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志
摘要:現在國家號召大學生自主創業,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但現在高校在開設自主創業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必須有效的提出解決措施,這樣能保障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實現,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主要積累大學生創業經驗,為將來的創業打下基礎。
關鍵詞:民辦高校;自主創業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由于近年來各高校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導致了求職競爭壓力過大,許多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民辦大學起步晚,很多企業對其認可度不高,并且由于科研條件限制,民辦高校大學生難以參與一些高端層次的創造發明,這加大了他們提高創業層次的難度,以至于大部分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都有行業偏向。如何處理好這些自主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保障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持續活力的根本,也是提高民辦高校大學教育實力的持續動力。目前,關于創業教育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柯林·博爾將創業教育總結為:創業教育是指通過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業能力的教育,使學生具備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及心理品質,是未來的人應掌握的“第三本教育護照”。《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對創業教育給出的解釋是:第一,進行從事事業、企業、商業等規劃活動過程的教育;第二,進行事業心、進取心、探索精神、冒險精神等心理品質的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創業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它對于拿薪水的人同樣重要,因為用人機構或個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冒險精神。創業和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管理技能。我們認為,創業教育是指:向學生傳授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和培養學生進取、開拓、冒險等創業精神,使學生能夠實現自主創業和自我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創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創業教育是指對學生進行創業技能培訓以滿足其自謀職業或創業致富需要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廣義的創業教育則是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與個人發展需要對學生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1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常見問題
1.1思想觀念層面還缺乏足夠認識
部分師生對創業教育工作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由于在普通高校內,創業教育工作的顯性效果還不能在短時期內產生,對高校教育教學和就業促進作用不是十分明顯,因此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普通教職員工對創業教育工作還不足夠重視,很大程度上把創業教育僅僅充當一門選修課,或者是作為豐富多元化校園生活的一項簡單內容,缺乏從根本意義上對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的認識。
1.2學生自身對創業理論學習的態度還不端正
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都沒有具體的創業打算,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學生更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另外,很多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水平沒有提升到一定高度,只看到了淺顯的創業行為,忽略了創新能力和開創性思想的培養和運用,沒有認識到創業精神在整個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1.3創業教育課程缺乏實戰經驗支撐
不可回避的現實情況是,目前在高校從事創業教育工作的教師中,缺乏創業實戰經驗的占大多數,因此,教師在從事創業教育過程中只能發揮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不能通過實戰經驗給學生進行生動的實際講解,教學理論脫離或滯后于創業實踐活動。
1.4高校學生創業環境還有待完善
一是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現象!在創業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過程中,國家各級創業政策扶持力度和效果還不能完全發揮幫扶作用,部分高校內還存在著政策宣傳不到位,覆蓋面不夠廣,輔助資金缺乏,政策貫徹執行不徹底等情況。這無疑影響著創業教育整體工作的開展和推進。
二是高校內開展創業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創業教育工作不僅是創業指導教師一個人的工作,更不是單純依靠創業理論課堂就能全部完成的工作,當前部分高校內各部門還不能形成一整套支持學生開展創業的體系,社會各階層還不能實現對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從高校內來看,各部門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生創業教育服務體系,創業教育工作處于一個單打獨斗的局面;從社會層面來看,一些創業扶持政策出臺后,學生在開展創業實施過程內,還經常能碰到職能部門不能較好貫徹實施創業優惠政策,甚至是不予理睬等問題,給整個學生創業工作的開展帶來障礙。
2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利弊
2.1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優勢
