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羚菀
【摘要】自媒體在我國的發展速度極快,通過自媒體進行新聞傳播具有信息碎片化較高、時效性強、裂變式傳播、信息的個性化程度高等四個方面的特點,自媒體的發展對傳統新聞的傳播理念、新聞內容和傳播狀態三個方面都起到了顯著影響。
【關鍵詞】自媒體 傳統新聞 傳播方式
一、自媒體發展現狀
自媒體又稱為“公民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中國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在2017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3.2%。調查顯示,79.6%的網民最常使用的app是微信,60.0%是網民最常使用的app是QQ。許多政府結構、社會名人都開通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達到和網民互動的目的,許多媒體也通過自媒體的發布新聞
二、自媒體的新聞傳播特點
(一)信息碎片化
要理解自媒體的新聞傳播特點,首先必須要對“新聞”的定義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人們的傳統映像中,“新聞”就是電視、廣播、網頁、報紙等媒介傳播的實時信息,實際上,“新聞”本身的概念是傳播的信息,至于傳播的媒介是什么,并沒有絕對的定義。因此,通過自媒體的手段傳播的信息,也有完整的新聞屬性。在自媒體時代,每個擁有自媒體賬戶的網名都是新聞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新聞的發布不再完全依賴傳統的記著、編輯和官方的新聞發布渠道。每個人對同一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當某一事件現實發生時,事件的當事人或者旁觀者將事件發布到自己的自媒體平臺時,因為個人對看事物的眼光不同、個人的文字水平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新聞,另外,一般的自媒體平臺都有字數限制,因此大部分通過自媒體平臺傳播的新聞都不是完整的新聞,碎片化的特征比較明顯。
(二)時效性更強
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掌握著傳播新聞的渠道,任何一件事,無論大小,只有當事人或者見證者認為有發布的價值,就會發布到自媒體平臺上,其他自媒體用戶認為有傳播的價值就會進行轉發、傳播,從信息的發布到傳播,沒有專業的采寫、編輯過程,一件事往往剛發生,就會在自媒體平臺上傳播開來,部分事件甚至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直播,這種傳播速度要遠高于傳統媒體中除現場直播外的任何傳播形式,因此,自媒體新聞具有很強的時效性。
(三)裂變式傳播
裂變是高能物理中的一個概念,裂變式傳播形容的就是自媒體傳播新聞的方式就像核裂變一樣,速度非常快。傳統的新聞傳播是“一對多”的方式,即一個媒介發布,多個受眾接收,而自媒體的傳播則是“多對多”的傳播,一條能引起廣大網民關注的消息的發布,能迅速在自媒體平臺上以幾何式的方式快速蔓延,在消息快速蔓延的過程中,原始消息的內容可能會出現被修改的情況,造成信息傳播的不完整性或者片面性,產生信息誤差。
(四)個性化信息
在自媒體平臺上發布信息,幾乎不受到監管,只要發布的信息中不出現敏感詞,用戶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發表言論,在傳播一則消息時,用戶通常會更加自己的判斷對消息進行評價,部分用戶甚至會對原始消息進行篡改從而達到消息被快速轉發、關注的目的,也就是說,自媒體上的消息具有非常顯著的個性化。也正是因為這種個性化的信息傳播方式,許多用戶都主動的承擔起了發布、傳播消息的任務。
三、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影響
(一)對傳播理念的影響
因為自媒體平臺具有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受眾廣泛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傳統的新聞傳播單位受此影響,紛紛對傳播方式進行了調整,利用“傳統媒體+自媒體”的方式進行新聞的傳播,拓寬新聞傳播渠道,從而最大范圍的提高新聞傳播效率。例如,中央電視臺就專門開通了央視新聞官方微信、微博,開發了央視新聞客戶端,而且在每次新聞播報結束后都會對這些獲取新聞的渠道進行宣傳。
(二)對新聞內容的影響
在傳統媒體中,新聞內容大都為“大事”,而這些“大事”并不一定能獲得大家的關注,而自媒體平臺上傳播的信息不僅有“大事”,更有許許多多的“小事”,而且部分“小事”還獲得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往往這些“小事”不斷發酵成為“大事”以后,傳統的主流媒體也會對這些事件進行報道。也就是說,傳統的媒體在傳播新聞時也會對自媒體上的新聞內容進行參考。
(三)對傳播狀態的影響
傳統的新聞傳播中,報道的信息都是經過專業人員才寫、編輯,再通過主管的負責人簽發以后才能播報,話語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群眾只有被動的接收的權利。而自媒體時代下,每一個擁有自媒體賬戶的網名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群眾的話語權越來愈大。另外,因為自媒體平臺上新聞傳播速度極快,許多事情往往在傳統媒體播報之前就已經廣泛的傳播開了,傳統媒體的新聞就失去了時效性,這也倒逼了傳統的新聞工作者創新工作觀念,積極與自媒體結合,實現自身傳播狀態的優化。
四、結語
自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對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卻也同時為傳統媒體的升級轉型帶來了機遇,只要傳統媒體將自身優勢和自媒體進行結合,就能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這就要求傳統媒體改變傳統觀念,始終將觀眾的需求放在的第一位,強化與受眾的關系,才能將自媒體的威脅轉化為機遇。
參考文獻:
[1]劉暢.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J].西部廣播電視, 2015,(23).
[2]葉小芳.淺析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互補性[J].新聞傳播, 2016,(9).
[3]連新民.顛覆還是融合——被“自媒體”解構的新聞傳播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