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
摘 要: 本文將闡述 “互聯網+”的內涵,并分析 “互聯網+”對公共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用戶的影響,從公共圖書館工作實際方面提出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 公共圖書館 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37-01
一、“互聯網+”的內涵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二、“互聯網+”對公共圖書館的影響
“互聯網+”的核心正是利用新興的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實現產業創新與升級。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提升館藏資源利用率,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將“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融合發展,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具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公共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采用云計算等最新的信息技術,實現服務創新與升級,以滿足當前公眾日益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和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是公共圖書館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內容的必然選擇,是實現公共圖書館由傳統圖書館向全媒體復合型公共圖書館轉變的重要途徑。
三、“互聯網+”對公共圖書館用戶的影響
1.閱讀方式多樣化
隨著新型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公眾的閱讀方式與習慣開始發生重要轉變,以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的電子閱讀受到越來越多的公眾的歡迎,公眾的閱讀習慣與方式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數字化閱讀、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等新型閱讀方式成為年輕一代主流的閱讀方式。根據保守估計,到2018年,全球電子圖書的市場份額將超過傳統圖書。因此,以提供文獻信息資源為主要任務的公共圖書館,必須創新與轉變服務模式,不斷滿足當前讀者閱讀方式多樣化的需求。
2.信息資源豐富化
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源越來越多元化,信息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各類信息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人類社會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公眾面臨與接受的信息資源內容龐大,形式多樣,種類豐富,有印刷型、縮微型、視聽型、數字型等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各個圖書館為適應讀者日益多樣的文獻信息需求,不斷豐富自身館藏文獻資源種類與數量,努力為讀者提供各種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源。
3.服務內容多元化
網絡信息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廣泛運用,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與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一個地區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識中心,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而是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由傳統的館藏借閱服務向數字化、網絡化、自助化方向延伸,服務內容由單一的文獻資源借閱服務向展覽、培訓、講座等多樣化讀者活動方向擴展,以滿足讀者其他的文化娛樂消遣需求。
四、“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
1.加快數字化進程,推動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建設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新興的信息技術正不斷進入到圖書館領域之中,隨著公眾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共圖書館必須加快數字資源建設與整合,推進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加快向大數據時代的全媒體復合型圖書館轉變。借助各項最新信息技術成果,各個公共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各個公共圖書館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進行數字圖書館建設,推進各類數據庫建設,拓展館藏資源范圍。部分公共圖書館根據自身實際打造了一批獨具地方特色、內容豐富的特色專題數據庫。
2.加強圖書館用戶的培訓,提升讀者信息獲取能力
作為由財政支撐的公共圖書館,利用率的高低是其存在價值的具體體現,利用率越高其價值越能得到彰顯,這是公共圖書館存在與發展的根基和命脈。要提高公共圖書館利用率,必須使公眾能熟悉圖書館館藏及掌握相關知識技能,能夠熟練地使用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對用戶開展相關培訓,使其能夠熟練掌握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所提供各項服務的使用技能,具備網絡信息資源檢索與分析鑒別能力,具備在龐雜的網絡信息中搜集、篩選、分析和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3.增強服務宣傳,提升自身知曉度
公共圖書館應該加強對外界的宣傳工作,使自身的各項服務與活動能夠及時為公眾所知曉,提升各項服務的利用率。因此,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資源加大自身宣傳力度。通過各類途徑加強自身宣傳,使盡可能多的公眾了解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所提供的各項服務。既通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又要創新宣傳方式,利用微信、微博、短信等平臺進行精準的信息推送服務,使更多讀者知曉、了解圖書館所開展的活動及服務,激勵、吸引其走進圖書館,參與圖書館活動或借閱書刊,以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大程度的實現其社會價值。
4.創建專業化隊伍,夯實服務創新人才基礎
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要更好的為讀者服務,不僅要求館員具有較豐富的圖書館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有創新思維及較強的新技術接受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意識。公共圖書館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培養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需求的既具有豐富的圖書館專業理論、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的專家型館員,又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創新服務意識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公共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創新服務工作方面才能不斷取得新突破,服務效能才能不斷得到提升。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應該勇于把握機遇,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創建一支專業化的圖書館館員隊伍,加強自身數字化進程,積極主動進行服務創新,不斷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為國家的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宋艷霞.“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用戶服務創新探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1)
[2]張幸格.論“互聯網+”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劉靜靜.淺析互聯網+ 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求知導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