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出現恰恰迎合了大學英語聽說從線上到線下(online的ofitine)教學對網絡平臺的需求。在基于“翻轉”的聽說課堂教學實踐中,無論課前環節還是課中環節,構式教學都應成為一個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構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與話題相關的真實語料輸入,幫助學生構建與話題相關的語義框架和構式網絡群,這些地道,真實的與話題相關的語料在學生口語表達時起到有效的支撐輔助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輸出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得體性。
[關鍵詞]構式教學;基于使用語言觀;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549(2017)05-0110-03
傳統的聽說課堂,聽的過程占據了課堂大部分時間,同時學生還缺乏對聽說話題背景文化知識的了解;而源自于美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為聽說課堂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有助于將教育信息化研究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本文從基于使用的語言習得視角出發,探討構式教學法在基于“翻轉”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應用,旨在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的效果和學的效率。
一、“翻轉”教學模式的特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源于2007年春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簡單地說,翻轉教學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傳統教學是“教師先教,學生后學”(BergmannJ&A.Sams2012)。具體講就是,教師將課堂授課要點制作成影像或PPT形式上傳網絡,學生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習題或其他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將課前掌握的知識進一步理解,內化。因此,如果把“教師的教”理解為知識傳授,“學生的學”理解為知識內化,那么這種流程變革所帶來的根本轉變是知識傳授的提前和知識內化的優化,這就是“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所在(盧海燕,2014)。
二、構式教學法理論基礎——構式語法
構式語法是近20年來新興的語言學理論,是基于使用語言模式的重要組成流派。盡管構式語法的研究主體為母語習得,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構式語法對二語語言學習有著積極的指導和啟示。
建立在基于使用的模型理論(usage-based model theory)之上,基于使用的語言習得觀強調語言結構是在語言具體使用過程中形成,涌現的(Tomasello,2003)。在基于使用的語言習得觀視域下,語言知識源于語言使用體驗,語言是在交際使用的過程中習得的。當把語言建構與基于使用的語言模型結合起來,那么學習某種語言就不再是學習規則,而是要逐漸掌握成千上萬的構式,并以此為基礎抽象出以頻率為導向的語言規律(N.Ellis,2002)。因此,在基于使用模型理論的認知語言學框架下,語言系統不再是由規則構成的,而是一個“規約語言單位的結構化清單”(Langacker,1986),構式(construction)成為語言的基本單位,小到一個詞(book),大到一個短語(in aword),一個句式(Here comesthe bus)都可以稱之為構式,是人們在過往語言經歷中建立的,約定俗成的語言意義,形式,功能之間的匹配,作為一個儲存在復雜的語言知識網絡中。也就是說,在語言學習和使用中,構式是作為一個整體被記憶和提取的(Wray,2000)。可見,構式涵蓋傳統意義上的單詞,短語,句子,因此構式具有組合性特征。從這個角度上講,構式語法消除了詞匯與句法之間的界限,語言系統是從詞匯到句法之間的連續體(Langacker,2008)。
三、構式教學法在基于翻轉的聽說課堂具體應用研究
1.課前環節——話題背景文化知識和相關構式語義群的導入
傳統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堂,聽材料幾乎占據了課堂大部分寶貴時間;此外,由于缺乏話題相關背景知識介紹,學生無法進行語言的有效輸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背景文化知識文本資料,聽力材料,相關視頻資料都可以在課前上傳到學生的學習平臺,如談及到名人勵志話題時,讓學生在課前環節觀看比爾·蓋茨,喬布斯演講等等,這些聲情并茂的多模態真實語料都使學生在課前對話題有了更豐富的理解。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并將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前環節,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調節自己的學習進度,體現了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特點。
在基于翻轉的大學聽說課前環節,構式教學理念同樣具有其有效性。在構式語法理論指導下,語言教師應該認識到在學習者能夠成功地進行語言處理和輸出語言之前,學習者所以學到的和掌握的語言知識既不是乏味的語言條條框框規則,也不是單個的詞,而是在具體情境中,體現語言形式,意義,和潛在交際功能的構式,或者說是集語義知識和語用知識為一體的構式。因此,融入交際教學和任務教學理念的英語課堂教學,構式學習應成為一個重要環節,構式教學的優勢在于為學生提供了與話題相關的真實語料輸入,幫助學生構建與話題相關的語義框架和構式網絡群。這些地道,真實的與話題相關的語料將在學生口語表達時起到有效的支撐輔助作用,從而避免了學生在語言輸出時無法從記憶庫中有效提取信息,造成其在口語表達時的語言支離破碎,無法清晰流暢的表述自己的觀點。
在翻轉教學模式下聽說話題導人環節,如在談及壓力(stress)這個話題時,教師可在課前環節以PPT形式為學生提供與壓力相關的構式語義群:
1m ones spirit be upseffdown/depressed find outletsfor stressful times relax/ease ones mind relieve/ehminate/alle-viate stress a nervous breakdown
這些與話題相關的短語構式旨在幫助學生構建與該話題相關的語義框架網絡,從而可以大大增加學生語言輸出時的準確性和流利性。
從上面的課前環節設計和實踐來看,信息化技術和翻轉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為大學英語構式教學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和地道語言知識傳遞和輸入的平臺,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任務的學習動機。
2.以學生為主體,知識內化與構式顯性教學相結合的課中環節
