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容+李湘君
[摘要]伴隨著“一帶一路”步入建設的黃金時期,立足于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結合國家及自治區的新政策,運用SWOT方法分析在新形勢下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對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廣西形成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的“三大定位”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廣西;一帶一路;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4-0066-05
在“一帶一路”建設全面進入實施的新時期,國家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等文件,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沿邊開發開放,也先后出臺了《廣西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思路與行動》《廣西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十三五”規劃》《廣西擴大開放合作和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這些新政策的出臺以及國際新形勢的出現為廣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廣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成就
(一)廣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關系發展顯著
2017年2月13日,廣西商務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廣西與“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貿易額達20079億元,增長09%,占廣西對外貿易額的634%。其中,對外投資以東盟國家為主,占廣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方協議投資的845%,占廣西對外投資中方協議總額的4575%[1]。
(二)“先行先試”推進跨境經濟合作取得進展
2016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決定在濟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東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東新區、兩江新區、西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武漢城市圈、蘇州工業園區12個城市和區域(以下簡稱試點地區)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2]。其中,2016年8月公布了《防城港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方案要點》,其中包括六方面探索任務:探索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探索形成各類開發區(園區)協同開放新機制、探索推進國際投資合作新方式、探索建立質量效益導向型外貿促進新體系、探索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探索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該文件的公布,標志著防城港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該文件公布后,防城港市多次與越南廣寧省就推進跨境勞務合作改革進行會談,并就跨境勞務合作管理協議內容、建立雙邊聯絡機制、營造良好的出入境秩序和就業環境等問題達成共識[3]。截至2016年10月,防城港市共批準10家跨境勞務試點企業,總批準用工人數1020人。跨境勞務合作的推進,進一步規范了越南邊民務工和入境的管理,促進了中越雙方睦鄰友好合作。
(三)開放平臺載體不斷完善
廣西現存開放合作平臺載體數量多、規格高、種類全。國際交流平臺主要包括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為國內外各界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在2017年1月公布的《廣西擴大開放合作和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在未來的發展中要著力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深化北部灣和瀾滄江-湄公河等次合作領域、構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加快構建東盟信息港、加快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合作等合作平臺,促進廣西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四)沿邊金融改革成效顯著
2013年11月,國務院批準了《云南廣西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在廣西沿邊金融改革實施三年以來,廣西自主建成了聯結東盟的跨境人民幣資金高速公路,成功搭建了人民幣對東盟國家貨幣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平臺,跨境人民幣貸款、雙向資金池、跨境電商結算等多項試點政策有序實施,基本形成了輻射東盟的人民幣投融資循環圈,廣西與境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交流合作深入發展。截至2016年11月,廣西人民幣跨境收支累計突破6750億元,結算量位居西部12?。▍^)、8個邊境?。▍^)第一,結算對象覆蓋98個境外國家和地區,人民幣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達595%[4]。截至2016年12月末,廣西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內14家企業從新加坡、泰國等境外銀行融入低成本跨境人民幣資金57億元,融資額在全國13個試點區域中位居前列;廣西開展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17筆,其中人民幣簽約金額為134億元,人民幣提款金額為108億元[5]。
二、新形勢下廣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SWOT分析
(一)優勢
1“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區位優勢
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省份,處在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連接著中國與東盟兩個廣闊市場,既是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東盟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海陸通道,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將廣西置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同時廣西具有的經濟發展平臺、多重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可以為我國中南和西南地區開拓東盟市場,為東盟向中國中南和西南省份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支持。
