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峰 程燕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為例,綜合分析山區生態莊園經濟的發展現狀、主導產業及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進一步發展生態莊園經濟的對策探討,為當地發展生態莊園經濟提出指導性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生態莊園經濟;左權縣;發展現狀;對策探討
一、山區生態莊園經濟發展現狀
目前,左權生態莊園已遍布縣境山莊窩鋪,全縣莊園總量達到252處。 同時積極培育打造典型精品,白堠、金遼源、鮮淼、亨順、松泉香、龍鑫、蓮花巖、谷車溝、菁茂園、茂豐、王家峪、太行柏峪、和會、煤苑、母子山、小二黑、日月星、石林、龍門、三州緣20個星級莊園基本成型并各具特色。全縣204個行政村,170個自然村,莊園覆蓋151個村莊園累計投資達到12.2億元。從業主體800余人,常年用工2600余人,季節性用工7600余人;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耕地2萬多畝;完成治理生態林7.5萬畝,經濟林4.5萬畝,畜禽養殖達到15.8萬頭(只)。通過發展莊園經濟,帶動農業轉型升級,打造農產品精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業經營收益,促進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推進莊園經濟建設,實現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的整合,實現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最大化。
二、山區生態莊園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莊園開發融資平臺、技術服務體系尚不完備
1. 莊園開發融資平臺不通暢。盡管左權縣探索出臺了以土地使用產權證做抵押申請貸款的支持政策,可現實執行難。金融機構更多的還是考慮貸款風險,只有一些小額的信用貸款或者以房產做抵押貸款,對于莊園開發所需資金來說是杯水車薪。
2. 管理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部分莊園在開發過程中,由于資金緊張存在重建輕管,不重視引進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加之農業、林業等部門人手緊張,技術人員有限,導致莊園經濟開發管理和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
(二)莊園發展水平、市場培育有待進一步提升
1. 莊園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縣莊園發展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具備一定規模、可看可賞的精品莊園僅20個,不足莊園總數的10%。
2. 市場營銷培育重視不足。大部分莊園生產以初級農產品的方式出售,利潤回報低。全縣僅有10個莊園注冊自有品牌,市場開拓和培育還未引起足夠重視。
三、山區生態莊園經濟發展對策思考
(一)搭建招商平臺,多渠道吸納社會資本
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各種資本特別是商業等社會資本投資莊園經濟。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鼓勵各類投資者入股投資莊園經濟經營,實現融資多樣化;二是協調金融部門將莊園經濟列入資金重點扶持對象,引進戰略資本,拓寬融資渠道推進現代莊園健康發展;三是制定可操作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二)注重人才培育,健全管理技術服務體系
一是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做好莊園經濟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拓寬渠道聘請專業人才進行市場化服務;二是莊園業主也要加大對管理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擇優培育本土人才,實現莊園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有計劃地組織莊園業主進行考察和培訓學習,針對性地提高莊園經營者的綜合素養和經營能力。
(三)做好整體規劃,確保科學有序發展
一是要結合莊園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立足長遠,著眼全局,搞好規劃。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解決當前莊園經濟開發中面臨的各類問題和矛盾,促進莊園經濟開發健康有序發展;二是要結合各莊園自身實際,引導莊園主進行科學規劃。聘請專業人士對莊園的發展特色、發展模式、發展方向等進行合理規劃,避免盲目性、增強科學性。
(四)培育龍頭,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
要充分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強化政府對農業產業化的引導,完善落實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廣泛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培植精深加工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優化聚集發展,依托麻田順康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大林業、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等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選擇,推動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山區莊園經濟增收。
(五)完善機制,兼顧農民和投資者利益
農民收益是前提,投資者收益是動力。生態莊園經濟的發展要完善各種利益分配和調節機制,維護好各方的利益,從投資者和農民兩個積極性上保證了產業的形成、壯大、發展。
四、結語
山區生態莊園經濟是左權縣發展現代農業的一種新模式,制約生態莊園經濟的問題主要是資金、土地和人才。通過搭建招商融資平臺、完善土地流手續、注重人才培育、做好整體規劃、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提高產業化經營等措施,在發展中結合左權的實際情況,找準產業切入點,邊探索邊總結邊推動,不斷研究成功的經驗,破解莊園經濟持續發展難題,逐步完善山區生態莊園經濟的發展思路,賦予了其新的內涵。如此生態莊園經濟必將為山區城鎮推動城鄉一體化和解決農業發展問題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靳玉峰,左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程燕,左權縣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