶增德藝,內訓考技能,交流吸經驗,下廠練真功,評教改不足,比武促提高,”等方法促進老師素質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幫帶增德藝
新來的教師或是從企業聘來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對學校教學常規及德育管理等方面不甚了解,對如何備課、處理教材,以及講課的條理性、課堂秩序管理、學生教導、板書設計、課堂突發情況處理等問題往往比較棘手。學校則對每一位新教師配備一個有教學2與管理經驗的教師與之合作,新老教師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共同研討,老教師對新來教師在授課、獨立操作、道德等方面進行傳幫帶。規定新教師在前兩個月的教案要經過結對的老教師簽字后才能上課,且每周相互間要聽課,聽后老教師及時反饋,新教師則要寫自己聽課的感受,在校信息平臺上發給老教師,做到共同促進,取長補短,互相提高。另一方面,對從學校來的新教師,為盡快地讓他們熟練本學科的教學設備設施,老教師設計一些相關的項目,訓練新教師的專業技能,并進行實操方面的指導;對企業聘來的教師,則重點在教學設計與管理方面和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讓他們盡快轉變身份,適應教師工作。從近幾年的實踐看,我校的新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上了路,較快適應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教學工作,職業道德和教管技藝等方面的能力明顯增強。
二、內訓考技能
每科都要制訂對本科教師每期考核的二年計劃,平時由科組對本科的教師進行相應的內部培訓。教務處在每期期末組織一次理論考核和小項目考核,將老師的考核成績記入檔案,對不合要求的教師要進行再學習、再考核,直到符合要求。其中一部分技能要求較高的項目,則聘請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或鑒定人員到校對教師進行考核與評價。在學生進行技能考核時,若教師沒有相關的專業技能證,則安排教師與學生一起考試,以促進掌握相關教學知識。如機械科在開始的二年中,組織近幾年的教師進行機械制圖(手繪、電腦)、鉗工、普車加工等相關的考核,后來再利用數車、數銑加工工件等。經過這樣學校內部的一系列考核,教師的動手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以前在考核時從家用電器的風扇、電飯煲到顯像管電視,再到音響,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到現在考核的是LED檢測及以驅動等,一步步深入,這樣促使教師跟著時代的發展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
三、交流吸經驗
各專業科組每年都到外校交流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了解他校異地的教改情況,了解企業相關的設備、生產工藝和流程、經營管理等情況,為教學提供信息和資源。每次專業老師外出學習都要帶著目的、帶著任務去,回來后要填寫相應的參觀學習的表格,并對此次學習寫書面匯報。如筆者學校組織參觀順德一所學校,發現他們不僅使用項目教學,而且編制出相當部分的適合與當地企業關聯度較好的項目教學校本教材。返校后,組織教師與企業人員研討單項訓練項目,并據此編寫項目教學校本教材。目前筆者學校已有七十多種校本教材。還組織到珠海某校學習,他們的機械手綜合項目是學校與當地的飛機制造企業聯合研討推出的,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很有用。回校后就組織人員進行研討,并請當地相關的企業幫助開發與當地產業相關聯的項目,推出了以“臺鉆模型”為項目載體的數控專業綜合實訓項目,經試用和修改后,將此項目定為對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項目,學生從圖樣到制作整個的過程中,要用到制圖知識、鉗工、普車、數車、數銑、鉆床等相關的設備設施,可綜合測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設備的使用,通過制作大大促進了學生專業綜合技能的提升。一系列的交流互動共研,使教學項目能更好地與企業對接,更具實用性,使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下廠練真功
