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定先
摘 要:小學英語是入門教學,小學生能否產生學習興趣并一直持續下去主要取決于幾個因素:第一,事物本身的特性。第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第三,學生對事物的愉快情感體驗。角色扮演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身心特點,說演結合,完全符合上述三個要素,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闡述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其特征,介紹了如何應用角色扮演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同時也提出了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 ; 小學英語 ;教學; 應用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被廣大教師應用于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嘗試運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教育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角色扮演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劇情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扮演劇中的任務,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生活,學生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所采用的學習方法。
不同的教學方法有著不同的功能,經過實踐證明角色扮演法具有以下幾個特征:①趣味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不同類型的角色,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劇情化的表演,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②生活性。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角色表演的情境,編制角色扮演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使教學更加的生活化、真實化。③互動性。角色扮演要求學生根據扮演內容,快速進入扮演角色(包括心理、思維等),在表演的過程中要不斷與其他角色、學生、教師進行互動與交流,通過互動的形式表達自己觀點,解決問題。④創造性。角色扮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空間,不管是在表演內容的編寫還是劇情的表演過程中,學生都可圍繞主題,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包括動作、表情、語音語調等)。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以“How can I get there?”為例,將角色扮演法嵌入英語課堂教學中,旨在讓學生通過本節的學習,掌握問路技巧(祈使句:How can I/we get (to)+地點)和指路方法(Turn left/right at+地點),學會在相應的情景中運用兩種句子幫助別人。具體的課堂教學步驟如下:
1.創設情景。運用百度地圖搜索出學校周邊的地圖,在地圖上標出學生熟悉的周邊環境,書店、飯店、電影院、醫院等地點,標出不同的問路地點。讓學生熟悉從問路地點到終點所要經過的路線。
2.角色分配。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選擇能力較強的作為組長,將“Mike、Wu yifan、Robin”三個角色分配給組長,要求學生完成“Lets talk”中的對話演練。組長確定角色人選,開始演練對話,教師計時并觀察學生操練過程中表現。
3.表演展示。在經過5-8分鐘的演練之后,教師要求每組成員上講臺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教師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聽、認真看、靜心想。在這個階段中,教師站在旁邊觀看學生的表演,記錄小組成員的行為表現。
4.評價反思。在所有分組全部表演完畢時,教師要求每個小組組長對本組表演進行點評,同時要求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點評。這個環節中要做到組長評價組員、小組與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教師在點評時,要肯定每位成員的努力,同時提出小組成員在表演過程中的不足,通過示范、學生及時模仿掌握本課內容。
5.拓展提升。在學生掌握了問路技巧(祈使句:How can I/we get (to)+地點)和指路方法(Turn left/right at+地點)知識點后,教師選出本次課堂表現最好的9位選手根據百度定位,運用相關知識點進行對話,強化兩個重要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角色扮演法在運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1.做好課前信息、資料和道具的準備工作。教師在角色扮演教學法實施之前,要先做好教學設計,要將實施的整個環節都全面考慮好,特別要注意實施過程中所需的信息、資料和道具,教師要提前準備。小學生自主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較差,角色扮演過程若缺乏充分的準備,教師的課堂教學將會受到影響。
2.與學生共同商討,明確角色分工。小學生獨立判斷能力還不強,容易受到“場外”其他因素的干擾,同學、老師的語言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因此,教師在角色確認和分工過程要與學生進行商討,盡量根據學生的喜好安排相應的角色,對于學生不認可的角色,教師要予以引導。同時,在確定扮演角色后,教師要明確各扮演角色的任務,并做扮演示范,讓學生仔細觀看并模仿。
3.注重對表演進行評定,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角色扮演在教學過程中會占據主要部分的時間,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掌控好時間,分組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后,教師要組織表演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談談感受(包括表演者自身感受和觀眾感受)。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評定,肯定學生的成績,指出不足。
4.掌控好課堂紀律,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在與傳統教學形成對比后,學生對于角色扮演教學法會表現出新鮮、好奇,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掌控好學生的情緒,把握好每個小組角色表演的時間,特別要關注沒有參加表演的學生的行為,防止部分學生趁機搗亂,擾亂課堂秩序,造成課堂失控,影響英語教學效果。
5.增加演練次數,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學生在掌握知識點以后要進行及時強化。教師要讓學生變換不同角色進行語句操練,增加學生的語感及對知識點的印象。通過多次重復演練,將相應知識點刻畫在學生的腦海中,進而掌握和鞏固已學內容。
角色扮演將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或模擬真實情景中,使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當然,同時在角色扮演法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積累經驗,做好總結工作,為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法作好充分準備,促使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成田.淺析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7).
[2]黃碧華.角色扮演子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學建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