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姿+李嫻
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注重道德教育,是我國一貫的教育傳統。早在先秦時期,孔子、孟子、荀子等諸子的著作中就包含了豐富的倫理道德思想以及實踐活動的記載,他們強調使蒙童“遠于澆薄之惡習,習于善良之規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近年來,湖南省桃江玉潭實驗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堅持把培養學生“言談文雅、舉止儒雅、形象優雅、志趣高雅”的雅行教育,貫穿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之中,這既是對中華民族道德傳統的繼承和弘揚,也是教育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育人效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學生的向師性很強,喜歡觀察、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筆者根據自己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及我校雅行教育的實踐,粗淺地認為:要繼續推行雅行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學生人格,提高學生文明程度,要以“提升教師形象”為突破口,打造教師雅行,從而推進學生雅行。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塑造優雅的教師形象,是推進雅行教育的身范工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范之一,教師的衣著發飾、一舉一動就像一本無聲的教科書,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教育效果。因此,教師自身形象必須是優雅的。
學校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辦公室要聘請禮儀培訓師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樹立優雅的形象。培訓首先從個人的基本形象開始,優雅的教師首先應該是清清爽爽、干干凈凈的。教師不能染張揚、怪異的發色;衣服要端莊大方,重莊重、輕時尚,重簡潔、輕華貴,女教師不要穿超短裙;面部要保持清爽整潔,女教師可略施淡妝,但不能濃妝艷抹。
其次,優雅的教師應該有正確的“坐、立、走”姿勢。教師每天在學生面前大聲疾呼,要他們“坐如鐘,站如松”,自己開會時卻抖動著二郎腿,升旗時搖頭晃腦地和同事說話,學生是不會信服這樣的老師的,這種教育學生的方式也是蒼白無力的。優雅的教師應該坐要坐正、站要站直、走要走穩。
二、塑造文雅的教師形象,是推進雅行教育的言教工程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說:“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言語的力量巨大,要使學生言談文雅,教師首先必須發揮榜樣模范作用,在日常交流中要做到四點:
1. 親切地與學生交流
不管是和學生面對面交流,還是利用“班主任信箱”進行書面交流,教師的用語都應該親愛和善,不能諷刺挖苦,要給學生微風拂面的感覺,切忌讓學生產生懼怕、厭惡之感。教師要持有“與其師,不如友”的觀點,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真誠地和學生進行零距離的溝通。這樣不僅可以走進學生心里,拉近師生的距離,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還可以教會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態度。
2. 熱情地與同事交流
同事遇到了困難,教師應該暖心地安慰,熱情地獻計獻策,要有“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意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同事快速地解決難題,也能為學生樹立標桿,教會他們交友的知識和技能。
3. 耐心地與家長交流
耐心是一項很重要的品質,每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人與人在思想和行為上是有差異的。保持耐心,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表現,也是教師不可或缺的一種品質。和家長交流,教師的語言不能生硬霸道,態度不能傲慢厭煩,要尊重家長,耐心周到。家長會時,家長若詢問孩子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教師要客觀、詳細地回答,切忌敷衍了事;班級微信群、QQ群、貝聊群,家長對學校、班級的某一項事務提出異議和質疑時,班主任要耐心地解釋說明,不能滿腹牢騷、措辭尖銳。教師耐心地與家長交流的過程,學生看在眼里,日后他待人接物就會有謙謙君子的模樣,文雅非常。
4. 禮貌地與外界交流
禮貌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和寬容,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規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也是判斷一個人有道德修養的重要依據。教師言談文雅,在校園內可能容易做到,但僅僅表現在校園內是遠遠不夠的,在社會上,彬彬有禮才能更加凸顯雅行特色。不管是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獻愛心,還是和學生一起外出進行植樹活動;不管是帶領學生去校外參加文藝匯演,還是和學生一起進行野外拓展實踐,教師都應該禮貌地與外界交流,不能目空一切、盛氣凌人,“請”“謝謝”“對不起”這些字眼要時常掛在嘴邊,謙虛低調,切實維護自身形象,用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長此以往,學生耳濡目染,不學以能,文雅學生已是必然。
