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廣泛搜集生活資源,讓美術教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充分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以便能夠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文通過具體分析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策略,旨在增強幼兒的的審美能力,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
關鍵詞:幼兒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近幾年幼兒美術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積極開展美術生活化教學實踐,合理的利用生活化材料,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教學內容,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美和發現美,促使幼兒能夠更好的體驗生活的美,從而有效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強化環境熏陶,實施生活化美術教學
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環境熏陶是一種重要的形式,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富有美感的美術教學環境,給予幼兒啟發,在豐富其審美經驗的同時激發表現欲望。同時,教師要重視營造美術氛圍,借助多媒體技術收集、展示更多的圖片,或多利用實物,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情境,將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出來,提高教學的生活化水平。例如,教師在幼兒美術活動“歡喜過大年”中就可利用布置環境、展示作品等途徑渲染出熱鬧、喜慶的環境氛圍,通過獨具中國特色的蠟染、年畫以及剪紙等手工藝品布置幼兒園的走廊、活動室,促使幼兒接受環境的熏陶,感受現實生活里美的元素,從而切身體會過年時人們相互祝福的情感的美好,在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基礎上促使其逐漸形成對生活的熱愛的情感。
二、考慮幼兒差異,探索生活化教學形式
過去教師在課堂講、示范而幼兒按照教師要求機械演練、模仿的教學模式盡管能有效訓練幼兒形成基本的美術動手能力,但幼兒的個性被束縛,很難創作出富有創意的、新奇的美術作品。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注意考慮幼兒的差異與個性,在生活化教學形式中融入美術元素,使幼兒能在相對自然的環境里開展美術學習活動,這樣不但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幼兒創作美術作品的主動性、積極性,確保幼兒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活動中發展個性。例如,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可為幼兒準備橡皮泥,與幼兒共同制作各式蛋糕,幼兒自己制作的蛋糕也可由教師幫忙寫上不同的文字,與蛋糕的顏色、花樣、形狀等融為一體,制作大量洋溢著幼兒個性的蛋糕,有的幼兒甚至產生長大后要做蛋糕師的想法,美術學習熱情高漲。
當然,在踐行美術生活化教學形式時,教師應靈活選擇活動場所,后組織幼兒在教室活動,或到幼兒園的美術區域活動,或走出教室,在大自然里自由作畫,找尋靈感。例如,在春天到來之際,教師可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組織他們郊游,帶領他們走進大自然,近距離觀看多彩的昆蟲、欣賞鮮艷的花朵。同時,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幼兒的引導,避免幼兒在玩耍中太過投入而忘記了美術學習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們認真觀察昆蟲或花朵的形狀、顏色,并在教師事先準備的一塊大畫布上進行集體創作,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及時表現出來,把心中最美麗的花朵描繪在畫布上,從而讓幼兒在集體式美術創作中交流、學習、展現個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三、引用生活化的美術材料,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
在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化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工具,也是幼兒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進行創作的橋梁,合理的應用生活化的美術材料能夠充分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興趣。其中,自然界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物質,所以在幼兒美術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為學生提供隨手可得的生活化材料,如果實、種子和樹葉,能夠從根本上喚起幼兒的創作熱情和創作欲望。
例如,在秋天的季節中,大部分農作物都到了收獲的季節,所以幼兒老師可組織幼兒根據瓜果、蔬菜等進行自由創作。其中,有的幼兒在胡蘿卜上面貼上眼睛、嘴巴、胡子,則變成了老爺爺;有的幼兒將黃瓜切成是一個個的圓片片,并將其黏貼在白紙上面,創作成為蝴蝶的造型;有的幼兒根據地瓜的造型,創作出動漫老鼠等。幼兒們具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能夠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而且還能夠增強幼兒的創造能力。
四、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豐富幼兒的美術創作內容
陶行知先生認為,到處都是生活,到處都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因此,在幼兒美術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豐富幼兒的美術創作內容。
例如,在“畫出春天的顏色”的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到公園、河堤等地方,親身去感受春天里的萬事萬物,充分感知整個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色,如雪白的梨花、嫩綠的柳枝等。當這些景物在映入幼兒們的腦海中之后,便可以直接遷移到幼兒的畫紙上。這樣“畫出春天的顏色”的美術課堂教學目標便可以輕輕松松的完成了,促使幼兒在美術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有效增強自己的審美能力。
再例如,在開展幼兒“水果沙龍”的美術活動中,老師先在每一張白紙上畫出一個盤子,然后對幼兒說:“今天爸爸上班太累了,想吃多種水果。那么,我們為爸爸制作一份水果沙龍好不好啊”。在老師話音剛落,幼兒們便紛紛的說道:“好”。這時,老師則讓幼兒將爸爸喜歡吃的水果黏貼在畫好的盤子上,并為幼兒提供一些糖、冰激凌、豆沙和龜苓膏等。這樣有的幼兒在黏貼的過程中一邊用鼻子使勁的聞,一邊用嘴進行品嘗。通過采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美術課堂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美術課堂的教學水平。
五、結語
實踐證明,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要圍繞幼兒的生活開展,致力于讓幼兒在生活化教學中愉快地成長,積極開展美術生活化教學實踐,合理的利用生活化材料,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教學內容,引導幼兒學會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美和發現美,促使幼兒能夠更好的體驗生活的美,從而有效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紅樸.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討[J].人間,2016(11):206-207.
[2] 辛巖.幼兒美術教育中幾個問題的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6(2):146-147.
[3] 張曉蕾.發揮電教媒體優勢優化幼兒美術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 2016(12):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