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華
摘 要: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是一個企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強化廉潔從業預警、有效督促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切實規范自身言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企業而言,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應該是齊頭并進、互為補充、相互配合、相依相存的關系,黨內監督需要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發揮最大效果,而群眾監督也需要組織和各級領導的正確引導才能突出重點,起到應有實效。本文立足于實際,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建立企業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等。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群眾監督;作用
分析近年來各行各業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的現狀,從2016年中央巡視組巡視各行業指出的問題中不難看出,部分行業在監督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工作方面存在四個方面的不足:一是上級監督時輕時重,“一陣風”、“一陣雨”現象明顯;二是同級監督縮手縮腳,抹不開情面,避重就輕;三是下級監督紙上談兵,浮于表皮,監督不力;四是群眾監督水中望月,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監督形同虛設。
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廉潔自律準則、黨內監督條例以及問責條例全面實施的新形勢下,健全和完善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力量整合機制,充分發揮監督主體作用,不斷提升監督管理質效,是各行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課題,勢在必行,值得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
1 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首先要健全監督的領導體系
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的目的,從大處來講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方略,確保黨紀法規得到正確的貫徹執行。從小處來講,就是要通過監督進一步規范內部各級組織的履責行為和黨員干部的工作、生活行為。特別是新的黨內監督條例全面發布和施行后,為黨內監督指明了方向,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的具體化更加明確了黨內監督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為此,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必須要建立監督的領導體系,發揮專門機構的職能作用,引領各個監督主體正確地、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
2 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必須要落實各個監督主體的責任與分工
具體到企業來講,黨內監督、群眾監督應該是多元化的,表現的方式也應較為豐富,側重點也呈現多樣性。從職責監督來看,監督的主體應該是紀檢、監察、審計、人力、政工等職能部門。從黨內監督來看,監督的主體應為上級黨組織、內部的黨員干部。從民主(群眾)監督來看,監督的主體應是企業工會和廣大的職工群眾。從輿論監督來看,監督的主體應為內部網絡信息、QQ群、微信群、內部報刊等各類平臺。 因此,要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首先就要理清企業監督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監督對象、監督重點的不同,進行責任分工,有針對性地制定監督實施方案,明確每個監督主體的具體任務、監督內容及要求并嚴格實施,才能匯集各方力量,形成整體合力,達到最佳監督效果。從企業來說,就是要以紀檢、人事等專門監督機構為依托,合理界定出監督部門的工作職責,如企業黨委的監督職責就是對內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等進行嚴格把關,企業紀委的監督職責就是對內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執紀情況進行監督,并受理各類舉報、投訴并協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企業人事部門的監督職責就是通過搞好日常管理對干部任用工作進行程序監督等。
3 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要全面構建黨內外監督網絡體系
由于現代信息平臺的多樣化也使監督渠道呈現出了全方位和多渠道的變化,并使監督主體更加容易和快捷了解、掌握監督對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比如曾經出現的“表哥”、“微笑哥”等典型案例就是通過網絡信息曝光被查處的違紀違法人員。因此,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就是要在堅持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行紀檢、監察、信訪、審計等監督部門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類現代信息平臺,建立監督網絡體系,形成互動互補、協調聯動的監督信息快速反饋機制,真正達到資源共享、監督信息即時傳遞的聯動要求。
4 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必須要持續完善黨代會、職代會制度
黨的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企業民主集中制的具體體現,是黨內外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黨內外監督要形成合力,離不開廣大黨員、職工特別是黨代表、職工代表的積極參與。企業要建立黨代表、職工代表工作述職制度,切實尊重黨員、職工對企業“三重一大”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以及審議權和表決權,無論是在黨代會、職代會召開期間還是閉會期間,黨代表對黨委領導干部有質詢權、評議權,職工代表對工廠各項重要工作特別是涉及企業長遠發展、職工切實利益等重點工作有參與權、表決權。
5 建立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必須要明確監督的重點和難點
在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聯動機制建設中,企業要立足于實際,明確兩個方面的監督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工作。
一是要構建以“大監督”格局為重點,深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中央巡視組巡視煙草行業后,各卷煙生產企業著力于增強內部監督力度,積極構建監督組織體系,加強監督隊伍建設,探索內部監督模式。一方面,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紀律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建設,全面配備相關人員,構建縱向監督網絡體系。另一方面,注重發揮紀檢監督、審計監督和法律監督的作用,完善紀檢監察、內部審計、政策法律等部門設置,建立橫向監督網絡體系。再一方面,加強隊伍建設,明確職工代表、黨風廉政監督員、招標監督小組、紀檢監察、內控審計等人員職責,形成多視角、多渠道、多層次的監督網絡體系。
二是以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為重點,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要采取多種監督形式,營造清正廉潔氛圍。通過豐富黨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內容,開展各級領導班子及成員民主測評,廣泛聽取職工群眾意見,了解和掌握領導班子及成員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大量真實情況。完善網絡舉報和受理機制,暢通職工群眾訴求渠道,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同時,通過黨委考核、黨務公開、廠務公開、民主測評等手段,推行陽光管理,對重大決策、重要事項,通過職代會、專題會議、公開欄、網站及報紙等形式及時公開。充分發揮了黨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打造“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管理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工作環境。狠抓物資采購、招標關鍵環節管理,完善制度,規范流程,并從崗位、部門、單位“三個層次”,從思想道德、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外部環境“五類風險”方面全面查找廉潔從業風險點,在篩查、識別、歸類、分級、整理的基礎上編發廉潔從業風險防范清單,公布各崗位廉潔從業風險點識別和監督表,畫出權力運行流程圖,有效幫助各級領導干部及管理人員深入了解所處崗位的行為規范和廉潔從業風險,將其行為置于群眾的眼皮低下,加強全員監督,形成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的合力,切實約束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