一方面,學校規定每個專業科每學期都要至少一次組織全體教師到相關的企業進行參觀交流學習,及時了解企業行業的發展變化,并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給老師進行相關方面的知識傳授等。如印刷專業老師在學校讀書時從沒有使用過五顏六色機,由于機器價格貴,一般的都以千萬計,學校也買不起。于是請有關專家講座,并到企業參觀學習,并進行相關的見習和實踐,提高了老師對新設備的操作能力,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為更好地讓教師掌握LED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學校組織老師到相關行業學習,請專家給教師講課,并在企業進行培訓,較快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另一方面,每個專業每年至少派一名教師到相關的企業學習,參加生產一線工作或企業的技改工作,在企業中每隔一定的時間進行崗位輪換,讓教師熟悉行業相關的流程和每一過程的技術要求,了解企業的運作和能力要求等,并布置給教師一定的任務:在下廠期間要據企業的產品生產情況,設計出1~2個供在校教學用的項目,為教學提供技能和項目支撐。有的要求給學校或企業提出改革的建議等。筆者學校數學教師下廠鍛煉期間,針對企業車間管理提出了改進建議,企業經過討論后認為建議很好,于是采用,并給教師獎勵。我們的工業產品設計教師在企業期間與企業合作研究相關產品結構,對結構進行改進,獲得企業的采用和高度評價,同時把企業相關的產品設計問題帶到教學中,使教學更具地方特色和針對性。通過鍛煉后,老師對企業的運作與構成、企業產品的性能、部門的管理和崗位的能力要求、自身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等各個方面均有大的進步。教師們視野闊了,手段多了、方法新了、知識全了、技能高了,教學中拓展與延伸就會好,學生興趣就會高,也可為專業適應當地的社會發展提出更多建設性建議與方案。
五、評教改不足
根據學校的相關規定和相應的評教標準,在每學期對專業課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了解其技能的熟練狀況、專業強項及需要幫助的方面給予適時指導,以改不足,促其提高。評教的方法有:每學期的“學生問卷調查”、期中期末學生座談、有目的地開展教師操作技能展示、說課、匯報課等。評價中有學生評價、科組評價、專業部評價三部分,各項滿分為100分,分別對各項評價設置50%、30%、20%的權重計算,在評價表中還附有兩項文字說明,一是“你認為教師教學中在何方面表現優秀”,一是“你認為教師需要改進的方面”。對成績排在前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成績靠后的教師,由科組和專業部與其本人共同分析,綜合學生及同事對每位教師的評價,將學生及同事提出的優、缺點及時反饋給每個教師,促使其反思,從而體現出評價反饋的激勵作用。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科部提出改進措施,并在日后相關的工作中給予相應幫扶。如:評教時發現有教師在上課時板書寫得東一句西一行,即不整齊,也不利于師生學習和小結,更不利于知識點提煉等。針對這一情況對相應的教師進行板書方法的幫扶,經過幫助后,這位教師的板書大有改進。另一位教師,本來教學好,效果也好,但總是在學生評價時分數不高。后經分析知:是因為教師在教學時,對部分后進學生雖關心,但經常言語過激烈,以致部分學生不喜歡。后通過與教師交談,指出評價中的優缺點,老師認為是實在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決心改正,結果學生喜歡了,在以后的評價中得到的分數高了,教師自己也為之而高興。經過評教后,教師非常重視對其教學活動的評價,對評價意見進行反思,作為自己改進教學方法的依據。但要注意的是,評價只是促進教師提升專業技能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借助評價是發現問題,并幫助解決問題,不能讓評價挫傷教師的積極性。要評而適度,幫而真心。這樣,教學評價才能積極發揮發現問題、持續改進的作用。
六、比武促提高
搭建教師自我展示與交流的平臺,作為一個推動教師參與教改的助推器,促進其對專業與教學技能的學習。組織新老師參加教學基本功比賽,包括三筆字、教案、說課稿、課后反思、教學案例等,促進其成長。專業教師則按照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流程和形式,每年組織一次專業技能比武,舉行說課、微課制作等比賽。特別是微課制作比賽的進行,極大地提高了全校教師微課制作水平,推動了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的新高潮。每次比賽后,都會有一批教學能手、技術能手脫穎而出。學校積極推薦這些教師參加省市組織的專業課教師教學和技能比賽,并將獲獎的教師在綜合評價中給予相應的加分,極大地激勵專業課教師的工作熱情。比武的平臺上,老師在教態、教案、多媒體手段的運用、項目的選擇、實際動手操作等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水平。比賽既是角逐,又是交流,更是才藝展示。通過比賽,老師個性得到張揚,自信心得到增強,教學技能得到提高,同時帶來一些對問題的新的處理方法和產生一批新的項目和課件,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總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是現代職教新視角下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之舉,事關學校的前途與命運。雖培養途徑多樣,各有長處,要視具體情況而選定,但只要做到認識有高度,培養有力度,內容有梯度,指導有廣度,教師專業素質就一定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