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剛
摘 要: 傳統的作文教學弊端越來越突出,相比之下,將多媒體應用于作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還可以拓寬信息渠道,改進寫作教學方法,提高寫作教學技能。在作文教學中要整合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 網絡資源 作文能力 培養方法
一、引言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先進的硬件設施”、“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學生信息技術運用技能的提升”等新現象引發了一線教師對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的深入思考?!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钡牵绾伟研畔⒓夹g與作文教學有效整合,形成新型作文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呢?
利用網絡改進作文是當前作文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網絡的開放性,促進了寫作的個體化表達;網絡的海量信息,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網絡的交互性,方便了寫作交流、展示成果;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了寫作方式、習作指導等,這些確實是傳統作文教學所無法企及的,必將對作文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1]。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有創意地表達?!盵2]
西方發達國家著手進行“計算機和寫作”的專門研究,并體現在相關的課程教學大綱中。英國語文課程大綱中要求第一階段的學生就要運用電腦寫作,“給學生提供機會謀劃并修改自己的文章,在紙上或屏幕上組織和發展自己的思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中要求八年級學生“通過使用計算機網絡與調制解調器來計劃與執行多步學習搜索”。在德國語文課程標準中,電腦寫作是作為寫作的一種目標和任務而提出的,而非電腦的操作或文字處理??梢哉f,西方在不放棄要求學生紙筆寫作方式的同時,重視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的整合,倡導學生運用電腦和互聯網寫作,以便較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網絡環境下的閱讀、寫作能力的寫作教學趨勢,正適應了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要求[3]。
縱觀我國作文教學的歷程不難看出,提倡素質教育之前的作文教學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教,我給、你收”的模式,沿用的是“知識——傳授——練習”的模式,媒體技術以鋼筆、紙、教科書、粉筆、黑板為標志。20世紀 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訓練——能力——訓練”的模式,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但是這些都屬于師生單向傳遞信息的教學時代,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捉襟見肘。
由此可見,隨著教學的媒體技術的變化,作文教學模式會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已經是不可辯駁的現實存在。21世紀初,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媒介作文教學需要新的模式。因為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不相匹配,甚至阻礙作文教學的發展。近十年來,一線語文教師不斷摸索,探索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并且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嘗試找到雙向、多向信息交互的信息傳遞模式。
二、傳統作文教學的弊端
1.教學流程相對固定,千篇一律。首先是教師命題,然后是教師在寫作前的點撥,加上前綴、后綴,分析選材,教師給一篇范文讓學生學習,然后學生審題、列提綱、打草稿、謄寫在作文本上;接著教師批改,挑選好的或者差的文章在課上指導講評,提出修改意見,學生二次作文,這樣作文流程就算完成。如此機械循環,周而復始,至于學生到底是否喜歡寫作,寫作能力提高多少,則很少在老師的掌控之中。
2.在課堂上能提供給學生的素材少之又少,學生在課堂框架內很難找到與問題相關的素材,再加上老師提供的范文極其有限,而且大多是“一讀而過”,學生根本無法從傳統作文課堂上學到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更加不用說提高作文能力了。
3.學生所有的想法和情感,只能在作文本上書寫,只能讓老師看,無法把寫作的樂趣分享給更多的人,當然也無法激發學生長久的寫作興趣。
4.學生作文局限在課堂內、作文本上,教師的命題無法提供生動有趣的情境創設,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實現雙向甚至多向交流,修改起來不容易,學生思維無法激活,作文思路無法開闊,作文千篇一律……
以上現象說明,教師作文教學水平有限,已經嚴重制約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作文教學整合網絡資源,培養學生主動作文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更深入,多媒體網絡等技術手段被廣泛地應用于作文教學,成為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一個新途徑?;ヂ摼W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而不斷更新的學習資源,彌補學生在生活知識積累和體驗方面的不足;互聯網可以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視聽刺激;互聯網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面感知的有效工具;互聯網可以提供便捷、及時、友好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使得課堂教學過程更具開放性、交互性和協作性;互聯網可以使學生作文的自主性和教學信息反饋的功能大大增強。
