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煬
摘要:情境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學法能夠需得以實施,需要結合幼兒的一些特點,比如,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喜歡模仿等,設計時要巧妙、新穎,要有明確方向,并且范圍要廣,使其能夠起到激發幼兒的思維活力和激活幼兒創造能力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幼兒美術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幼兒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提高幼兒美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性,同時情境教學法也是促進幼兒教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幼兒美術教育主要是根據物體的具體形象對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進行培養,特別是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通過對美術的興趣,能夠培養幼兒的悟性。
一、情境式教學的著重點
(一)巧妙設計場景
通過一些美術研討活動我們可以發覺,很多幼兒教師只是看重美術教學的熱鬧性和視覺性,對創造的情境沒有明確目的,經常出現所創建的情境與想要達到的教學沒有過多聯系的現象[1]。對于以上問題,我們要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先確定題材,再根據題材的特點來設定適合的情境方案,方案要適用于所要教學的內容,這樣才能使美術教學活動大放異彩。
(二)形式要實
幼兒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在進行創建場景時以作秀為目的,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視覺效果,以致搭建的情境毫無意義。情境建立要以完成教學為目的,要根據教學題材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搭建,不要僅流于形式,既浪費時間,又不能保證教學質量。所以,一些枯燥乏味的活動內容要避免,我們在引導幼兒的興趣同時,還要重視情景式教學的效果。
(三)構思要新穎
情境搭建不是為了良好的視覺性,情境搭建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最大觸發幼兒的創新思想和開發幼兒的創造能力,不應該為熱鬧創立,否則會在教學上給幼兒帶來指向不明的結果。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通常我們引導幼兒在思想上要有與眾不同的創新精神,而達到效果的前提就是要有新穎的情境、教育題材、活動細節。一些傳統教材過于老化,由于存有很多經典內容,在幼兒美術活動中不能缺少,但是如何將這些傳統教材進行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引導幼兒在周圍尋找與這些傳統題材相關的事物[2],比如,可以在“神秘的宇宙”的活動中,搭建一些與神舟九號飛船和天宮一號衛星等有關的情境內容。
二、如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應用情景式教學
(一)激活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在各個方面或領域都能夠良好的發展,尤其是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不是讓孩子成為專業的畫家[3]。幼兒最突出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表現是具有純真的童趣,孩子的那份純真,在成年人看來是不完美,但是一定要讓孩子這份“不完美”留住,因為這是幼兒開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條件。然而情景式教學恰好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能夠讓孩子創造出饒有童趣的小作品,從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式教學對孩子們進行不斷的啟發和引導,讓孩子能夠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美術形式呈現出來。
在實際教學中,要把孩子引導到所設立的情境中去,讓他們能夠采用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去感知周圍環節,乃至整個世界。同時希望孩子通過想象,把他們所希望的結果進行編制,進而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比如在“小兔過橋”的活動中可以創建這樣一個有趣的場景:讓授課教師裝扮成小兔,根據圖片和語言,效仿兔子的動作來到河邊,做思考狀,對孩子說:“河上的小橋被水沖走了,沒有辦法過河了,不能去上學了,我(小兔)該怎么辦呢?”此時孩子們會紛紛講述他們所想到的辦法,這其實變相的培養了孩子們樂于助人的精神,并且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在不同孩子之間即使相同的題材之下也會有不同的額想法,比如還兔子過河的問題,方法各異,有說去找船的,有說坐在氣球上,有說抓著老鷹的腳過去,有說用長頸鹿的脖子搭座橋等等,畫出來的作品也會種類繁多,純真可愛,甚至很多想象力和創作空間已經超過了我們成年人。同時,在教師設計場景時,要給孩子留有充分的空間,以供孩子發揮想象力,這樣孩子們才能在創造作品時得到心靈的滿足。
(二)課堂表演活動體會情境內容
授課教師在設計學習內容時應該具有趣味性,比如繪制帶有趣味性的插圖、漫畫、卡通畫、剪紙、布貼等。在“吹泡泡”活動課中: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組織一次吹泡泡比賽,又或者在課間的時候老師現場利用材料進行吹泡泡,讓孩子們看到吹泡泡的情境。總體來說,就是讓孩子通過教具,場景、相關材料盡量直觀、具體的感受學習內容,“吹泡泡”已經讓孩子在老師創造的真實情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僅僅是老師吹泡泡的畫面,孩子們的思維還沒有活躍起來,這時該老師的進行發揮,通過對話、引導,孩子的思路會一點點改變,腦中也會產生越來越鮮明的畫面。運用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孩子們對吹泡泡的印象再進一步的加深,同時又有激發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的作用。
(三)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幼兒的個性外顯
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情境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能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情境來外顯幼兒的個性張力,是每一各幼兒的個性都能得到十足的發展[5]。把學科內容綜合起來是全球教育發展的新特點,當然,美術教育也不例外。新《綱要》指出:各學科內容要有機結合,相互依靠,相輔相成,要特別重視綜合性、趣味性和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戲之間。所以,許多樂于創新的教師已經將美術方面的內容和其他領域的內容進行了研究分析,盡量嘗試把各學科間的內容進行整合和轉化,但這恰巧是幼兒美術教育難以跨越的難點。自從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已經改變了以往過于程序的教學環節,讓幼兒們愉悅地在不同題材的美術活動課程中,盡情的發展各方面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組織幼兒美術的創作活動,務必考慮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同時發映出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在科學實踐中已經得出結論:只要將情境教學法合理的運用,就能實現尊重孩子年齡、反映孩子心理特征。情境教學法能夠把感情、場景、事物在美術教育中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從讓孩子們獲得頗為豐富的感受和體驗,進而有利于培養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孩子們在充滿純真樂趣的環境中感受大千世界帶來的美好和樂趣。
參考文獻:
[1]洪琴.以情境教學法提高幼兒美術教學的有效性[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5):80-80.
[2]郁靜芳.情境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2):65.
[3]柯婷琴.情境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6(8):172-173.
[4]鐘黎瑩.淺論幼兒美術情境教學法創設的“五要素”[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3):176-176.
[5]吳艷.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成功(教育版),201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