在課中環節,授課教師依據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設計出基于聽力材料話題的思考題和討論題,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知語言識積極參與到討論,展示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正如Achard(2004)指出將語言學習者置身于具體事例發生的情境,這對學習者來講是最受益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將說話者所選擇的構式同其意欲識解的事件匹配起來(因此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構式的意義),以交際為導向參與到語言的有效使用中。當把學生置于課堂教學的主體時,學生便有了更多運用目標語言,使用目標語言交流,表達的機會。有效的語言輸出環節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從主觀上將自己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Swain(1995)指出輸出會促進學習者反思自己的語言與目標語之間的差異,會使他們更加關注語言輸入。
(1)構式顯性教學的必要性
通過網絡平臺在課前環節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多模態語料,讓學生有機會沉浸接觸真實地道語料信息,促使其內隱學習機制發揮作用,但同時大學聽說課堂上適度的構式顯性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使用的語言習得觀強調對語言使用范例的歸納教學與學習(N.Ellis,2002);也就是說,對于某一程式化語言結構的掌握一定要建立在學習者廣泛接觸該語言形式,刺激學習者的內隱學習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對語言范例使用中所呈現的語言規律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概括出高度圖式化的構式。Ellis(2002)指出適當的顯性教學可以加速促進語言習得過程,且其教學效果是可持續的。
(2)構式顯性教學實例
隨著語料庫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的興起和發展,語言學家指出:英語語言主要是由固定的,半固定的程式語或語塊構式構成的(N.Ellis,2012),因此無論是任務型,還是交際型課堂活動之后,語言形式的聚焦在課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為此,授課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特定情境中語言形式,意義和功能之間的匹配關系,幫助學生歸納并構建與話題相關的構式語義框架,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目標語言輸出的流利性和準確性,加速學生第二語言體系的構建。
為了增加學習者口語輸出時語言的地道性和連貫性,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PPT形式,為學生展示相關固定和半開放式的相關構式,并輔以相關話題口語輸出練習。如:
導入話題構式
Wellingenerallwould saythat
Actually,I suppose that for the most partIdprobabIy say thatWell.to behonestI should saythat
導人具體個例構式短語構式
in particular particularly especially specifically to be moreprecise to be more specific to be more accurate
導人理由,原因解釋構式
And I guess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 suppose the maso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act that
“喜歡”話題構式
Im falrly/prettykeen nn
Im reallyinto
Im quite abigfan 0f
Im quite passionate about
基于以上構式顯性教學,學生有了以下很地道,規范的語料輸出:
Well in general 1 would say that Im quite passionate about I-talian food;to be more specific。1 would probablv say that Im reallyintopizzaandpasta.
通過以上基于具體情境和事件的構式顯性范例教學環節,學生在語言輸出前就具備了最基本最地道的語言框架結構,大大豐富并規范了學生的語言輸出。通過反復練習輸出,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構式的形式,意義和語用功能之間建立起映射關系,讓學生的內隱學習機制發揮作用,每一次的練習輸出,此構式的表征強度就會加強,從而來增強程式化的語言構式在學習者大腦記憶中的固著度和語言輸出時的可及性,只有這樣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輸出真正實現流利,準確和得體。可見,融入交際教學和任務教學理念的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構式的教與學應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四、構式教學在基于翻轉的大學聽說課堂教學反饋
在學期末自我反思報告中,同學們都肯定了這種全新的聽說課堂教學模式:信息量大,涉及內容廣泛,不僅學到不同情境,不同話題相關構式語言知識,重要的是課堂上也擁有了更多討論探究性的語言運用輸出機會。在進行相關任務語言輸出過程中,不再像之前頭腦一片空白,語言支離破碎。還有同學指出之前一談及喜歡,就會用like這個詞,現在覺得這個詞很low,強調自己已經儲備了更豐富的相關構式表達。由于構式教學的有效輸入,學生掌握了更多同一情境下不同構式的選擇,以及它們所表征的語義和語用功能。因此,學生就可以在語言輸出時迅速從自己大腦記憶庫中有效提取信息,從而實現清晰流暢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同時,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激發了他們主動學習英語,主動獲取語言的內在動機,聽說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總之,在“翻轉”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相應轉變: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視頻資源的設計開發者以及相關教育資源的提供者,體現了其在教學中支架作用(scaf-folding role),引導者和輔導者。可見,在這種全新的以翻轉為基礎,突出構式教學的大學聽說課堂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之,借助現代化信息資源和有效的教學模式,在認知語言學等相關理論指導下,教師是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真實語言材料的記憶,增強語言的敏感度,重新構建語言系統的內部聯系,搭建學習者自己的二語體系,從而實現良好大學英語教和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