2經濟發展平臺優勢
首先,廣西每年都承辦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而“兩會”的經貿時效將逐步由展館內向展館外輻射,從而促進廣西加強互聯互通、產業合作、跨境金融、要素配置、市場建設、人文合作等,實現引導項目在廣西落地生根,從而帶動廣西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廣西深層次開放發展格局的形成。伴隨著廣西各種開放平臺載體不斷完善,為廣西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優勢。
3地方政策支持優勢
在2016年制定的廣西“十三五”規劃中,強調廣西應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一廊兩港兩會四基地”,構建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產業合作基地、開放合作平臺、人文交流紐帶和區域金融中心[6]。加快形成廣西面向國內國際開放合作新格局。2017年1月廣西實施《廣西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十三五”規劃》,該規劃明確廣西沿邊地區將在合作模式、平臺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快對外開放先行先試,改變以口岸貿易物流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積極構建沿邊特色產業體系。同時也將實施《廣西擴大開放合作和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該規劃以大力培育開放型產業體系、提升開放合作園區發展水平、建設互聯互通國際綜合樞紐、完善開放合作機制平臺和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作為支撐,促進廣西開放型經濟的形成。
(二)劣勢
1綜合經濟實力較低
2016年廣西全區的生產總值1824507億元,在全國各省GDP排名中位列第18位。而2016年,廣西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05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9元,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廣西是集“老、少、邊、窮”于一體的典型經濟區,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要區域。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廣西111個縣(市、區)中有54個貧困縣,目前廣西仍有貧困人口332萬,扶貧工作面臨產業發展水平低、易地扶貧搬遷難度大、貧困人群內生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7]。這些都給廣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沿邊開發開放造成巨大壓力。
2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
由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北部灣經濟六市(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全年合計固定資產投資為868537億元,生產總值為880895億元;珠江-西江廣西七市(柳州、桂林、梧州、貴港、玉林、賀州、來賓)全年合計固定資產投資為896927億元,生產總值為934847億元。桂西資源富集區(白色、河池、崇左)全年合計固定資產投資為229683億元,生產總值為253769億元。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地區經濟發展態勢較好,而桂西資源富集區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科技發展滯后、教育狀況不理想,交通設施等因素,致使經濟發展依然較為落后。
3基礎設施不完善
雖然近年來廣西經濟保持增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但是廣西地處少數民族邊陲,基礎設施發展滯后依然制約廣西經濟的發展。目前,廣西公路、鐵路、高鐵在通車里程和貨運、客運運輸量上在全國居于中下水平。北部灣港口基礎設施有待升級,存在港口規模不大、深水泊位不足、進港航道等級低、缺乏大型專業碼頭和深水航道、陸域配套設施不完善等不足,距海上貨物現代物流基地有一定差距。2016年廣西北部灣港口(防城、欽州、北海)的年吞吐量為20387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948萬標箱。而廣州港僅2016年上半年就完成貨物吞吐量81978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6122萬標箱。
(三)機遇
1國家戰略覆蓋帶來的機遇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家對廣西的三大戰略定位是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其中“一帶一路”建設中六大經濟走廊,廣西涉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兩條;在《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五橫兩縱一環”的戰略格局中涉及“一橫一縱一環”;在《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確定的“一灣兩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體系中,廣西是核心城市;除此之外,廣西還涉及珠江—西江經濟帶和左右江革命老區等發展規劃。綜上,廣西全域實現了國家戰略全覆蓋,享有民族區域自治、西部大開發、沿海沿邊沿江開放、國家自貿區發展戰略、革命老區振興等疊加政策,是我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的地區之一。
2多重區域經濟合作重疊帶來的機遇
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既是中國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也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需要。廣西地處我國西南邊境,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地理位置優勢,與此同時也位于我國多重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交匯地,包括中國-東盟升級版,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兩廊一圈等多重區域合作機制。在這樣的多重區域經濟合作格局中,廣西實際上處于“輪軸”的地位,根據“輪軸-輻條”原理,廣西可以獲取軸心地區的眾多利益。
3TPP終止帶來的機遇
2017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TPP協議簽訂達成后,在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基本實行零關稅,貿易自由化程度顯著高于WTO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TPP內部成員間貿易“門檻”降低的同時,中國出口到東盟國家的一些產品競爭優勢相對會削弱。TPP一旦終止后,由于中國-東盟升級版零關稅已經覆蓋了雙方90%-95%稅目的產品,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很高,會導致TPP成員國轉向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機遇。
