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目前環境保護者的熱議話題,要想改善當前社會的環境問題需要每一位社會人士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應有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思想和意識。環境保護工作要求所有人的共同參與,做到全民保護環境的程度。
【關鍵詞】初中生物;環境教育;探討
一、初中生物教學環境教育滲透的重要作用
每個人都應有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思想和意識。作為教育事業單位更應該引導學生增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注意觀察身邊環境的變化,將環境保護滲透到學生的教育課程中。對此我們可以主要以生物學科為主,利用生物學科本身的優勢所在,普及環境教育相關的文化知識,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意識,共創綠色家園。
1.初中生物的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就是以學生問載體,環境為基礎的教育理念。為了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我們要用知識的力量來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加大人民對環境保護的知識普及和培養環境保護相關的人才力量,建立以環保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目前環境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人類正面臨環境污染帶來的巨大考驗。環境保護在“九五”計劃之中被明確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環境教育的主要出發點就是圍繞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法規等進行展開。
2.生物教學與環境教育存在的關系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與工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家和各大企業尋求能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然而其結果卻大多不盡如人意。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還是各大污染源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夠,還有就是目前治理污染的技術不夠成熟。對此近年來很多教育者提出在生物教育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相關的知識,有利于讓初中生更清楚的了解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以及在其內心產生危機感,培養初中生的環保意識。
3.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思想
生物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關系,認識到人類的一些不良行為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和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生物教育內容其目的是讓初中生初步學習環境與生物之間互相影響的關系,以及保持生態平衡的意義所在。對此生物老師要對環境保護這一方面的教育素材進行充分的運用,了解各大違規企業的廢水廢氣排放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教師還要善于舉現實存在的例子,如植被多的地方會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其理論就是植被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影響的,所以要對坡地、沙地實施植樹造林,減少其肥沃土壤的流失;苔蘚植物對環境的敏感度相當高,其可以作為活體空氣污染檢測指示器。白色污染對環境的破壞力巨大,不可降解塑料埋在土壤中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消失,由于其不透水也不透氣嚴重的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只要生存在地球上那么每個人都要接觸和呼吸空氣,空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更是巨大,其主要的污染源主要是汽車、火力發電站、供暖公司等由于燃燒不徹底生成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對人體的呼吸器官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其還會形成酸雨對建筑物造成腐蝕。
二、初中生物滲透教育的基本要求
1.保護環境的緊迫性達成基本共識
以前只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那段時間為了掠奪更多的自然資源,而大量的砍伐樹木、開采礦物、捕殺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以及各大工廠大量的排放廢水、廢氣、廢渣,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得生物圈平衡達到破壞。大氣污染主要原因就是污染物的含量遠遠超過正常的空氣濃度,讓人和動物的一些器官發生病變,從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抵抗力差一點的會出現嚴重的疾病。
2.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公共意識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呢?對于保護環境不要只是空喊口號,等到真正面對利益與污染選擇的時候,還有幾個人能夠堅守本心,所以空喊口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對國民素質進行改變,增強其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學校制定初中生物滲透教育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從思想向對學生進行教育,達到從小眾到大眾的擴算式教育。
3.利用社會對生物教育的滲透
讓學生參加較多的環境保護類的公益活動,如環境日、植樹節等再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給初中生布置一些當地環境監測統計類的課題,讓其對周邊環境變化進行調查研究。還可以讓學生參加公共場所打掃衛生、海邊撿拾垃圾等活動,激發初中生對環境保護愿望與責任感,和發自內心的熱愛環保這一公益活動。
4.規范日常行為
地球是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不能有效改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等待人類的命運將是徹底滅亡,呼吁每一位公民請不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句空話,對于環境保護無小事,我們要從身邊最常見的污染現象入手,如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垃圾分類處理等都是有效的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
三、結論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工作要求所有人的共同參與,做到全民保護環境的程度。學生作為校園與社會最大的媒介因素其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更是重中之重,學校更要緊抓可持續發展這一理論,也是生物學科對學生教育最重要部分,每一個人都要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明天更好的環境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趙功偉.生態環境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環境教育.2010(12)
[2]葛長龍.在生物學教學中滲透生態環境教育[J].生物學教學.2010(07)
作者簡介:
劉文彪(1970.11~),男,漢族,籍貫:江西省新干縣,學歷大專,職稱:初中生物教育二級,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