就民辦高校大學生本身而言,他們普遍的一些共性將對他們自主創業起到很大的幫助。首先,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負擔低。由于民辦高校大學生相對于統招大學生而言,從小在學習成績上并沒有太受矚目,所以家庭給予在學業上的壓力不重。同時對于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層次而言,就業帶來對生活的改善可能遠遠不及他們自主創業。所以,很多同學可以卸下要找一份好工作,一份合適工作的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創業項目當中去。同時據調查,有三分之二的民辦高校大學生的父母都很支持孩子創業,并且很多家庭都能夠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其次,民辦大學本身比較注重社會實踐教育,很多大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在一些相關的企業實習,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大學生也積攢了豐富實踐的經驗,以及一些創業相關的理念和資本。而且在找工作過程中,很多企業更喜歡招過創業經歷的學生。這樣的經歷對他們未來找工作形成一種優勢后,同時也減輕了民辦高校大學生找工作的負擔,從而提高對自主創業的積極性。
2.2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弊端
第一,假如創業制度把握不好,容易導致學生急功近利,從而荒廢了學業。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學生肯定需要投入許多時間。假如學校一旦放開創業的話,很多學生入學后,學習基礎沒有打好就去盲目創業,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荒廢學業,導致掛科難以畢業的現象。第二,學生創業一般都很缺乏經驗,創業成功概率低,當遇到問題時候沒有人進行指導的話很容易讓學生承擔很大的風險。而且在經營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相關的工商法規不清楚,如果沒有指導的話,甚至可能做出一些違法的操作。第三,學生比較理想化,心理年齡不夠成熟,容易對成功的案例進行盲目崇拜而產生一些狂熱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容易給父母帶來負擔,對自己的心理成長也百害而無一利。
3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常見問題應對策略
3.1從落實創業政策入手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宣傳國家和各級政府針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方面出臺的政策,不斷挖掘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真正把高校創業工作的政策和作用落到實處!在宣傳和落實各項政策的同時,學校范圍內勢必會營造出濃郁的創業氛圍,這將有利于激發廣大同學的創業意愿和求知欲,從而促進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發展。
3.2努力將創業教育觀念植入師生心中
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和理解,積極宣傳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概念和意義,樹立正確的創業教育理念!要改變原有傳統的教育思維模式,將敢于創新”勇于冒險的精髓融入到學校的辦學理念中,并使全校師生對此達成共識,只有樹立了全新的創業教育理念,深刻了解創業教育內涵,才能為學校師生指引創業教育開展方向,為創業教育工作提供思想保證。
3.3創業教育教師先行
高校創業教育課教師要經常更新理論知識,通過走出去參與具體的創業活動來豐富自身的經驗!同時,積極發揮請進來的作用,把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引入學校的創業教育過程中來,將最真實的創業發展歷程和企業運營經驗帶給同學們,讓同學們獲得最真實的商業發展信息。
3.4整合高校資源支撐學生創業實踐活動
學校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圍繞高校學生創業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收集國家的扶持政策,幫助學生解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聯系學校合作單位對創業學生給予一定幫助,募集社會資本設立創業扶持基金會,發揮校友的幫扶作用,為在校生創業提供支撐。
學校既然要支持學生創業,就必須要對學生創業的行為擔負一定的責任。民辦高校大學生入校之后,能直接進行溝通的就是學校,所以,學校的指導決策將對學生的自主創業起到很大的幫助。不過,首先大學生需要對自己本身創業行為進行了解和定位。學校在這個環節中可以開設一些相關的課程,并且修完這些課程并通過考核的話,可以讓學生獲得相應的學分。這樣可以既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氛圍,也減少了學生自主創業的盲目性。其次,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另外一個難題就是如何選擇自己的創業方向和內容。一些民辦學校可以通過和企業合作的模式,將一些對創業有興趣的同學推薦到一些相關的企業進行實習,讓他們在實踐過程摸索出一條新的創業的路子,同時讓他們在行業內能積攢一些人脈資源。不過,民辦高校要控制這樣實習的時間,以方耽誤學生的學業進展。還有,就是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一些政策上或者法務上的問題時,學生又無法支付相關的咨詢費用,學校相關部門應及時地進行跟進指導,以減少學生面對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教育就是針對大學生開展的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特點是通過創業知識學習和創業實踐訓練,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業的精神,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與開拓能力,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下尋求發展的機會!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使大學生具備創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心理品質;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使大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創業道路。
總之,民辦高校自主創業不僅是解決高校學生就業的方法,更是對改善對學生的教育模式的新探索。創新是創業的核心動力,在創業過程中民辦高校大學生不僅能學到一些新的知識,同時更能使書本中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探索解決大學生自主創業遇到的問題,是民辦高校面對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