(四)挑戰
1周邊省份的競爭
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38萬億元,進口24萬億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占我國對外投資總額的85%[8]。“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帶動我國參與省份和沿線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有18個省(直轄市)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范圍,各省均抓住機遇,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其中云南與廣西的競爭較大,云南和廣西均是我國通往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云南被定位為面向南亞和東南亞的輻射中心,也與東盟國家陸路相通,積極參與中國-東盟升級版、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等區域經濟合作,借助外力帶動云南經濟的發展。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進程中,云南在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上將與廣西形成較大的競爭。
2全球經濟增長乏力
在全球范圍內,受有效需求普遍不足、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全球貿易持續低迷、金融市場頻繁震蕩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廣西對外貿易也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在國際經濟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2016年廣西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17042億元,其中出口額為152384億元,進口額為164659億元,貿易逆差12275億元。歐盟2017年2月發布的經濟數據預測,歐元區在2017年GDP增速預期為16%;世界貿易組織(WTO)2016年9月認為全球貿易增長已放緩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慢速度,對2016年的全球貿易增速下調為17%,2017年增速預期下調至18%-31%。除此之外,英國脫歐、南海仲裁、美聯儲加息預期、恐怖主義威脅等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的不確定性因素都將影響全球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抑制國際間經貿往來,導致全球貿易持續低迷。東盟是廣西對外貿易的主要貿易伙伴,南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對廣西對外貿易影響較大。
3貿易保護主義升級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2016年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經濟體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超過20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2009年世界貿易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9]。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實施貿易保護政策、設置貿易壁壘,運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干預自由貿易,成為一些國家強占國際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2016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成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國家貿易委員會將為總統就貿易談判的創新策略提供建議,納瓦羅的最新任命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將會兌現競選中有關貿易政策的大部分承諾,可能會推行更多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與他國發生更多貿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大。2017年全球政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英國脫歐,歐洲四大經濟體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均大選,韓國總統選舉等事件都可能給現有的國際貿易政策增加變數,或進一步加劇全球范圍的貿易保護態勢。
三、SWOT矩陣下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策略
廣西順應國家全面深化對外開放的大格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有相關新的激勵政策出臺,并且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因此廣西應隨時根據國家政策和國際環境變化來審視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抓住機遇,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在此基礎上加緊制定融入中國—東盟升級版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政策。根據前面的分析,做出新形勢下廣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SWOT戰略舉證矩陣(見表2)。
廣西位于我國中國-東盟升級版,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兩廊一圈等多重區域合作機制的交匯處;同時廣西也是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北部灣城市群和東盟市場的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對外開發開放的前沿窗口,是我國各省區通向東盟的門戶。其中,廣西居于核心地位,可以充分運用地理位置優勢,在多重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下享有眾多優惠,帶動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及珠江—西江經濟帶經濟融入周邊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中,把廣西建設成為周邊自貿區結合區。
2建設六大經濟走廊對接區
在“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六條經濟走廊中,廣西涉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兩條,廣西應緊緊抓住這一機遇,構建“通江、達海、出邊、連全國”的陸海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互聯互通。在陸上互聯互通方面,促進以南寧為主要節點,向南連接中南半島,向北貫通亞歐大陸橋的陸路交通體系的形成,成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結合區。在海上互聯互通方面,將廣西北部灣區域打造為我國區域性的航運中心。在航空互聯互通方面,以南寧為核心,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航線的開發建設,形成面向東盟的區域性航空貨運中心和面向東盟、鏈接“一帶一路”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二)優勢挑戰(ST)戰略
