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祥平
安徽省懷遠縣荊涂學校
【摘要】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學模式是互動教學,其含義是以學生本身為主體,以個體需要情感為重點實現教學目的,現有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缺少交流溝通,需要理論研究和英語課堂實踐教學中的分析,重審初中英語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活動,實現彼此良好的溝通交流,建設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互動教學 開展分析
一、互動式教學模式對于促進英語教學的作用
1.改變教師在教學中主導的角色。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實行并不代表教師的重要被削弱,相反是為了更好的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老師應當指導和組織參與教學其中,而非把自己當成指揮官主導戰場的感覺。課堂上老師的指導應當結合每個學生迥異的生理和心理智商情商的水平來看,對各異的同學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性地解決同學們學習的問題,適當的調整教學的內容和目的可以給學生營造美好的學習氛圍。高科技的利用,好比音頻視頻多媒體軟件等等教學設備可以協助達到真正自由的互動交流教學。
2.培養起來學生的團隊精神。互動式教學模式涉及范疇廣泛,不僅包括交流互動,也包含成員之間的互動合作,學生與學習指間,小組與小組間的互動都是多樣的互動形式。多樣的交流形式致使學生們自由組合起來共通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互通合作也就對于鍛煉同學們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有著重大作用。
3.融洽起來師生間的關系。學習氛圍帶動著學生學習的關鍵,好的氛圍可以培養起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鍛煉學生強大的動力讓其效率提高。互動式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單向的灌輸不同,這是雙向的激發學生主動的創造力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培養同學們的自主能力和獨立性,在不斷養成彼此學習交流的習慣,共性思考的思維后也就解決了學習上的問題。互動式教學的獨特優勢一再推動和發展了教育界。
4.大力培養創造型人才。教育的創新性以及個性化也在隨著時代的更新不斷發展中,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家長和學生乃至社會以及世界所拭目以待的學校教育應當是敢于塑造創新獨立型人才,是以創造全面發展的人為目的的。努力造就學生個性上的發展這樣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強的推廣的價值。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等等方面的發展都要與之相適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作用。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互動交流互動授教,老師應當在課前將課堂要學習的目標和計劃劃分好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輔導學生的功效,根據提供和規劃好的課程內容來答疑解難學生的問題。例如,如果是英語單詞學習,老師在課前就將課堂上要講單詞布置給學生,先對新詞預習,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組合,然后派出代表對讀音及其如何使用進行講解和驗收預習成果。在課堂教學里老師需要不停的摸索,找出師生間的平衡點,使兩者的作用都能夠得到實現。這點體現在在學習的時候老師分配給學生各種任務,比如搜集熱知的廣告話語,自由分組來獨立分析和思考廣告的創意,課堂上老師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來提出不同等級層面的問題,如此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也使得學習擁有了展現自己,調動起積極性,提高其自信心。
2.學生互動帶動彼此學習。
(1)互動教學讓老師和學生互動起來促進了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可以提供找出幾個關鍵詞讓學生深入對課文的理解,結合根據關鍵詞聯想記憶,實現對文章的整體掌握。讓同學們自主的分成各個小組并且都有表達出自己意見的機會,為了鼓勵學生用關鍵詞編造故事,每位成員可以參與到分工復述,或者選出代表代表團隊復述。互動教學促進了同學們的交流互動幫助彼此共同求索,也就增強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提高了實踐能力,最終完成好了教學學習的目的。
(2)教師學生的互動。學生為主老師為輔是互動式交流的模式,交流是課堂的基本要素,正確的教學交流模式將老師和學生融為一體,兩者協調合作。具備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新穎的教學安排和設計是教學的關鍵,也體現老師擁有指導學生的實力,多元化的教學在于思維上的多元化以及教學性質的多樣性,初中英語知識會比較小學初級知識豐富和復雜,所以老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話,比緊跟時代發展的話,自然會降低課堂上的教授效率,如此便很難到達教學的質量和目標。所以為提高教學的效率,老師應當多角度多方位開展教學,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實際教學內容需要老師采取適合有效的教學方法。合理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打開學生的學習興趣,燃起學生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教學的質量。在多元化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教學的趨勢以后,老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能力,吸引指導他們積極自覺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學生評價應考慮學生自身素養及生活背景等等客觀條件,根據其客觀的理論來公正的評價學生增強其自信,用激勵的方式打開他們的潛質突破其對知識的領悟。
三、結語
互動教學法引入初中英語教學是憑借本身的優越性和在現實中發揮的作用,也因此廣受師生們的熱愛。利用互動教學法來教學要注重靈活介入,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位,在課前課后都可以積極開展互動教學,從而使得互動教學法潛移默化的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致使發揮出更加重要和有利社會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蔡春紅.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交互式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中國人,2017,02:263.
[2]周雪松.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