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申
[摘要]在當今國際化的背景之下,外語的積極學習及高級外語人才的培養更為重要。高等學府的外語教學也成為培養高級涉外人員的重要課程,而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現象卻成為培養高級外語人才的障礙,導致學生無法將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內容用英語恰當地表達出來,而外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問題,關鍵在于加深對英語課程的理解,需要對大綱、教材、教師、學生、課堂教學、測試等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重新思考和規劃。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國文化滲透;高校;師生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918(2017)07-015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70
[本刊網址] http://www.hbxb.net
隨著我國外語教育的發展,全國外語教育規劃逐步系統化、科學化,高校英語課程教學中都分別對各自層次的英語教學明確提出了不同的跨文化交際的要求。高校課程的指導大綱對于教材編寫的思想性原則明確表示:任何一門語言都是特定文化的重要載體,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英語教材的編寫既要體現中國文化,又要方便學生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化,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鑒別不同文化的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雖明確規定,教材要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眾多研究資料表明,中國大學生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很低,難以進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際。研究結果相互印證了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存在嚴重的中國文化缺失問題,這種文化缺失不但會妨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更阻礙著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而此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大學英語教材多是以英美國家的文化為背景,對中國的文化介紹卻很少,尤為欠缺的是對學生用英文表述本土文化能力的培養。
在國際文化交流中,高校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缺失的現象導致了中國的大學生盲目的推崇西方文化,而忽視了對本土文化的學習與保護。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要將英語與中國本土文化緊密結合,在吸收外國文化的基礎上,對中國文化進行改造和繼承,促進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從而更好地向全世界介紹中國。這不僅是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要求,也是賦予全體英語教師的一個光榮使命。
一、了解現在高校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等詞匯的外語熟知概況
在中部一所二批本科院校的一次單詞測試中,其中一部分為40個中國文化負載詞的英漢互譯,這些詞匯都與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而班級里56名學生的測試結果卻讓英語教師出乎意料,只有約27%的正確率。其中,漢譯英的正確率僅為19.1%,英譯漢的正確率為34.9%。這說明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是學生掌握文化負載詞的一個難點。其中,“一國兩制”易于逐字直譯,“豆腐”(tofu)基本上是拼音,“筷子”在中學課本里就出現過,都只有不到一半的正確率。
同時,有84.9%的學生們覺得在用英語進行表達中國文化時,感到困難,表示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資料有較大難度。充分表明,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教材和資料相對缺乏。但該校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學習中中國文化的地位應得到肯定和加強,傾向于加強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能力的培養能夠提升我們的本民族文化意識,并希望老師“通過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對比能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并促進英語學習”。
二、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原因
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在英語教學中,課程教材等對于西方文化一邊倒的情況居多。目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過多強調的是西方文化的學習,而不是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和中西方文化的互動。在教學時間角度上,關于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如歷史,地理,文化,習俗,思維模式,價值理念等)幾乎占據了教材的全部篇幅和課堂教學的全部內容;精讀課、泛讀課及聽說課的設計編排,大多也是采用的英美文化;測試方面,把學生對西方文化掌握的程度作為重要的標準來評估學生的英語水平。使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在跨文化交際中遇到有關中國文化的話題時,捉襟見肘,無從談起。
關于中國文化信息表達的外語素材較為稀少。以現在國內最為普遍的外語——英語教材為例,現行的英語教材中,過多強調是對于英語文化的學習,對中國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交互作用上介紹的不多。大多數學生都建議在英語教材的編寫中加入中國文化知識的講授。九成多的學生認為在與外國人的交流中必須堅持弘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大多數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也有同樣的渴求。
三、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現象應對策略
面對如此困境,加深對英語課程的理解、對課程、大綱、教材、課堂、教師、學生等進行重新思考,才是解決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問題的重要手段。同時,我國的教育部門和相關的文化部門應該共同協商來完善高校英語教學內容的設置,讓大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不同文化,同時也學會用英語來表達中國的文化,讓更多的外國人重新認識中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或許能為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現象提供新的解決之道。
首先,完善高校英語教學的大綱,不斷改進高校英語水平的測試標準。在編寫高校英語教學規劃時,要立足于中國的本土文化,明確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從而制定合理的高校英語教學目標。大學生作為國家棟梁,有義務有責任擔負起弘揚中國文化的光榮職責。
