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國家十分重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提倡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創業意向是潛在創業者是否從事創業活動的一種主觀態度,是創業行為最好的預測指標,因此,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就顯得十分重要。文章明確了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向培養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向的特點,探討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向的因素,從社會政府、學校教育和高職院校學生自身三個方面提出了培養建議。
關鍵詞 創業意向 高職院校 大學生
作者簡介:孫卓,周口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261
2015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12月國家教育部也發布了《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創業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中,占比例40%左右的高職高專學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3.9%,與各級政府部門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
創業意向是指對創業者的創業實踐起動力作用的個性意識傾向,它是人們從事創業活動的強大內驅動力。那么,如何提升高職學生的創業意向,也成為了政府和學界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高職學生創業意向培養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上所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795萬人,比2016年多出了30萬。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不利環境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而學歷相對更低、專業定向更窄、又無名校光環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矛盾也更為突出。由于當前社會對高學歷、名校畢業生的偏好,使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較普通本科畢業生更大。通過進一步提高高職學生的創業意向,既有助于解決高職學生就業問題,又能增加就業崗位,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由此可見,鼓勵高職學生創業也可視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條迂回道路。
(二)有利于實現自我價值
從高職大學生就業現狀來看,許多高職大學生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后,跟同事相比由于學歷上的差距等因素,常常會限制他們的進一步發展進步,因而他們渴望通過其他途徑來實現自我價值。而自主創業正好給高職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一些研究表明,謀求自我實現是高職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原動力。
(三)有利于營造創新氛圍
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永動力。我國的中小企業相對太少,培養高職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鼓勵高職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于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培養出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并帶動整個社會形成創新創業的風氣。
二、高職學生創業意向現狀分析
(一)多數高職大學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業意向
高職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逐漸轉變,自主創業作為就業的一種新形式,被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所認可。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6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89.8%的在校大學生曾考慮過創業,18.2%的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意向,另有28%的學生正在創業或曾有過創業經歷。
(二)把創業意向轉化為創業行為的愿望不夠強烈
高職學生創業意向較為強烈,但真正付諸行為并且堅持到底卻很少。從近五年來,麥可思研究院公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2011屆-2015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雖然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創業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依次僅為2.2%、2.9%、3.3%、3.8%、3.9%,與西方國家大學生20%-30%的創業率相比,差距還很大。
(三)自主學習創業、實踐創業的主觀能動性不夠
高職生的創業意向多是被動型、生存型,當在創業方面遇到不了解的問題時,缺乏尋根探究的主動作為,對創業教育或創業實踐中存在的疑惑,不會主動想辦法,存在被動接受的現象。
三、高職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一)社會環境因素
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需要政府政策、社會氛圍、法律支持等方面的資源。近年來,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都提供了相關的優惠政策,但也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相關創業優惠政策宣傳不夠。目前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但宣傳不足,許多學生不了解或了解不準確。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政府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很大,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一些優惠政策并未落到實處,挫傷了學生創業積極性。
(二)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創業教育的開展對大學生培養創業興趣、了解創業政策、增加創業的知識儲備有著積極的作用。但當前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創業課程普及性系統性不夠。課時少,體系單一,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二是師資力量薄弱。許多從事創業教育教學的老師沒有創業的實踐經驗,帶來的創業教育課程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三是創業氛圍不濃。許多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僅停留在課堂,創業實踐機會有限,造成高職學生對創業過程想得過于簡單,對創業成功關鍵要素的認知難以深入。四是創業實踐活動開展功利化。一些高職院校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業競賽,將獎學金與之相掛鉤,導致學生參加比賽并不是為了創業或者是興趣,違背了創業競賽活動的初衷。
(三)家庭影響因素
