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網絡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廣泛使用,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計算機網絡在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來從事一些損害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的活動,尤其是到20世紀90年代以后,計算機網絡犯罪率越來越高,由于計算機網路犯罪的危害性和破壞性的巨大,使得人們不得不對制止其犯罪的重要性重新認識,然而計算機網絡這一新型犯罪,具有技術強,破壞性大、較為隱蔽等的特點,使得計算機網路犯罪的偵查和監督工作極為困難。本文旨在對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特點以及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和法律監督進行探討,希望對打擊網絡犯罪的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犯罪偵查 法律監督
作者簡介:王華清,中共岳西縣委黨校。
中圖分類號:D92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346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在計算機網絡使用普遍化的背后,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猖獗。網絡病毒的植入、黑客的侵襲等網絡犯罪行為的發生給國家和人民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對于國家來說,可能會造成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國家機密的泄露,對國家安全方面造成威脅以及損害公共財產等。對于個人而言,計算網絡犯罪可能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從而使個人隱私受到侵害和個人財產的損失。計算機網絡犯罪是近些年隨著網絡的普及而出現的新型犯罪形式,它具有技術強,破壞性大、較為隱蔽等的特點。因此對于這種危害巨大的新型網絡犯罪就必須嚴厲打擊,加強對網絡犯罪的偵查能力,并制定嚴格的法律規范進行約束,盡最大的力量來制止和約束網絡犯罪的發生。
一、計算機網絡犯罪概述
計算機網絡犯罪是隨著網絡的普及而出現的新型犯罪形式,它是諸多犯罪形式的一種。關于網絡犯罪如何定義,目前學術界仍有較多的爭議,爭論的焦點在于網絡犯罪的工具是網絡還是其犯罪的對象。筆者認為,計算機網絡犯罪是一類犯罪行為的統稱。無論計算機網絡作為犯罪實施的對象還是犯罪使用的工具,從廣義上都可以稱之為計算機網絡犯罪。
(一)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特征
1.犯罪主體的偏向年輕化以及專業化程度減弱。計算機網絡犯罪是一種新型的犯罪形式。在這種犯罪形式出現的前期,犯罪的主體工具“電腦”的普及率較低,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電腦是消費不起的。因此,在初期階段,計算機網絡犯罪的主體主要是那種擁有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或者是自學成材并且對計算機網絡知識了解透徹的人員。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電腦的普及率與日益增,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員都有機會接觸到計算機網絡,這樣的情形使得各種身份、年齡的人員都有可能進行網絡犯罪。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從事網絡犯罪行為的人員的年齡平均值逐年降低,呈現出年輕化的態勢。目前為止,我國網民的受教育程度向低學歷方向發展,大專以下學歷的網民數量上升,這使得在我國部分網民中由于對法律規范的了解缺乏,從而從事計算機網絡犯罪行為。
2.從事犯罪行為所需成本較低。任何行為的產生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成本在經濟學領域是由間接和直接成本二部分組成,對于犯罪行為也是如此。犯罪的成本是有經濟等直接成本和犯罪者所承受的精神壓力等間接成本構成。
但是,由于計算機網絡提供的便利使得網絡犯罪的成本較之傳統的犯罪行為要低的多。以網絡犯罪所承受的壓力成本為例,因為從事網絡犯罪的所需時間較短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犯罪者的心理成本降低。目前,有關網絡犯罪的相關立法完善程度不同,這樣使得約束和制止網絡犯罪的力度不夠,網絡犯罪的成本也就得以降低。
3.網絡犯罪的范圍逐步擴大,具有跨區域性。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政治多級化的趨勢逐步增強,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計算機網絡的出現使得這一趨勢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各個地區的聯系更加方便快捷,世界一體化逐步推進。計算機網絡的發達使得信息的傳遞跨越了地域、國家、民族等界限,信息的發送和接受的時效性逐步增強。這樣的情形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從事一些跨國界、地界的犯罪活動。取證行為就比較艱難了。以2013年的“天使行動”為例,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參與,抓捕200多名罪犯,這些犯罪嫌疑人涉及到十幾個國家等。
(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眾多形式
1.網絡病毒的植入。病毒的植入是網絡犯罪最為常用的一種形式,它的破壞性和影響范圍較大。以2006年的“熊貓燒香”病毒為例,這種病毒傳播和植入的途徑主要是網民下載文件和檔案從而來破壞電腦的系統和影響程序的使用,網民在正常使用的時候,打開電腦的網頁這種病毒就會被自動下載,被病毒植入的文件或程序的圖標就會顯示成“熊貓燒香”,而且它的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大,如果一臺電腦被植入這種病毒,它會通過網頁上傳,只要瀏覽過這個有病毒網站的計算機也會被感染。它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2.釣魚網站。釣魚網站是制作一個和正規網站極為相似的網站,讓計算機用戶誤認為是正規網站而訪問,以獲取訪問的用戶的個人信息。一般來說,釣魚網站的侵入用戶信息的過程是隱蔽的,用戶不容易察覺。不法分子偽造一些社會福利等工程,并且留有一些假的網站和郵箱來進行犯罪活動。用戶的個人信息諸如電話、賬號等是犯罪者盜取的重點。
3.色情、暴力網站。如今,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網民的素質參差不齊。網絡帶給人們諸多便利的同時,它也成為傳播暴力、色情的絕佳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部分網民在打開某些網站后會發現這些網站頻繁的彈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色情、暴力信息。這些信息有的是圖片和文字,有的是和色情暴力有關的游戲或者視頻,我國網民構成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這些網站上的暴力、色情信息給青少年的身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這些色情網站使得他們學習受到影響,精神狀態較為低糜,一些青少年甚至還從事了犯罪活動。
(三)對計算機網絡犯罪所使用的偵查和取證技術
1.取證技術。對計算機網絡犯罪所使用取證技術主要是電子取證技術,它是利用高端技術對電腦系統和計算機的網絡終端的端口進行破譯然后進行掃描,對對計算機進行過侵入、病毒植入、破壞等的犯罪行為進行收集的一種手段。