1構建區域間產業協作平臺
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我國西南、中南以及經濟發達省份合作,探索通過聯合出資、資源互補、技術支持、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加速建設“飛地產業園區”、跨省合作園區等新型合作模式,吸引其他省份制造業到廣西投資,建立生產基地,利用廣西的多重區域合作機制開拓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2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
在貿易便利化上,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按照有利于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便利國境為原則,加速貨物在各國海關監管區的便捷流動。尤其是利用廣西作為我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大通道,積極爭取國家有利政策,探索“兩國一檢”通關模式,促進貿易便利化。在投資便利化上,可以借鑒上海自由貿易區經驗,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探索符合沿邊開發開放,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的新機制。
(三)劣勢機遇(WO)戰略
1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
緊緊抓住廣西所具有的多重區域合作機制、國際產能合作等機遇,對內吸引我國其他省份到廣西投資,成為國內企業走向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始發點;對外鼓勵海外投資者在廣西投資建廠,構建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開拓我國內陸市場的落腳站,雙向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在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過程中也應強化監管,嚴格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等項目的建設,并盡量避免引進產能過剩、低水平重復建設等項目。
2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
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產能合作的機遇,推動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一是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產業園,將中馬“兩國雙園”的合作模式不斷推廣,企業在兩國園區中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優惠,并且可以利用園區所在國所具有的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平臺,更廣泛地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二是完善“走出去”的相關機制,協調加強與各部門的合作,簡化對外投資合作的手續;深化沿邊金融改革試點,為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資金支持;完善對外勞務人員的保護機制,維護境外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四)劣勢挑戰(WT)戰略
1培育外貿發展新動力
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廣西應在培育傳統產業優勢的基礎上,提升新型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培育外貿發展的新動力。在培育傳統產業優勢方面,優化升級制糖業和煙草等產業,大力發展果蔬加工、精制茶葉等食品產業,提升鋁、銅等有色金屬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向產業鏈高端發展;結合東盟國家的市場需求,加快廣西木材加工、造紙等產業的發展。在制造業方面,由“廣西制造”逐步向“廣西智造”轉變,將北部灣經濟區、柳州打造為重大成套和技術裝備的制造產業基地。尤其是柳州,可以做大做強汽車產業,打造以自由技術為主的汽車產業群。抓住中國—東盟升級版和“一帶一路”的市場機會,促進廣西制造業走出去。在服務業方面,加快推進國際物流業、跨境旅游業、跨境金融合作、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區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
2擴大人文交流合作
著手建構官民并舉、官民參與的人文交流合作機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體育運動、文化教育、技術轉移、醫療保健、海洋資源、旅游會展、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建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合作基地。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家學者、企業人士和社會人士到廣西進修培訓,努力辦好中國—東盟留學生“雙萬人計劃”,將廣西打造為國際留學和培訓的基地,成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一帶一路”: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M].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
[2]王靈桂 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王玉主 “一帶一路:與亞洲一體化模式的重構[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4]趙晉平重塑“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新格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5]成都市社會科學院聯合課題組成都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與對策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6]史本葉等新形勢下我國擴大沿邊開放的新戰略[J].經濟縱橫,2016(5).
[7]顧陽 “一帶一路”建設步入發展黃金期成全球貿易亮點[N]經濟日報,2017-02-16.
[8]蔣利輝等“一帶一路”,民族地區的重大戰略機遇[J].中國民族,2015(5).
[9]葛勇、倪明媛中巴原產地證書助力“一帶一路”戰略[EB/OL]新華網,2017-02-21.
[10]張成立“一帶一路”戰略給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帶來的新機遇——以綏芬河市為例[J].對外經貿,2015(9).
[11]程竹社科院報告建議:加強一帶一路貿易合作 擴大貿易規模[N]中國證券報,2017-02-16.
[12]田春生從“一帶一路”看中國沿邊經濟發展與合作的特點與問題[D].廣西大學學報,2015(9).
(責任編輯:喬虹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