三、塑造儒雅的教師形象,是推進雅行教育的傳道工程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雅行教育從來不是一條捷徑,教師每一日、每一步,都行走在求取“真經”的路上。
學校要擦亮三張“名片”,對教師進行培訓,打造儒雅的教師形象,讓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在教師魅力的浸潤下,讓學生真正成為具備“四雅”的人。
第一張“名片”——新教師上崗培訓。每學期開學前,學校要精心組織,對本期新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專家理論講座、名師現身說法、青年教師成長交流,等等。“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些關于師德修養的理論,新教師不僅要心領神會,并且要將其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加強教師的師德修養,教師才會為人師表,向學生播撒師愛,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像磁石般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第二張“名片”——教師講壇。學校要精挑細選本校的優秀教師組成骨干團,請骨干團教師舉辦“教師講壇”,讓他們傳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從師愛、師能兩方面出發,對教師進行培訓,打造藝高德馨、大愛無垠的教師,幫助所有教師樹立高尚的形象,為雅行教育的推行助力。
第三張“名片”——周前例會。周前例會,除了對上周的工作進行總結,對下周的工作進行布置,還是進行教師師德培訓的大好時機。培訓的內容不僅包括《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小學教師從教行為“十不準”》等文件內容,還要有《如何打造大雁團隊》《六尺巷》《送一輪明月》等所謂“心靈雞湯”,讓教師敬業、團結、從容、向上。
只有不斷提高師德修養,老師們才會更加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其身正,不令而行”,這為雅行教育的實施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塑造高雅的教師形象,是推進雅行教育的內化工程
當今是教育多元化發展的變革時期,在推行雅行教育時,學校需要既有教學本領又有高雅志趣的老師,學生喜歡既學富五車又有生活情趣的老師,這樣的雅行教育才不會是味同嚼蠟的說教和刻板的布道,而是和諧的師生交流、身心愉悅的靈魂對話,于不覺中培養“志趣高雅”的學生。
要塑造高雅的教師形象,每個教師都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多讀書“充電”,做不斷學習的教師。我們的作品——學生有思想、有靈魂、有個性、有特點,所以工程師——教師的設計就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這就要求教師的思路緊跟時代,不過時、不落伍。教師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教師要淡泊名利,堅持學習并思考。內心充盈、口吐蓮花的老師才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模仿。
第二,積極參加教師基本功大賽,做功底扎實的教師。教師基本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基本功比賽的內容包括普通話、粉筆字、毛筆字、個人才藝展示四大項。說得怎樣,寫得如何,演得怎么樣,它們是教師素質的重要表現,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只有抑揚頓挫的語言、整潔美觀的字跡、婉轉清亮的歌喉、婀娜柔美的舞姿才能震撼學生,學生在為老師豎起大拇指的同時,也在心中埋下了向老師看齊的種子。
第三,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做情趣豐富的老師。藝術節上,老師們要爭相上臺,或舞蹈、或朗誦、或唱歌;詩文節上,老師們要積極參加“園丁杯”演講比賽、朗誦比賽;體育節上,老師們要去參加教師組跳繩比賽、拔河比賽、籃球賽。這些活動,不僅讓老師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也能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情趣,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引導他們追求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
第四,積極參加野外拓展實踐,做不忘初心的老師。結合“兩學一做”的活動,黨員教師要積極參加野外拓展實踐,開展“不忘初心,紅心向黨”的學習活動,黨員教師要走進毛澤東、彭德懷等偉人的故里,走進井岡山、延安等革命根據地,感受當年戰爭的艱辛,體會當下生活的美好。黨員教師只有高標準地要求自己,才能在教師群中發揮著輻射作用,在學生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總之,提升教師形象,發揮教師雅行的引領作用,它能和加強學生雅行常規教育并存、協調,共同發揮育人功能,使學生的養成習慣更加優秀,使校園的人文精神日趨豐富,使學生真正做到 “言談文雅、舉止儒雅、形象優雅、志趣高雅”。
(作者單位:湖南省桃江玉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