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玖玲 王憲磊
摘 要:新疆南疆地區經濟主要依賴于農林業,工業比較落后,電子產業與東部地區更是差距甚大,人們的電工電子技術常識也極其薄弱。隨著電子產品與人們工作、生活日益密切,需要普及電工電子技術知識。該文從實用性、趣味性和擴展學生知識面出發,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和各個專業學生的反饋信息,對筆者學校的《電工電子技術》選修課,從課程性質和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經過幾年的實踐,加強了該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塔里木大學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 教學實踐 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c)-0149-02
塔里木大學地處新疆南部沙漠邊緣,該地區電子科技、現代工業落后,但是現代農業、工業的發展,電子產品日益走入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視野,普及電子常識、提高人們的電工電子技術素質是個迫切的問題。課題組就如何擺脫枯燥的純理論教學,盡量減少專業化,從應用性和趣味性角度出發,在全校普及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做了深入的研究。
1 課程性質和任務
《電工電子技術》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選修的是不同專業、不同民族的學生,相關知識欠缺,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時非常慎重。考慮到選課學生的基礎薄弱,漢語水平也參差不齊,該選修課開設是以普及電工電子技術知識為目的,所以必須拋掉高、大、深且枯燥的專業理論,從趣味性、易懂性和應用性角度出發,結合身邊實例,盡量以生動有趣、簡單明了的語言傳授和普及電工電子技術知識。通過這門選修課,學生能獲得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礎常識,了解電工基本理論、常見電子元件及其特性、常見電子產品及其工作原理等知識,以擴展全校整體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2 精選教學內容
目前,塔里木大學公選課一般為32學時,從廣度上來講,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只要能夠涉及主要的電工電子技術即可;從深度上來說,專業知識不能介紹太深,要把教學內容簡單化,做到把一般工作原理解釋清楚為止。為了在這么少的學時內,盡可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挑起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教學內容必須進行精心選擇。結合該院“開放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政策,結合項目教學法,對這門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也重新調整了一下[1]。根據各路反饋信息,通過該系教師的研究,最后確定該選修課授課內容包括安全用電、電工儀器儀表的認識和使用、常用電子器件及其性能、常見電子產品及其應用等四大部分。每部分教學內容又分幾個教學項目,利用相關項目傳授知識。
3 小班班級的設定
該校傳統的選修課都是大班多媒體上課,學生多,不太容易管理,經常出現學生不來或冒名上課的情況。為了增強學生上課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有所獲,決定采用小班制上課,并且改變教學場所,采用實驗室現場教學。根據選修學生總人數,32人為一個小班,進行小班劃定,劃定幾個自然小班。然后,根據實驗室的實驗資源,每個小班4人一組,共用一個試驗臺,全系教師根據實驗室硬件資源現場教學,輪流上課。這種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獲得知識結論,理解深刻,深受學生喜歡。
4 項目教學法的引入
好的教學方法,會挑起學生的好奇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改變傳統選修課學生“混學分”的現象,激勵學生動起手來,教師們采用了項目教學法[2]。根據選修課的學時、教學內容和實驗室資源,共分9個教學項目,30個教學學時,因學校選修課不同意安排考試,所以預留出2個學時進行考核。具體項目安排如下:(1)安全用電教學項目,占用4個學時。在講解發電、輸電、配電原理的前提下,主要講解家庭日常安全用電的常識、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家庭安全用電隱患。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接線學習,使之掌握照明開關的接法,以及三孔、五孔單相插座盒排插的安裝、空開斷路器的接線安裝、如何使用漏電保護器等常識。(2)電筆、電壓表、電流表、萬用表、電能表的使用和維護,2個學時。通過現場示范和講解原理,讓學生掌握電筆使用方法,電壓表、電流表、萬能表的使用和讀數,電能表的接線和原理。(3)常見電子元件的認識、特性和測量,2個學時。先讓學生認識獨立的電阻、電位器、電容、電感等電子元件,了解它們特性及其測量方法,然后辨認電路板上實物,結合電路板講解如何用萬表路測試。(4)各種半導體器件的認識、特性和測試,4學時。利用實物讓學生認識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穩壓管、三極管,通過簡單電路測試,了解半導體器件的特性。比如發光二極管、電阻,直流電源串聯,給二極管加正向電壓,發光二極管亮,反之則熄滅,來加深學生對二極管單相導電性的理解,舉一反三,測試三極管的電流放大特性、穩壓管的穩壓特性等。(5)收音機電路講解及其常見故障分析,4學時。結合該校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聽力接收收音機,認識各個電子元件,講解調頻收音機的組成,各部分電路的功能作用、常見的故障分析和維修。(6)OTL功率放大器教學項目,4個學時。系里教師用電子器件自制一個簡單的OTL功放,然后當堂給學生觀看演示,以吸引學生眼球。然后以OTL功率放大電路,講解其組成、特點、工作原理和試聽,再以學生常用的手機耳機、音響實物為例,使學生了解常見功放電路,并對有興趣自己制作的學生給予技術指導。(7)直流穩壓電源,2個學時。用手機充電器為例,引入直流穩壓電源的講解,用直流穩壓電源實驗模塊,講解半導體穩壓電源的組成、各部分元件的功能,用示波器觀測波形,讓學生了解交流電是如何變成直流電的,并進一步延伸到78Wxx集成穩壓電路的講解。讓學生對直流電和交流電有個感性和理性的認識。(8)LED廣告屏組成項目,4個學時。利用該院實驗室或學校各處的室外的LED廣告屏,講解其組成、工作原理、如何安裝,并讓學生分成4大組,觀摩老師接線后,在教師指導下當場組裝,對于常見的故障給予解決方法。(9)太陽能LED路燈項目,4個學時。結合校內太陽能LED路燈,給學生講解太陽能發電的組成部分,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蓄電池的選擇依據,太陽能發電的優缺點以及LED燈的工作原理、顯著特點,讓學生不僅對各個部分,還對整體都有充分認識。然后,利用實驗室設備資源,教師當場對接線,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知識。
5 成績考核
傳統的選修課成績考核是交結業論文,老師根據論文給出成績。隨著互聯網資源的共享,撰寫結業論文變得比較容易,但還有些學生渾水摸魚,提交的論文出現雷同現象,交論文進行選修課考核的弊端越來越多,有學生反映選修課就是為了混學分,根本學不到什么。為了克服學生混學分現象,對于這種實踐性較強的選修課,進行了考核改革。該選修課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50%),實際操作考試(占50%)。該門選修課注重平時學習的積累,所以平時成績較高,占總成績的50%。實際操作考試,由教師對所學過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進行考核試題匯總,試題難易程度適中,由小到電子元器件的辨識,儀器儀表的使用,大到學習過的實際項目的實際操作。然后單獨預留2個學時,由學生隨機抽簽,進行操作,教師當場打分,使學生對分數心服口服。
開設《電工電子技術》選修課是長期持續的工作,雖然已經開設多次,但每次都要求任課老師力爭做到與時俱進。講授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靈活實用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趙建新.電子類競賽促進實驗室的建設與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4,(24):253.
[2] 唐緯.基于“項目驅動”的單片機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5):135-13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