家庭成員的創業經歷會讓大學生對創業行為得到一種耳濡目染的滲透,并從中得到相應的知識儲備。研究表明,來自創業者家庭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顯著高于來自非創業者家庭的大學生;對高職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最重要的人員因素來自于家庭成員,“創業意愿缺乏親人朋友的支持”是高職大學生創業意愿的最大障礙因素。目前家庭影響方面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家長的求穩心理。更多的家長希望孩子畢業后找一個穩定而又體面的工作,而不是忍受辛苦、冒著風險去創業,甚至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沒出息找不到工作才去創業。二是家庭可提供的現實支持不多。雖然有研究表明,與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進行創業可以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更多支持。但這些家庭的支持很多還只是態度或精神上的支持,許多家庭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最希望得到的創業知識、管理經驗、政策制度、資金投入、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持顯得力不從心。
(四)個人特征因素
高職大學生認為溝通交際能力、挑戰精神、良好的社會關系、對市場的認知水平是創業最需要的個人素質。不過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自我效能感不強。許多高職院校學習都是由于成績不佳或高考失敗而進入高職院校,不自主地產生自卑心理,對成功地進行創業缺乏自信。二是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不足。研究表明,高職生與本科生相比,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較差。創業需要與各方建立聯系、協調關系、培育團隊,良好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品質。三是堅韌性和嚴謹性不夠。研究表明,與本科生相比,高職學生缺乏對事件的堅韌性和嚴謹性等人格特征。創業需要對經濟形勢、市場環境、管理模式、利潤成本等各方面進行準確把握、冷靜分析、縝密思考、嚴謹推算,創業的過程更是充滿困難和挫折,只有嚴謹細心、堅忍不拔才能真正把握機會理性創業,并承受可能出現的失敗打擊。
四、高職學生創業意向培養的建議
(一)社會政府方面
一是落實各項創業政策。各地要結合實際出臺切實可行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并加強執行和落實力度,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二是提供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政府部門可牽頭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并引導企業一起參與到大學生創業項目中來。三是完善創業服務體系。政府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相應的服務,如政策的咨詢和免費維權服務;建立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平臺等。
(二)學校教育方面
一是加快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可以將創業教育和專業課程融為一體,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既要有創業意識培養模塊,也要有創業方法等能力開發的模塊,切實加深學生對創業過程中最關鍵、同時也是學生們最想學習到的創業“資源要素”和創業“理念要素”的認知。二是加強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對創業師資可實行準入制度;另一方面,加強對現有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創業實踐能力和教學質量水平;也可以從企業聘請經驗豐富的員工做兼職教師,或者引進一些成功企業家擔任學生的創業導師,為學生創業提供真實的創業教育和指導。三是構建創業實踐平臺。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設立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實踐場地。四是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試行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自主創業等活動轉換為學分的探索,優先支持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讓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大學生享受彈性學制,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三)學生個人方面
一是樹立新型的創業就業觀念。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形勢,高職大學生應及時轉變就業觀念,從傳統就業觀念中只有進國企或者編制單位才是正規就業渠道的片面觀念中轉變出來,將創業就業當成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類型。二是提升自我綜合素質。高職大學生應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打好專業基礎;利用圖書館、創業講座、創業培訓等,針對性地學習創業知識。有研究表明,具有學生工作經歷大學生其創業意愿更高,在校學生應積極參與活動,為將來創業打下夯實的基礎。三是培養良好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具有自信樂觀、有膽有識、堅強意志、誠實守信、社會責任感、務實敬業精神、創新精神、自我認知的獨立性等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能使創業者把握時機、增強面對挫折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參考文獻
[1]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6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2]張云川、周雪敏、方登科.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武漢高校的調研分析.西部論壇.2011,21(4).
[3]王心煥、薄賦徭、雷家骕.基于大樣本調查的本科學生與高職學生創業認知差異分析.技術經濟.2016(3).
[4]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5]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3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6]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4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7]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5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8]王穎、李慧清.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廣州7所院校的調查.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4).
[9]張大方 .高職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路徑研究.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9).
[10]陳月、徐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分析.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6).
[11]張品茹.大學生的創業意愿評估——以陜西J高職院校為例.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2).
[12]韓云萍、王躍、余燕.高職高專學生人格特征的比較與分析.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2009(2).
[13]蘭煒.甘肅省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認知的調查研究.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
[14]范麗恒、蔡建東.高職生與本科生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