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兵
摘要:在現代社會無線通信技術已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在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其質量、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造成了施工難度的增加。本文首先對通信工程施工作業現狀做了分析,并針對施工作業中所出現的問題做了相應的對策研究,重點介紹了怎樣做好通信基站工程施工作業和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無線通信;基站工程;施工管理
前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信產業和技術是發展最為快速的領域之一,國內外都呈現此種情形,當然整體情況上會因發展水平的不同而出現內涵和層次上的區別,通信領域的發展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科技的發展促使了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到目前為止已進入了4G網絡時代,實現了三網合一,光纖到戶以及物聯網也已逐步地普及并實現。三網融合是將高層業務應用進行融合,利用三大網絡技術進行改造,可提供綜合多媒體通信業務,包含了數據、圖像、語音等功能,與3G通信網絡相比,4G網絡在通信工程建設上規模更大,類型更多,對工程的質量要求更高,更注重效率和質量,所以在進行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和問題也會更多。例如在進行建設中會遇到某些業主的阻擾,尤其是市區中,體現的物業問題十分明顯,而業主的阻擾主要來源于對電磁輻射的誤解,認為移動基站將會對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通信工程的建設,這也是常遇到的重要問題之一。此外,移動通信的不斷發展促使網絡結構日益復雜化,對其確定的難度增加。就以蜂窩結構研究為例,為滿足不同用戶的要求,實現即能保證大地區、高速移動用戶的要求,又能滿足高密度、低速移動用戶的要求,同時還必須要滿足室內用戶的需求。
1.施工管理策略
1.1站點選址
通信基站在具體施工中的站點選擇上,不僅需要對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和具體地質情況等做認真考慮,還必須特別注意選擇站點的距離。具體選擇時,盡可能的避免人們生活區,可選擇郊外工業區和城中村地區,即便通信基站施工建設不能離居民區過遠,也必須和附近居民做好交流協調工作,從而避免在通信工程具體施工中,因居民的阻擾而造成施工受阻甚至停工的現象。除此之外,對站點進行選址和勘察階段,必須重點注意預建區域是否有高層建筑,如果存在高層建筑,就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高層建筑會造成阻擋,可選擇扇區方向進行施工,從而有效錯開高層建筑的阻擋。與此同時,還需要保證通信工程建設施工周邊和附近沒有強輻射場和油庫等,強輻射場在施工和今后應用中會造成嚴重的干擾和安全隱患,不僅影響基站的覆蓋面積,還給基站工程帶來質量上的負面影響。在機房的選擇上,必須保證機房設備的承重合理、合適,不會出現漏水、滲水等現象。在施工中勘察人員必須將現場的施工設備、電源型號、載波配置、一次下電等設備做好記錄工作。
1.2.設備加電
進行設備加電環節,首先需要確認相關作業人員是否穿塑料絕緣鞋,所使用的設備是否具有絕緣的功能,在具體作業時,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用絕緣體膠布進行緊密纏封,而且其纏繞厚圈數不能低于三圈,沒有使用絕緣設備的部分纏繞厚度不能超過23mm。使用前必須對試電筆、萬用變等設備工具進行檢查,以保障設備能正常使用。其次要確保在施工中所有線纜不會出現駁接,而且在放置電源線布的過程中,接頭必須用絕緣膠布纏繞密封好;對設備加電,必須先按照相關標準對電源DC機內部的地線和直流電源連接處做認真檢查,確保地線連接處連接穩固;相互連接的電源架之間務必確保正負極正確無誤。最后需要認真檢查機房處的總地接線,此項檢查主要是查看地接線直接有沒有超過96mm2。
1.3.天線安裝
對天線進行安裝在具體施工中,要保證天線安裝在相應支持桿上持續、牢固、穩定,無論是安裝高度還是位置都必須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全向天線的安裝,要確保其余鐵塔塔身之間的距離大于2.5m,而且要進行垂直安全,而定向天線的安裝就需要兩者間距離大于0.7m,而且要確保其方向和俯仰角度都能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和規定。在具體施工作業中,要進行防水和絕緣處理,并嚴格按照“三上三下”原則來實施,運用饋線防水盒做好防水處理,操作時,需把膠布先按照由下往上的順序進行依次纏繞,然后再按照由上往下順序進行纏繞,最后再次按照由下往上順序依次纏繞。在用膠布進行纏繞的整個過程中,必須確保上一層所覆蓋的面積占據了下一層覆蓋面積的35%左右。除此之外,對天線的安裝日期、下傾角、基站名稱、方向角等相關信息和標示必須要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這些標示。
2.常見的幾種故障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移動銅線是屬于無線通信范疇,但在現實中,移動銅線屬于無線和有線相互的結合體。無線通信基站工程管理施工的整個流程中,MCS與基站控制器處的A接口絕大多數物理連接都是運用行業規定的標準2048MB/s特定PCM的數字傳輸來完成的,它與基站內部收發信臺處的ABIS之間的接口同樣是通過數字傳輸來完成。但基站內部元器件想要可靠的運行,必須是在時鐘信號相對安全、穩定的情況下才行,而基站運行時,時鐘的信號絕大多數是從PCM中提取的,所以必須將PCM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做好,確保基站穩定安全的運行。目前我國傳輸設備已逐步從傳統的PDH發展過渡為新型的SDH,根據新型的SDH傳輸體制,時鐘信號在具體傳輸過程中是利用相應的路碼來進行傳輸,運用專用分插復用器達到時鐘端口處的輸出。在進行傳輸過程中,如果選用SDH碼流中的方式來提取出時鐘,則很容易在傳輸過程中造成滑碼、死站以及失布等問題的出現。
3.總結
通信技術在不斷發展中逐步完善和成熟,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提高了通信工程的質量和技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信工程的施工復雜性和難度。因此,需要我們對通信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加強施工管理,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問題進行解決,促進無線通信基站工程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