1.海量閱讀,素材積累網絡化。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閱讀空間,教師要讓他們從固守教材的封閉天地里走出來,為他們介紹一些好的圖書網站,如中華圖書網、中國電子圖書網等,并推薦網上一些好書、好文章,鼓勵他們自主地讀書。網絡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圖書資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且查閱、瀏覽便捷,無須金錢之憂,無須勞頓之苦,學生只要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有心儀的圖書網站,鼠標輕點,好書美文盡在眼中。網絡的交互平臺能讓學生建立自己的網上讀書筆記本。對于書中的精華部分,只需要復制、粘貼,就可以快捷地按一定分類標準錄入文檔,作為寫作素材予以保存。針對書中的某些觀點,學生可以提出看法和主張,并以讀后感的形式表達出來,或保存以作下次讀書參考,或可以在BBS、QQ空間、微博、微信朋友圈、百度貼吧等平臺上發帖的形式與他人交流,在這種看不見的語言交流中提高閱讀思辨能力和寫作能力。
2.在線互動,作文練習網絡化。運用BBS、E-mail、QQ(群)、BLOG(博客)、微信、百度貼吧、校園專題網站等網絡交流載體,提高交流的廣泛性,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化網絡信息的可選擇性、平等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憑借網絡的對話功能,以互發郵件、網絡聊天或論壇回帖、QQ、微信對話的形式與學生談心,引導學生感悟生活,捕捉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題材。這樣學生才會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言可議,大腦中就會涌現出源源不斷的活水,在網絡隨筆中閃現語言的靈性、思維的火花。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現實世界,其間有著很大的展示個性的空間。網絡的虛擬性和私密性能讓大家把感想、夢想、感悟、觀點、看法一吐為快,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網絡日記中一展身手。只需網上注冊,便可建立屬于他們的網絡日記本,輕松快樂地記錄真實的生活、真切的感悟,留下成長的足跡和大量的寫作素材,成為他們作文時源源不斷、取之方便的“活水”。這無疑是激發學生自主作文熱情,鼓勵學生自主練筆、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3.在線評判,作文批閱網絡化。網絡除了為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以外,還提供了共享的智慧資源。它將學校、社會、家庭聯系在一起,促使各種學習科目相互連通,打破各種學習空間的封閉性,實現在線指導或網下指點,而且通過已建成的作文教學網站或相關的作文軟件進行自主作文練習,促使作文優化。其方法一是找“志愿老師”網絡指導習作;二是搜尋專題網站,為學生提供素材;三是互助合作,引導學生自主構思;四是在網絡環境下自由表達,彰顯寫作個性。
4.在線合作,溝通交流網絡化。網絡交互平臺使學生的作文評價不再局限于教師評改、學生互評、自己修改,而是提供全新的手段,即利用網絡BBS、E-mail、QQ(群)、BLOG(博客)、微信等聊天工具實時對話等手段,進行在線作文評改。網絡交流平臺讓學生對作文評價和修改有親近感,樂于接受評價者的建議。網絡環境的即時傳輸功能能將學生的作文完稿后即發表在網上,傳送到很多人的面前,別人可以迅速瀏覽作文,或寫出評論,或贈送“鮮花”,或給予加分等,及時新穎的評價手段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快樂。在網絡環境中參加作文競賽變得更快捷方便,不必再像往常那樣層層篩選,只有少數學生的作品能幸運地被老師選上,參加比賽。只要學生愿意參加比賽,只要鼠標輕點,就能將自己的作品發布在網上,作品的優劣自有人評說。這無疑也是一種能讓學生享受作文成功樂趣的有效評價手段。
5.“互聯網+”讓傳統教學網絡化。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情境創設、重難點演示、資源提供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讓傳統教學實現網絡化操作。例如,向學生展示因條件限制不可觀察到的現象或場景(如向南方的孩子展示美麗的雪景),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視音頻材料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面的材料(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我眼中的奧運會”)等。
6.電子批注,讓習作積累網絡化。利用電子閱讀批注工具進行閱讀,學生可以邊讀邊批注、摘抄,為后續習作提供過程支持、素材積累和方法指導。學生可以摘錄好詞好句,積累寫作妙語和技法,也可以進行閱讀點評,累積寫作素材。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就文篇中的每一句話、一段話或一個故事發表點評,也可以由文篇展開聯想和想象,根據文篇進行片段仿寫。這些點評、聯想和仿寫,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解決了學生習作內容貧乏的難題。
總之,網絡為課堂作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資源和交流協作的平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課堂下學生習作課興趣低下、素材缺乏、交流單一等問題,但是網絡環境并非只是長滿鮮花沒有毒草的純凈之地。在教學中教師仍要引導學生合理篩選、處理信息,培養學生的作文精品意識、生活化作文意識,有效運用網絡這一互動媒體開發學生的潛力,為作文教學注入新的內涵,讓作文教學與網絡同行,師生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吳何生.“互聯網+”背景下小學作文評改模式的建構——以基于“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的作文評改教學為例[J].語文知識,2016(1):36-38.
[2]滕秀平.作文教學網絡化的理性思考[J].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7(1):45-46.
[3]全海燕.多媒體和網絡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4]宋文霞.網絡資源為作文教學帶來春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