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鴻杰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規模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不斷擴大,工程數量急劇上漲,在推動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同時,也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的標準及要求。作為建筑工程的核心施工內容之一,樁基礎與工程整體施工安全息息相關。作為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旋挖樁技術質量控制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本文針對旋挖樁技術,探討了在施工過程中其技術質量控制的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旋挖樁;質量控制
在基礎工程中采用旋挖樁技術,具有噪音低、污染小、適應性高、施工效率高、成孔快、周期短等諸多優勢。但同時旋挖樁基礎施工對施工細節的要求較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如塞管、塌孔、縮徑、上浮、斷樁等質量問題。這不僅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造成阻礙,同時還會對建成后建筑的壽命、安全以及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因而了解并掌握旋挖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并在施工中嚴格落實,對于我國現代建筑事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要點
(一)工程人員的準備
在使用旋挖樁技術前,嚴格篩選出具體的工程作業人員是質量保證的重要一環。在開工前,對每一個工作人員按照工程規范和技術水平要求逐一進行科學、系統的考核與評測,保證所有員工都能按期完成具體分配到的工作任務,共同維護旋挖樁基礎項目的安全和質量。并且在施工中督促和監管員工嚴格按照工程方案要求進行正確作業,保障工程技術水平,避免質量安全隱患。
(二)施工條件的準備
工程施工條件首先指的是施工設施的施工條件,在作業前全面系統地對各個施工器械進行檢查測試,及時排查問題,做好質量把關。其次要提前對工程的周邊環境和現場地質進行勘測研究,依此制定科學細致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的按期有序完成和作業安全。同時對工程所用的各類原材料嚴加查驗,確保質量合格,并及時對其整理和安放,確保工程施工中所需材料的及時供給和堆放安全。
二、施工階段質量控制要點
(一)鋼筋籠的相關作業
首先是鋼筋籠制作的規范,要確保鋼筋籠的制作過程中各項環節規范均要合乎工藝設計要求,如制作的鋼筋籠直徑長度要在5至9厘米之間。逐節檢驗鋼筋籠的連接焊接部分,對不合格的要立即進行補焊。在鋼筋籠驗收前設計好標高,依據標高檢驗鋼筋籠實際長度的合格。
其次是鋼筋籠的安放工作,如在安放前對鋼筋的運送要提前按規定綁扎好,確保它的完好無損。在運輸時為避免鋼筋籠受力變形,還需在吊點的箍筋處加以固定和設置十字鋼筋。堆放鋼筋籠時采用平臥的方式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且堆放的鋼筋籠要低于兩層。
然后是鋼筋籠的吊放安裝作業,施工前在鉆孔處進行探測工作,檢查孔洞中是否有雜物,一經查出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保證工程安全。吊放過程中注意鋼筋是否能下放,一旦吊放受阻,不可強行下壓,引發鋼筋籠變形等問題。此時要停止施工,檢查原因所在及時修改作業方案。在吊車高度不夠無法安放時,要依現場情況將鋼筋籠分為2到3節,并在焊接時采取單面搭接的方法。
最后在澆筑混凝土時,如沒有對澆灌速度或導管位置把控好,容易引發鋼筋籠上浮的危險。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在作業時注重混凝土澆灌速度的掌控,以及對導管埋伏位置的提前測量,也要求員工按期循環測量混凝土的實際高度,根據所測高度及時拔除導管,減少鋼筋籠上浮發生的可能。
(二)混凝土的作業
首先是灌注混凝土前的清孔作業,清孔的目的是清除樁孔底部的沉渣,減少沉渣對灌注樁承載度的不利影響。目前清孔主要運用泥漿來實施,通過泥漿的流動沖擊孔底的沉渣,讓沉渣漂浮起來,再因泥漿的粘膠力吸附著沉渣隨著循環流動被帶出樁孔,起到排污去渣的功用。為實現清孔的目的,泥漿的制作工藝尤為關鍵,粘度要求17-20min,膠體率高于90%,同時泥漿的選材還不能隨意,需是膨潤土質或高塑性粘土,配以水、添加劑等加以制備。泥漿的粘稠度也要把控好,過稠會影響到鉆頭在成孔時的作用效力,泥漿太稀則會降低其去渣和沽壁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第一次清孔時注重抓緊吊放管和沉放以后灌注混凝土所需的導管,一旦沉放過程中沉渣在此落入樁孔底部,需二次清孔,減少沉渣占比保障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其次是在灌注時注重工藝程序,嚴把質量關。一方面確保每次澆筑作業中間隔半小時,對流出的泥漿及時處理,如遇低溫氣候還要對混凝土采取保溫措施。另一方面澆灌時適時拆除導管,始終保證導管要在混凝土下兩米左右的位置,確保澆筑質量。同時對于灌注樁的高度進行控制,一定要低于混凝土的澆灌高度,并且高度差距要把控在半米到1米之間。
最后對于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在于拌制,由于條件所限,混凝土的拌制一般在施工現場進行。此時為了保障質量確保澆筑的順利進行,在混凝土配比上要嚴格按照工程規范要求,對拌制原材料反復檢測,把控材質質量。對于骨料的含泥率嚴禁超出3%的準線,在制拌用水上切不可馬虎,一律使用飲用水來確保品質。
(三)鉆孔成孔相關作業
鉆孔是旋挖樁技術的一個關鍵工藝,它的有效實施將是其后混凝土澆筑的基礎前提,同時成孔不當將造成塌孔、樁孔偏斜等危害,影響樁基承重能力及其質量。因而首先在成孔工作中,要確保隔孔工藝,采取較適合的樁距來平衡泥漿,形成孔內成柱,防止塌孔和縮徑到的產生。
其次為了確保未來鋼筋籠和導管沉放的順利,對成孔的垂直精度也要有相應的規范,在這方面可以利用加大樁機支撐面積使樁機固定,從而時刻校準鉆桿的垂直精度,保證最后樁身成孔的精度要求。
結束語:
我國的旋挖樁技術還必須與時俱進,根據社會和建筑事業現代化發展要求,不斷探索更加先進、高效的技術工藝,創新質量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夠真正確保建筑工程中基礎工程的質量,進而為我國建筑事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