2.偵查技術。對計算機網絡犯罪所使用的偵查技術最常用的是虛擬技術,它主要有對網絡的監控、鎖定、調查等幾種方式。所謂網絡監控是用網絡監控電腦網絡,以此來掌握計算機的運行和資源管理情況。網絡的IP鎖定是每個計算機主機設定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有32位二進制的編碼組成,這樣可以防止各個計算機網絡之間發生矛盾。除此之外,每臺電腦只有一個IP地址,這使得相關偵查人員調查具有針對性,方便案件的偵破。
二、目前在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中存在的不足
(一)互聯網的開放與隱蔽共存所帶來的障礙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與隱蔽共存的空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人們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網絡的普及使得全球各地之間突破了地域的界限,這種趨勢也使得網絡犯罪分子的從事犯罪活動更加便利。不法分子從事計算機網絡犯罪的行為活動可任意選擇計算機,用電腦來對想要攻擊的電腦服務器來達到自己的某些利益要求。然而,犯罪分子選擇的隨意性卻給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人員的偵查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相關偵查人員的能力水平不足
偵查人員的偵查工作是案件破解的重要環節,他們的偵查水平往往決定了網絡犯罪的案件破獲的效果。但是,由于網絡犯罪這一新型犯罪形式的技術要求高,加之網絡犯罪的發生時間的隨意性強和波及范圍廣,故這對偵查人員來說,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網絡犯罪偵查人員的水平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網絡犯罪案件的調查取證過程中,部分偵查人員僅對部分而忽略了整體性的考慮,對重要線索的敏感度不強等方面。
三、關于計算機網絡犯罪法律監督方面的改善方法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個牽涉范圍廣、內容較多的專題,預防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方法需要技術和法規并行,而不是僅依靠單方面,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則是制止網絡犯罪的重要方面。對網絡犯罪的偵查是破解犯罪的重要環節,因此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完善力度,是現今的迫切需要。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監督體系
計算機網絡犯罪給人民和國家都帶來極大的破壞,因此,必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相關的犯罪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對網絡犯罪的偵查對案件偵破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相關的法律監督機制,全面、多方位的監督網絡犯罪的偵查工作。同時,對人們大力宣傳相關的法律監督機制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使得人們能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所了解,這樣使得他們對自己正當的權益能更好的維護。
(二)豐富受害者的申訴和控告的方法
目前,在我國仍存在著一些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不知如何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各個機關部門之間相互“打太極”,不僅浪費了受害者的時間精力,而且相關的合法權益也得不到保護,給受害人帶來了極大傷害。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有關部門諸如檢察院等應豐富相關的申訴控告的方法,他們可以采取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和調撥相關工作人員來處理相關的事件,切實防止由于偵查人員工作不當而導致受害人的利益受損的事件的發生。
(三)調查取證工作過程進行有效監督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任何人、全部機關單位都有權利配合偵查工作的進行,提供相關的信息來幫助案件的偵破。但是,相關的偵查工作人員在進行偵查的過程中,可能得到了一些重大的信息,如果這些重要證據被泄露則會產生重大的社會破壞性。針對這個問題,我國的法律部門應該健全相關的監督體系,對偵查的全過程實施監督。同時,也要對偵查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使其了解相關的法律程序,嚴格執行。
(四)完善司法對偵查審查的機制
對計算機網絡犯罪進行偵查是個嚴密而又繁瑣的過程,而現在網絡犯罪的發生頻繁,因此,為了解決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工作的效率問題和使網絡犯罪造成的危害性更小,相關部門要優化相關的司法對偵查的審查制度。除了相關緊急事件和其他法律規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偵查人員開展偵查工作以及和個人隱私、國家財產息息相關的強制性工作應該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經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后,方可實施。同時,相關部門在對申請進行審核時應對其合法性和科學性進行嚴格把關,對于不合法的偵查活動應當及時終止,并予以改正和完善。
四、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網絡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廣泛使用,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計算機網絡在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來從事一些損害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的活動。計算機網絡犯罪是近些年隨著網絡的普及而出現的新型犯罪形式,它具有技術強,破壞性大、較為隱蔽等特點。
因此對網絡犯罪就必須嚴厲打擊,加強對網絡犯罪的偵查能力,并制定嚴格的法律規范進行約束,盡最大的力量來制止和約束網絡犯罪的發生。本文對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特點以及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和法律監督進行了探討,希望相關打擊網絡犯罪的工作人員能從中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武玥.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與法律監督.華東政法大學.2016.
[2]陳守權.計算機網絡犯罪偵查問題與法律監督措施.電腦迷.2016(8).
[3]李潤松.計算機網絡犯罪及其偵查研究.中國政法大學.2006.
[4]沈衛.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的偵查研究.甘肅政法學院.2013.
[5]彭宇.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偵查技術探析.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