其次,根據完善后的教學大綱,建立完善的高校英語教材體系,編寫難度適中的關于中國文化的英語學習內容。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的中國文化失語,在高校英語課本中可選取一部分外國對中國文化看法的文章,或者是對比中外在文化的某一方面的異同,再者可以選取中國的一些傳統的經典文化作品,讓這些大學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對不同的文化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同時,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開設關于漢語典籍英譯賞析的課程,以此來增加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的元素,使高校的英語教學更加適合時代的發展。
其三,在完善的教學大綱、合理的教材體系的基礎上,培養能夠勝任的教師。良好的師資是文化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卓越的教學成效出現的前提條件。相關教育管理部門要不斷培養和塑造一批可以學貫中西的英語師資隊伍。英語教師的英語知識儲備和綜合素質是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元素的一個關鍵因素,只有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才能在英語教學中保持中國文化的特色,才能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彰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高校要不斷完善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及時更新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
其四,在外語考試等級測試中,可以將中國文化內容列入考試范圍。考查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時,為了緩解學生對中國文化及其英語表達的陌生感,教師可以可以有意識的選擇一些關于文化內容的試題,尤其是注重增加涉及中國文化或者是中外文化差異的內容測試,如中國特色文化詞匯的英語表達方式、關于中國文化話題的英語作文、以中外文化的比較為中心思想的英語小論文等。同時,可以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中或者是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中適當的增加關于中國文化知識和語言能力的試題,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最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加強中國文化教學,也是十分必要的。注重目的語言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并舉,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引導大學生掌握一些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同時還要有意識地把中西文化進行一個對比教學,讓學生直觀的認識與感受中西文化的異同,促進大學生用外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水平、基礎外語水平及對外國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同步提高。
同時,關于中國文化在外語中的滲透等定向專題講座和討論會的定期舉辦,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方向的進一步明確。引導學生針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進行探討,幫助學生了解并積累一定的與文化表達相關的語言素材。充分利用高校的豐富資源和互聯網資源,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閱覽書籍、查詢網絡、觀看電影、收聽廣播等多種自主學習的途徑,積極開展第二課堂,了解中國文化知識及其英文表達方式,學生會、班委等也可以通過課堂口頭報告、作文、小型課程論文或者文藝演出等形式,嘗試應用與轉述中國文化、對比中外文化等能力的培養。
外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滲入滲透,需要師生雙方首先在意識上明確加強中國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并切實在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積極努力地開展和實施中國文化教學,唯有如此,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現象才會有效地得到緩解和糾正。
四、結語
離開中國文化,外語教學將本末倒置,無法起到連接中外優秀文化傳播交往的光榮使命,難以為繼。隨著社會的經濟和科技發展,中國人對外語的學習熱度一直有增無減。高校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更應是文化教學。語言與文化同氣連枝,密不可分。外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是跨文化交際的基石,中國文化的滲透是促成有效交際的橋梁,只有保證了外語教學中的中外文化交際的雙向性,才能兼顧目的外語文化和母語文化的學習。中國文化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缺失現象由來已久,對此的改善和緩解亟需教育體系的全面介入,任重道遠,而前路彌堅。
參考文獻:
[1]李海剛.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母語文化缺失現象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3(1):82-83.
[2]張雅麗.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缺失現象與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3(16):174-176.
[3]陳旸.高校開設漢語典籍英譯賞析的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應對策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134-137.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Hiatus Phenomenon
GUO Bao-s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3,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active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are more important. Higher lear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come a course to cultivate high-level foreign personnel, and our country's lack of "Chinese culture" phenomen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become a obstacle of training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hich causes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content in English properly. And the lack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he key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ourse. We need to link of teaching for thinking and planning outline, teaching material, teacher, student, teaching, testing and so on eac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infiltr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