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艷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束縛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已然不適應當今教學模式的教學現狀??梢?,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勢在必行。這時自主學習模式應運而生,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氣息,既符合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又注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此,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簡要探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模式
學習應當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領會方法的過程,而不應當是簡單的復制過程。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集中體現學生明確目標意識,主動創設學習目標,自選學習內容,自主調控學習進程,評價反思學習成果,從而確保教師快速、高效地實現學習目標。這種學習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科學質疑、批判精神的培養,以及學生創造性與主動性學習的發揮,使學生自主獲取新知的同時,培養與發展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科學分組合理分工。確保學生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素質教育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意識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為目的,著眼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一掃課堂死氣沉沉的現狀,調動起教師與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做。由此可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培養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合理公平地分為若干小組,并指派一名學生為該組的小組長,協助教師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分組確立以后,讓小組長為每一位成員分配任務,讓其各司其職,確保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小組長向各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組員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討論與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一節時,教師就可將電源電動勢與閉合電路路端電壓的測量方法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讓其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自主完成相關實驗操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體系有限,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擔當一定的引導者的角色,事先設計、制作出幾個電源與閉合電路,讓學生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相關實驗的操作。在此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發揮自己在小組成員中的作用,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
二、發揮實驗教學功能。培養自主探究性學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實踐性學科,學生往往會被各種各樣的實驗現象所吸引,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探知欲望。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準確地發揮好實驗教學功能,通過生動有趣、鮮明新奇的實驗現象對學生的意志、思維以及認知情感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教學中,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實驗教學情況,臨時改進某些實驗的常規教法,將部分演示實驗改編為學生實驗;將部分驗證性實驗改編為探索性實驗,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主動探索物理這門課程的奧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精神。
三、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笨梢娬菃栴}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創設問題教學情境,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進而主動去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能量守恒定律”時,教師可以結合復習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動能、勢能以及機械能方面的知識,而且在初中我們就已了解到,一定條件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請觀察以下演示實驗中物體的動能和勢能轉化情況?!币来螢閷W生演示麥克斯韋單擺、滾擺、彈簧振子,提醒他們注意觀察實驗中物體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情況。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與自主探究,會發現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勢能隨著動能的增大而減少;反之,則隨著動能的減小而增大。緊接著,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物體在不同力學條件下的運用情況,提出問題:“上述物體運動過程中,它的機械能是否發生了變化?”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總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還為學生個性張揚提供了舞臺,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