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華巒
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已成為中學英語教學中師生共同面對的一個新挑戰。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因為忽略聽力的重要性,或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導,導致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的“短板效應”比較明顯。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聽力方法的指導,通過精心設計中考英語聽力專題復習課,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下面我結合中考聽力對話理解這個專項練習的教學設計來具體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導入的有效性
英語是一門節奏感很強的語言,英語歌曲也可以用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所以在導入的時候,我就設想是否可以通過英語歌曲抑揚頓挫的節奏感來激發學生聽說英語的積極性。因此,我選了一首深受大家喜愛的英語歌曲Seasons in the Sun來導入。為了將英語歌曲與本堂課的內容更好地銜接起來,我讓學生聽歌曲的最后一個片段,并嘗試復述其中的歌詞。這樣,在愉悅學生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個有效刺激,考查了他們的聽說能力。隨后我再呈現歌詞,教讀、教唱。很快,學生就能跟著音樂唱出來了,這時候的他們充滿了學習英語的成就感,而我的導入目的也得到了真正的實現,那就是讓他們明白了聽說能力對英語的重要性。
當然,就如何提高聽力而言,我重點強調了心態、以說促聽、聽力策略、模仿等方面對聽力的影響,目的就是給予學生綜合性的方法指導。
二、口語指導與聽力教學有機結合
事實證明,一個英語口語好的學生做聽力練習的時候語感自然要更好些。由于我們的漢字是單音節發音,而英語是可以多音節發音的,而且在發音的變化上很靈活,和母語的發音確實存在諸多差別。因此,英語發音對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點。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學生覺得英語難聽懂的原因。如果不幫助學生突破這個難點,那么學生在聽力練習中難免會“事倍功半”,所以我認為給予一定的口語指導是必要的。當然,在一堂僅有40分鐘的聽力課中我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這堂課我重點呈現的是英語口語的兩大特點,并且用朗朗上口的語言概括出來。一是“能省則省,能連則連”——講英語的失去爆破及連讀問題。二是“有強有弱,抑揚頓挫”——講英語弱讀導致的口語發音靈活問題。在例句的選擇上我盡量選聽力文本中的詞組或句子。
三、注重選題的合理性
一堂聽力兼方法指導課,在選題上應體現合理性與科學性,題目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體現出層次感。在選題時我會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聽力中會出現的問題,預估試題難度,從而做到合理穿插難易適度的聽力題目。我分別選取短、中、長三種類型的對話理解題目,既安排了練習,著重給予方法指導,也有檢測,著重考查學生對方法的應用。當然,所選的題目涉及的都是日常交際話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盡快進入語境,有利于聽力質量的提高。
四、 注重聽力策略的針對性
在對英語對話理解題目作了深入分析后,我在課堂上重點強調了以下聽力策略:①快速瀏覽,預測信息;②領悟要點, 有的放矢;③抓大放小,記錄關鍵;④第一遍,專心聽,第二遍排除干擾、合理推斷、確定答案;⑤當機立斷,學會放棄。但是這些聽力策略如何呈現并且突出何種策略才更有指導性是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例如,短對話與長對話所采用的策略就應該有所區別。因此,我在聽力教學環節運用了“探究式”教學策略,即先讓學生做一道短對話理解題,核對答案后,我會問個別學生他是如何做對這道題的。這樣可以引導該生回答,讓他們發現并總結做該題時應用到的聽力策略,如“快速瀏覽,預測信息”“領悟要點,有的放矢”等策略。而對難度較大的對話理解題,我則會強調“排除干擾”“學會放棄”等策略的應用。
五、 模仿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有些教師在聽力教學中往往容易忽略對聽力材料的模仿。其實模仿恰恰是聽力練習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為模仿地道的語音和語調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地積累語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但是在模仿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教師應給予有效的語音語調示范,力求模仿的準確性與有效性。這要求教師具備較好的口語水平,這樣的聽力示范才更有說服力。②選取合適的錄音片段進行模仿。錄音片段應體現明顯的語音語調特色,如詞組get up, 句子“Im just afraid to fail in my English. ”等既體現了英語的連讀、弱讀等語音特點,而且也包含語法知識點,學生對這些詞組或句子的有效模仿積累的語感還可以用于突破語法。
六、 要善于指導學生發現問題
學生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發現問題,對癥下藥。例如,在播放某一段聽力材料后,針對“Why does Jeff look unhappy? ”這一問題,有的學生回答正確答案是“C. He is worried about his English. ”但我考慮到聽力材料中有“B.He failed in the English test”的關鍵詞“fail in”,于是就故意反問學生,難道答案不是B嗎?被我這樣一反問,馬上就有附和我的答案的學生。這樣一來,我們很自然地引出了關鍵句——Im just afraid to fail in my test. 學生這時就會發現聽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誤把B項干擾項當正確答案了。我引出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一個教師要有比較敏銳的意識去判斷學生在聽力練習中會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新田縣瑞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