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我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被應用其中,更加注重高職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作者多角度客觀分析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探討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途徑。
【關鍵詞】以學習者為中心 高職 英語課堂 教學模式 改革 實踐
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填鴨式、放羊式”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客觀要求,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課堂師生、生生間互動較少,課堂氛圍沉悶,課堂活動參與度較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干脆玩手機游戲、看視頻或睡覺,課堂教學效果不好,而語言學習恰恰是需要不斷地參與、不斷地實踐才能有所提高,在這種形勢下急需要深化改革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就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把學習者放在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以學習者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最早出現在美國,建立在“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基礎上。“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來說,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組織者等角色,積極引導、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參與課堂活動,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方位確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將其靈活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效轉換師生角色,將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讓更多的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活動,為提高學生英語應用動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果。
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途徑
1.“以學習者為中心”,科學安排英語教學實踐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全方位正確認識“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能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中心”,更加注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教師需要全面、客觀分析學生的英語基礎、興趣愛好、時代特征和個性特征、認知水平等,結合本校所使用的高職英語教材,設計形式多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一種“友好、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具體來說,老師認真備課,課堂上設定好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貼近學生生活或未來職場的真實語境,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給他們布置活動任務、讓他們分組討論、交流,查找信息,老師巡視指導,然后以小組在班上進行分享、展示他們的討論成果,最后小組自評、互評和老師點評。期間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中心”,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2.采用多樣化輔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新形勢下,網絡科技迅猛發展,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階段課程教學中,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老師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利用集“圖片、動畫、視頻”等于一身的特點,引導學生觀看相關圖片、視頻,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使抽象、復雜的課程知識更加形象、生動,利于學生準確理解對應的課程知識,確保英語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深化改革中,高職院校老師必須多層次優化利用輔助教學方法,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如QQ或微信,開展不同形式的輔助教學實踐活動,新課結束后,教師根據可以當前學生離不開網絡的特點,借助QQ或微信,向其布置針對性練習作業,將該課的補充閱讀資料、或微課視頻等上傳到網絡中,要求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完成觀看或閱讀,借助網絡上交作業或要求學生在下一次課進行展示,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當前學生離不開手機的特點,教會學生把手機作為學習的工具,借助網絡查詢相關資料,完成小組活動任務或制作小組展示的PPT課件,促使班級學生準確把握該課題關鍵性知識,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以“英語詞匯”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幾學習單詞的網站如“百詞斬”,“扇貝網”“愛詞霸”等,引導學生進入相關學習網站,比如在愛詞霸英語網站,玩其中的“單詞連連看”游戲,游戲時間不能超過10min,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與記憶新課題英語詞匯,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已掌握的英語詞匯,完善英語詞匯知識結構體系,借助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互動活動中輕松學習英語詞匯,不斷增加自身詞匯量,為提高自身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構建“科學、合理”的“答疑室”、“聊天室”,增加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建議、意見等,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確保課堂教學各環節順利進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3.加大信息化數字校園和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力度。在信息網絡技術深入融合的趨勢下,在高職英語深化改革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準確把握“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模式的特點、性質等,注重信息化數字校園和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優化、完善英語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充分發揮當代“新新人類”所具有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如果有Wifi覆蓋的校園網絡環境和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上傳課外補充閱讀材料或微課視頻等,學生可以按要求在課內或課外觀看,這樣教師更容易實現課內或課外翻轉課堂教學和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因學生只需用手機端就可以完成,小組在完成活動任務、準備展示的環節上就可減輕他們的焦慮感,促使學生更樂于去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有效提高自身“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意識到深化改革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要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要加大信息化數字校園和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力度,優化完善相關設備設施,確保英語課堂教學順利開展。高職教師必須站在客觀的角度,準確把握高職學生特點和改革趨勢,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化教學能力,優化利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輔助教學方法,安排多樣化的英語實踐教學活動等。以此促使高職學生更樂于參與課堂活動,學習英語技能,促進其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市場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有效改變目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賀蕓,涂艷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J].考試周刊,2011,02:134-135.
[2]馮旭.課堂學習共同體: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新途徑[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5,01:90-91.
[3]魏英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設施的建設[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08:164-166.
[4]鞠秀梅.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08:133-134.
[5]周建英.淺析信息網絡環境下的新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3:52-53.
作者簡介:刁莉麗(1972.10-),女,漢族,廣西貴港人,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