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
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有效的群文閱讀活動進行教學,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自主的課堂活動中掌握基本的知識,進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礎性工作。
關鍵詞:群文閱讀;價值策略;能力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閱讀教學的目的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考試質量。并沒有真正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提升落實到實處,根本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展。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通過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改變這一現象,進而在充分發揮群文閱讀價值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一、群文閱讀的課程及教學價值
“群文閱讀”不單是要解決學生閱讀數量上的問題,更是要解決學生“讀什么”“怎么讀”及“讀得怎樣”等方面的問題。它必將引起閱讀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巨大改變,帶來開放、多元并具有生命活力的語文學習。
二、群文閱讀理念對教材教學的優化策略
1.內容整合策略
所謂的群文閱讀是指將多種文章放在一起進行閱讀和思考,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理念在語文教材教學中貫徹對教材內容的整合,對語文教材價值的最大化實現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四季之美——運用多角度、多手法描寫景物》這一主題時,如果我們僅是選擇其中的一篇進行教學。比如《夏之絕句》這篇文章,教師即便是反復講解,而非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和理解,效果想必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在以前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簡單的灌輸,學生只能掌握一些語文基本知識,比如,字、詞、句等。還有就是借助死記硬背來進行文章主題的背誦和應用,這事實上是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的。而借助群文閱讀則不一樣,學生可以在多篇文本的閱讀和比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在提升素養的同時,也有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2.拓展視野策略
拓展視野是群文閱讀的目的,也對提高教材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群文閱讀理念的影響下,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課外文本來拓展視野,強化認識,進而在確保教材中文本價值最大化實現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群文閱讀的情境探索及能力培養
1.自主能力的培養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有效的群文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通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對比來鍛煉閱讀的能力和基本的學習能力。
2.文本情境的探究
文本情境探究是為了讓學生更具有畫面感,讓文本描寫的內容更加形象,所以在群文閱讀時,我們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力,要通過群文閱讀對“主題”所要表達的思想有更好的認識,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保障工作。以閱讀《脈脈親情——把握文章線索》這一部分的閱讀為例,在閱讀《后母的三巴掌》時,為了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也組織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情境表演,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帶入文字所描寫的場景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對母親的這三巴掌記憶猶新。文本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組織學生情境的探究中感受母愛,在情境的探究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四、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索
1.反復閱讀模式
從新群文讀本中分析,該讀本按照不同的話題進行劃分,比如:“動物漫記——動物的擬人化描寫”“我的信念——敘事中的議論之味”“默默親情——把握文章線索”等等,不同的主題下面都包含了不同的例文賞鑒,所以為了最大化地發揮群文閱讀文本的價值,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更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群文閱讀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反復閱讀,引導學生針對每一個主題下面的例文進行反復閱讀和賞鑒,引導學生相關問題的思考中真正理解這一主題的含義,進而,運用為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比閱讀模式
對比閱讀策略是指讓學生在文本比較和對比中掌握知識,這也是提高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群文閱讀理念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在群文對比閱讀中對文本理念做出正確的認識。還以《脈脈親情——把握文章線索》這一主題的群文閱讀為例,在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思考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對教材中的綜合討論進行思考,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
當然,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我們還要對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使用策略、群文閱讀教與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思考,目的就是要最大化的發揮群文閱讀的價值,使學生在互相交流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