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妹
誦讀語言凝練、意存高遠、富有哲理的經典詩文,可以把傳統優秀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幼稚的心田,讓學生成長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一至六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達160首之多,我們必須通過激情誦詩、再現詩畫、積累背詩、仿用詩句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經典詩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陶冶學生高雅的情操,鍛鑄學生的健康人格。
一、激情誦讀,感知語言美
經典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是學生近距離接觸、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讀背一些古詩詞,對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接受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詩歌講究平仄、對仗、韻律,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諧的節奏。理解古詩文的重要一環就是讓學生在反復的詠誦過程中自行感知和體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朗讀形式上靈活多樣,通過范讀、跟讀、聽同學讀、小聲讀、大聲讀、自由讀、分組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新奇、讀出韻味、讀出感情。無論怎樣的朗讀形式,都應當力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注意停頓、輕重音、語調、語速的變化,讀出節奏感。 如教學《贈汪倫》時,課上剛播放韻律悅耳的錄音朗讀,學生便產生了興趣,教師借此指名讀,以學定教,把握“乘舟、潭、不及”等詞的讀音;接著在學生初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講“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的故事。初步理解詩文大意之后,指導學生放低聲音,輕聲誦讀,細細品味,感悟詩文的意境。在學生深入理解詩意、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之后,再組織學生欣賞入境誦讀。最后,配樂誦讀。學生通過激情吟誦詩文,不僅感受到了漢語言音律的美、詩文意境的美、形象的美,還豐富了語言積累,獲得了獨特的心理體驗,從而提升了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促進了其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領略韻昧,揣摩語言美
經典詩文的語言富于形象性、動作性、色彩性、音樂性和多感性。它是一個以語言為媒介的審美世界,古人為了把詩文的語言煉得更傳神,更動人,更精煉,更悅耳,不惜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從“力求一字穩,耐得半霄寒”“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等詩句都可以看出。品味揣摩詩文的語言美,使學生入于目,聞于耳,銘于心,多方面感知詩文的語言美,接受感染熏陶,獲得審美享受,從詩文中吸取語言的滋養,逐步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如教學《泊船瓜洲》時,引導學生體會“綠”字。詩人王安石曾用“到”“過”“入”“滿”等字眼,但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形容詞“綠”,將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意境全出。從視覺上給人以極大的沖擊,同時,“綠”又有動詞的意味,吹綠,使之綠,使春風具有一種動感,將春風擬人化,更增添了動態美。
三、再現畫面,體昧語言美
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好詩往往又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一段精彩的敘述。讀者在誦讀過程中,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心騖八極,神游萬仞。因此在教學中,隨著年級的升高,可逐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憑借想象中的畫面再現情境。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而且在想象中還能讓學生體會到古詩文語言的美。 如《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于是,我在課堂中決定讓學生給詩配畫,感受意境。先是由我配樂深情讀詩,學生閉眼想象畫面;接著指名學生交流腦海中出現的畫面;然后小組合作,給詩配畫。這樣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深刻地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既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幫助其理解了詩意,內化了語言。
四、巧記妙背,積淀語言美
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在小學階段積累更多的古詩文,不僅能啟迪人的心智,而且能凈化人的心靈,豐厚人的文化底蘊。要提高背誦質量,則要教師采用多種形式激起學生的背誦興趣。 例如,巧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設置生動形象的場景,讓學生通過直觀畫面來背誦。如學習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可以按照課文插圖制作課件,讓學生根據畫面的描繪與詩句對照,便抽象為具體直觀圖像識記背誦。圖片能促進小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興趣。從而促使其背得快,記得牢。
五、仿寫運用,表達語言美
華盛頓說過: “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于廢紙。”背詩文也是如此。所以,在學生積累了大量詩文后,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誦讀的古詩文做到學以致用。 要論證一個論點,單單一個句子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把類似主題的古詩文名句歸納整理在一起,以便在寫作文的時候運用,增強說服力。如關于“奉獻”的古詩文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千百年來許多詩人才華所傳達的感情,伴隨著古老的河山,通過悠久的歲月,載著古人的智慧與才思,和著歷史上多少人間興衰而來,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家國之思。經典詩文潤澤人生,絲絲書香引領成長,廣泛而有效的經典誦讀猶如一抹沁人的春風,為孩子們帶來溫馨和愜意,為他們的精神涂上了亮麗的底色。讓我們通過經典詩文誦讀,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吧!
(作者單位:安徽省鳳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