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清
【摘要】在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之前,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經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理論學習,將課堂導入在初中英語教學的作用總結為以下幾點:1.創設教學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2.明確課堂學習目標,端正學生學習態度;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4.將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知識聯系,為后繼學習服務;5.聯系師生情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課堂導入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課堂導入是從“導”和“入”兩方面來講的,具體含義是指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老師以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為最終目的,以課本內容為核心,通過正確、科學引導,使學生快速進入到高效學習狀態,為順利開展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初中英語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傳統教學方法基本是以灌輸式和填鴨式教學為主,課堂教學比較古板、生硬,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課堂氛圍比較沉悶、乏味,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還無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得不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較低。要想改善初中英語教學現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科學的課前導入,使學生在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的同時,對本節課內容有所接觸和了解,結合教學情境及教學問題,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學生引領到本節課知識內容中,在保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高效開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促進師生在課堂的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
確保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是順利開展課堂教學的關鍵。學生在課間休息時,會通過各種娛樂方式來緩解學習壓力,當上課鈴響起之后,學生的思維模式仍然停留在娛樂狀態,很難快速轉換到學習狀態,雖然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但是學生的大部分心思卻不在學習方面。為了有效改善這種現象,在開始課堂教學、正式講解課本內容之前,我創設教學情境刺激學生大腦,將學生的思維從娛樂狀態拉回至學習狀態,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知識上,確保課堂教學可以順利、高效開展。
在講授八年級英語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通過課前了解,我知道班里有一位小陳同學當天生日,于是在課堂導入時播放了生日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然后用多媒體展示大蛋糕和小陳同學的名字,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一個個都瞪大眼睛,“Today is XiaoChens Birthday,she wants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Can you come to her Party?”伴隨著同學們的掌聲和高漲的情緒,很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新句型“Can you come to…?”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親身體驗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迅速收拾與學習無關的思維與行為,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發自內心地產生了迫切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全身心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
二、明確課堂學習目標,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教學目標支配和指導了教學的過程,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教學設計時要以教學目標為基本的依據。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盧姆對于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做過形象的比喻,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清楚地知道教學目標,就像在作戰前指揮員和戰士要清楚地知道作戰的目標一樣,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戰士充分發揮積極性和自覺性,才能最快地殲滅敵人,取得戰爭的勝利。
我在初中英語的課堂導入中讓學生在一開始上課就可以明確在本節課的學習中要完成什么樣的學習目標,促使其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進行有意識地自我調節和控制,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有重點地進行聽課,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樂于學習。依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在課堂的導入方面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巧妙地設置懸念,使課前導入如磁石一樣吸引住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注意力,引發了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深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積極調動思維思考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
在導入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我運用多媒體展示各種機器人:會走路的、會跳舞的、會唱歌的、會做家務的……同時提問了一連串的問題: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 Will you have a robot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robots help people with?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被激發了,踴躍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四、將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知識聯系,為后繼學習服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課堂導入方法時,可以采用以舊引新或溫故知新的方式,以原有知識點為基礎,引入本節課新內容,既可以串聯知識點,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也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之前所學知識,對新知識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
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這一單元是學習關于食物的。我在上新課前拿出一些水果:蘋果、香蕉、橘子、西紅柿,學生齊聲讀出水果的單詞:apple、banana、orange、tomato。我利用以前學過的單詞引出新句型:I like apples,Do you like apples?Do you want to eat an apple?從單詞到句型,從名詞單數到名詞復數,從可數名詞到不可數名詞,一環扣著一環,為學生學習后面內容打下基礎。
五、聯系師生情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是建立輕松、愉悅、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條件。優秀的課堂導入可以起到溝通師生情感的作用。教師在新課開始時,如果他的某一行為如動作或言語觸及了學生某一方面的情感,就會使學生打開心扉,讓師生之間交流暢通無阻。基于徐聞“貴生課堂”的核心理念“一是安心、自由、開放;二是平等、尊重、包容”,我特別注意利用獨特的課堂導入來溝通師生情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最大收益。
總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優秀的課堂導入能產生“先聲奪人”的效果,使學生可以迅速集中注意力,端正學習態度,以良好的狀態融入課堂學習氛圍中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建義.“貴生課堂”之十大特點分析[J].生活教育,2014 (22).
[2]李森.現代教學論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郭芬云.課的導入與結束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