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婧
摘要:當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現象不能只是歸結到教師個人身上,還與學校監管體系以及社會整體氛圍有關。筆者在多年工作經驗和教師訪談相結合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總結教師職業道德失范問題的具體原因,把農村小學教師的道德失范現象產生的教師個人方面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農村小學;職業道德;成因
1教師道德文化素質偏低
“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就是說不單單要教授給學生課本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教書育人中的‘育人是教育方面深層次的東西。這是對一個人的內在要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教師應該結合自身體會去引導學生自覺規范自身行為”
現如今,農村小學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普遍考察的是知識的儲備和講課水平,不考察他的思想品德,這也就為日后的教學工作帶來隱患。農村小學僅看中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學歷文憑,一名合格的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僅僅是最基礎的東西,品德高尚才是核心問題。一些農村小學中,部分教師考上編制不來上課,而是找臨時大學生來代課,每個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小部分給代課老師。這種現象的存在是對教師職業的侮辱,從這一問題背后我們看到的是有關部門監管不力,沒有管理層的縱容,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發生。所以說,對當前教師道德失范問題,不應僅針對教師這一職業本身,還要對管理層進行必要監督。切實保證農村小學生的正常受教育的權利。部分教師的思想政治觀念不強,在施教過程中,會間接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的形成。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受不良思想的影響,對學生冷言挖苦、接受禮金等行為,嚴重影響了教師形象。部分農村小學教師不顧教師形象,肆無忌憚的接受家長請客吃飯、接受家長禮金,如有不滿意就會對學生旁敲側擊。具體表現在:(1)教師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知識面太過狹窄,知識陳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根據調查報告,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農村教師的教學情況,受特殊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是民辦教師轉正,他們中間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識面太過狹窄,授課方式方法陳舊,不能靈活應對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工作,不能從理論層面提出教育新主張,缺乏新社會經濟背景下的新理論體系。(2)部分學校開始的課程中,課程設置有很大問題,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輕學生思想觀念培養,重視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3)學校教師知識面狹窄不僅體現在教師的知識匱乏,還表現在對現代知識的吸收借鑒能力不強,如文科教師對科普知識一竅不通,缺乏自然知識。部分學校的教材還是上世紀的陳舊教材,教學手段仍然陳舊不堪,上課還是老步調,缺乏應有的創新,學生學習熱情低下,知識吸收接納情況很差。填鴨式教學仍然存在于大多數課堂之上,教師不能突破自己,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對現在的教學手段有排斥態度,多媒體更是一竅不通,很難發揮現代科技對教育教學的積極影響。
2教師感覺職業壓力過大
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崇高的,作為教師應該感到工作的自豪感。在施教過程中,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受到積極的影響。而在這一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名教師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關系著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社會經濟日新月異,新事物、新理論層出不窮,這也為目前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這種新局面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部分教師的教學壓力陡增,一些教師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受到外部壓力的時候,往往做出一些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行為來。在應試教育這個指揮棒的引導下,部分學校以教師的教學成績當作硬性條件和最高標準,應聘教師的考核也是首先看重學生成績。這也會使得很多教師僅僅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了成績不顧一切,打罵體罰、侮辱謾罵等教師道德失范現象層出不窮,在一定程度上也應該歸結于現代教育的評價體系。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體會不到教學有什么成就感,感受到的往往是教育的壓力,對待工作缺乏應有的耐心,不能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的教學活動中去,這必然導致教師道德失范現象的出現。
3教師本身師德意識欠缺
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價值觀,在目前看來意義深遠。這不但影響教師的施教過程,同樣也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影響。修身對教師來講必不可缺,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師會得到學生和同事的高度認可,反過來會促進自己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素質,不單單表現在知識量上,更重要的是將提高自身道德規范放在核心位置。教師的內在素質關乎著教師教學活動的展開,要想提高教學成績,教師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僅僅靠外部灌輸得來的,而是要靠教師的自覺性,受到外部事物啟發,自覺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部分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不足,源于對利益誘惑的抵制能力較弱,疏于對自身監督造成的。部分教師在學校外開始輔導班、搞第二職業,疏于學校班級管理,畢竟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教師還認為,提高教學成績就是最好的教師,誰能提高學生成績,讓學生考上一個好的學校就是對學生最好的結果。殊不知知識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現在高分低能的學生比比皆是,這就是僅僅重視考試成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