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成硯+賴紅芳+劉旭輝+李秀玲+齊國翠
【摘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職責,也是如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分析化學”作為當前化學專業及環境專業的主干課程課程之一,應建立與之相符的分析化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中聯系專業,創設情境,將專業精神滲入到情景教學法中,提高分析化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應用型創新思維。
【關鍵詞】分析化學 情景化教學法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50-01
前言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充分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體驗,教師專門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與教學內容相輔的場景,生動展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情景化教學法的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心理機能,激發學生的情感。但在教學中是否需要創設情境,以及創設什么樣的情景,以何種形式呈現,這些需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而定。
一、情景化教學法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目的和意義
分析化學是一門應用性比較強,需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一門學科,將情景化教學法用于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將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僅是分析科學的基礎,更與其他學科息息相關。但如今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更需具備創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好這門課程,學以致用。這些都離不開情景化教學法的應用。
二、情景教學法在分析化學中的具體應用
酸堿滴定、絡合滴定、沉淀滴定法以及數據處理等是“分析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理論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還要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化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從傳統教學中,可以發現不少學生學習驅動力缺乏,較為被動。但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學效果是否達到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需要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1)在“酸堿滴定”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中,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先設定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學生成立了一個環保公司,現在需要開發一種較為經濟且實用的甲醛測定法。現在要求學生迅速進入這樣的情景設定,從酸堿滴定入手,思考并設計出甲醛的測定辦法。這里不僅需要學生充分思考,還需要積極思考,并進行課堂討論,最終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沉淀滴法的學習過程中,以飲用水消毒副產物創設情境。第一步讓學生了解飲用水消毒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是添加而漂白粉、二氧化氯、氯氣,但水一旦加熱之后,部分氯氣將會揮發,但少量消毒副產物如三鹵甲烷等有機鹵化物卻仍然會存在,而正常水質標準中關于氯離子濃度限指為250克每毫升。
三、教學效果
情景教學法與“分析化學”的結合,有效避免了化學課堂的沉悶的單調,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同時,更有助于在學習過程中,將基礎只是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并與未來就業方向聯系起來,從而使得學生重新認識到“分析化學”的強大的實用性,并初步明確未來的就業定位。
反觀傳統教學模式中采用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呆板而乏味,機械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數只是一個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而缺乏主動大腦思考和分析。甚至有些學生形成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大學的課程對以后就業沒有幫助,使得原本實用性較強的“分析化學”成為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犧牲品。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對人才的評價已經不再單純局限于學歷的高低。這就要求在當今的高校教育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的技術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情景教學法用于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顯著增強,創新思維提升。對生活中的有關化學問題洞察力和主動學習研究的興趣增強。
總之,情景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了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專業精神。有助于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型應用人才。未來,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還需進行更多的探索和改革,以滿足社會創新型應用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承印,張寧.化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0):42-44.
[2]杜鵑.問題式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2007,(8):116-117.
[3]黃東萍,蔣貴發,黃文景.將環保理念溶入到分析化學教學中[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1):216-217.
作者簡介:
邢成硯(1983—),男,漢族,山東臨沂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環境分析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